高一必修一語文作業本答案

  語文的練習,會讓你更好的掌握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向青春舉杯

  板塊一 吟誦青春

  1.***1***ɡě jú è zhēnɡ rong è chàng liáo

  2.***1***滿江 ***2***比喻事物的盛衰、消長。 ***3***奔放 ***4***激濁揚清 ***5***把……看做糞土

  3.詩餘 長短句 宋朝 小令 中調 長調 詞牌 詞題

  4。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5.***1***.借代 ***2***.擬人

  6.***1***寫出了紅之廣 寫出了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 ***2*** 表現了江水的清澈程度 寫出了千帆竟發、爭先恐後的壯麗場面 ***3*** 形象的表現出雄鷹矯健的身姿 生動的描繪了游魚在水中自由自在、輕快自如的神態

  7.同意。理由略

  8.D

  9.***1***

  10.山、林、江、舸、鷹、魚。

  11.《沁園春 長沙》以設問句為結尾,對上闋“誰主沉浮”的提問做了巧妙地回答,即主宰國家未來命運的將是我們“同學”。

  板塊二 體悟人生

  1.wǎnɡ miǎn nì shā pǐ zhí fǔ kē bàn yì

  2.***1***物品燃燒後的灰和燒剩下的東西 ***2***堅毅而不屈

  3.***1***b ***2***a ***3***a ***4***b ***5***b

  4.***1***《沉淪》 ***2***《父與子》 ***3***《再別康橋》 ***4***《四季隨筆》 ***5***《草葉集》

  ***6***《靜靜的頓河》

  5.***1***“蓬萊仙島”原指神話裡渤海中神仙居住的小島,這裡喻指在學問中深藏著的精神愉悅的境界。作者用詩化的語言,勸勉自己的孩子要樂於學習,並享受學習帶來的精神滿足。

  ***2***一個人在生命的四季裡只要認真地、無愧地經歷了,那麼所有的歡樂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穫,人們是不必用自己的尺度去評判這個人的人生得失的。

  6.***1***《我的四季》:四季是生命的過程,是少年時期的播種,青年時期的澆灌,中年時期的收穫,晚年時期的品味。 ***2***《四季謠》:四季是執著的付出,是“我”的奉獻與“你”的需求永遠無法相交的遺憾。 ***3***《四季》:四季是守望者孤獨的堅持,是一棵被移植的針葉木對故土的思念,是一顆漂泊的心對港灣的渴盼。

  7.①句中“流失”用詞不當,改為“流逝”。②句中後一分句缺少主語,“涉及”前面應加上“作品”。③句中“作者刻意淡化父親的角色意識是有意義的”一句句式雜糅,去掉“是有意義的”;“傾心、尊重、平等、開懷”詞序不當,調整為“平等、尊重、開懷、傾心”。④句中“或許”之後加一個“也”字,構成關聯詞“即使……也……”的正確搭配。

  8.作者寫道:“想起感情的生活,我有難以說明的歉疚、懺悔和創傷,因此,我要勸你珍惜愛情。不要把感情上的衝動和愛情附會在一起;不要讓這樣的衝動,成了愛情的負債。”作為父親的楊子,在兒子面前真誠地表露自己在感情生活方面的過失,這種從負面著眼思考感情生活的教訓和毫不掩飾的表白,能直抵人的心靈,收到對話藝術化、情感化的效果。

  9.因為十八歲的年齡,對於愛情,會有非常簡單的定義,所以,初戀的失敗有時就變得不可避免,“不幸”二字凝結了父親對正做著彩色夢的兒子負責的提醒;當失敗成為現實時,父親要求兒子率性表露自己的悲傷,用“哭”來宣洩所有因為失戀而帶來的不良情緒,“不妨”二字凝結了父親對可能面臨失戀打擊的兒子深深的理解;初戀不是青春的全部,不能因為失戀而失去青春的健康和理想,“不要”二字凝結了父親對兒子的殷切期望。

  10.“水源”就是機遇,“容器”好比是充分的準備。俗語說,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因此,只有準備充分,成功才會來敲門。“經歷與感受”略。

  11.作者在生命夏季的遭際讓我們明白,每個人都可能會有人生的失誤,重要的是振作精神,從挫折中重新踏上生命的征程。

  12.***1***這段寫“我”回憶小時候與姥姥一起生活的溫馨畫面,“打散姥姥的髮髻”,“將小小的臉貼上去”以及姥姥“將手繞過來摟我”的細節,真切地體現了“我”與姥姥的親密無間,體現姥姥對“我”的細心呵護,這與母親“輕視我的存在”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所以“我”才會“一直不大喜歡她”。***2***從行文結構來說,這段描寫為下文“我的救兵很快到了”以及“我的形勢逐漸好轉”的敘述作了鋪墊。

  13.高考的時候,母親給姥姥奔喪,“我”感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寂寞、失落。恰恰是高考這樣特殊的情境,使“我”真正感受到,母親的操心與關愛是“我”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從“我”對母親的理解、關愛可以看出“我”長大了。

  14.這段生活經歷,讓“我”也讓讀者真切地體會到母愛的深沉、持久以及只求付出不計回報的博大。同時,由寫“她有點老了”自然引出第?輧?輮?訛段母親的自責,並進而引出了女兒回報母愛的問題。這是由“我”母親作為女兒所引發的問題,當然也是“我”這個女兒所思考的問題。由此,才引出了全文最後幾段對“還清她傾注給我的愛”的思考,最終引出“許願”以點題。

  15.對於母親的付出,最初“我”是不理解的,“我一直不大喜歡她”,“煩”她,甚至“太恨她”。此時,她是“我”的對立面。所以,長時間裡,“我”心目中的“媽媽”,其實就是一個“我”無法親近的外人。而經過高考之後,“我”漸漸理解了母親,可是卻又因讀大學忙於自己的事情而和她“逐漸疏遠”,所以,還是一直用“她”來稱呼母親。

  板塊三 設計未來

  1.榷 犄 剎 恪 瞠 斟

  2.***1***× ***2***× ***3***× ***4***× ***5***× ***6***?菁 ***7***?菁

  3.***1***用於列舉的省略。 ***2***表示靜默或思考。

  4.略***提示:馬克思具有良好的操行、優異的才能、超強的語言天賦、豐富紮實的文史知識,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社會科學類的人才。馬克思後來選擇了能為全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領袖,與他在中學時代所獲得的教養是分不開的。***

  5.略***提示:關鍵在於理解羅素面對自我的從容淡定,面對世界的真實悲憫,從中感受對生命存在意義的哲學追問的價值。***

  6.“精神原則”指自己在職業選擇上的理想和追求;“肉體原則”指自己的身體條件。

  7.“安靜”指解決了自身精神追求和體質條件之間的矛盾的一種狀態。作用是形象生動地表明瞭只有有了強健的體質,才有堅實的基礎,從而才能安心幹好自己的事業。

  8.選擇職業時一定要選擇力能勝任的職業,只有這樣才會有信心幹好它,不然就會自愧無能而放棄自己的理想。

  9.母子二人的穿著和動作都顯得相當隨意,沒有平素長輩與晚輩之間的拘束感,表明母子之間很平等,很親近,相互之間沒有隔膜。正因為有這樣融洽的氛圍,才會出現後來兩人越談越投機,話題“無所不包”直至“午夜以後”的情況。

  10.兒子面對生活有著不少的困惑和苦惱,擔心母親不理解,有顧慮,因此一開始用試探的口氣問。而對於考大學這個敏感問題的回答,讓兒子看到了母親的真誠與平和,同時,母親的話也讓兒子感受到一個成年人生活經驗之豐富,值得信賴,所以,後來就放心地敞開心扉與母親交流起來了。

  11.***1***要無所畏懼而負責地面對一件事***或“認真而盡力地面對一件事”***;***2***我們應該關愛別人,也能平靜而坦然地接受別人的愛。

  12.示例:她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能夠給年輕人提出很有價值的人生建議,在教育子女方面很有辦法。能夠與子女平等相待,能夠理解子女的心思,對待子女的想法與行為相當寬容。

  :獲得教養的途徑

  板塊一 求學之道

  1.***1***zhòng gǎo pù cān xǐng xū yú zhuàn dòu jiē fǒu yí ***2***楫 鍥 跬 騏驥 駑 鏤

  2.***1***名詞作狀語,每天 ***2***名詞作動詞,游泳 ***3***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

  3.***1***廣博地學習 學問廣博精深 ***2***藏身 託付;把理想、感情、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 ***3***一般人 許多人 ***4***跟從並且 表結果或目的的連詞 ***5***小的方面要學習 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4.***1***a ?搖***2***a ***3***b ***4***a ***5***b

  5.***1***①兼詞,於之 ②句末語氣詞 ③句末語氣詞 ***2***①介詞,在 介詞,比 ②句末語氣詞,表示反問 ③與“嗟”形成古漢語的固定結構,表示感嘆 ④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 ***3***①代詞,指代“眾人” ②句中語氣詞,表揣測 ③代詞,可譯為“他***們***的” 代詞,可譯為“他***們***” ④代詞,指代“書” ⑤代詞,指代前文的“君子”即“士大夫” ⑥指示代詞,相當於“這”

  6.***1***賓語前置 ***2***被動句 ***3***判斷句 ***4***介賓短語後置

  7.***1***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出於藍*** ***2***鍥而不捨 ***3***登堂入室

  8.***1***荀子***況*** 儒 唯物主義 ***2***韓昌黎文集校注 韓愈 退之 唐代 文學家 韓昌黎 古文 韓柳

  9.***1***深水,深潭 ***2***指馬行走一天的路程 ***3***用刀雕刻 ***4***浮躁,不專一

  10.***1***所以不積累小步,就沒有辦法到達千里之外;不匯聚細流,就沒有辦法成為江海。

  ***2***蚯蚓***雖然***沒有銳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卻可以***向上吃塵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用心專一。

  11.略***提示:超越前人什麼要先弄清楚,自主學習、從師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對“教養”的追求,超越前人的核心是道德境界的提升而不是知識的擁有。***

  12.***1***固定的老師 ***2***寫 ***3***綁、捆 ***4***交換

  13.一個人喜愛學習,即使死了也好像活著;不學習的人雖然活著,卻被稱為活著的死人***庸碌無能的人***!

  板塊二 經典的力量

  1.***1***shè qiāng jiè zhào jǐ mèi mì duàn ***2***溺 痺 暇 斕

  2.***1***寶臧—寶藏 欣悅不己—欣悅不已 既使—即使 ***2***祕林—密林 一坐— 一座***兩處*** 覆蘇—復甦

  3.***1***a ***2***a ***3***b

  4.***1***語序不當,應該把“我們現在的高中學生”和“許多世界經典名著”位置對調。 ***2***句式雜糅,去掉“關鍵還在於”或者“在起決定作用”。 ***3***兩面和一面不照應,在後一分句的“是”後面加上“能否”,前後呼應。

  5.我們要讀好書***意思接近即可。***

  6.②③⑤

  7.一個人必須是一個可教養的客體,這是獲得教養的前提 經典對一個人教養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8.真正的教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是對精神和心靈完善的追求。

  9.提高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 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努力

  10.這句話說明了真正的教養是一種努力的過程,是動態呈現的。

  11.“征服性”和“侵略性”具體表現在:時間被書佔用,空間被書佔有,頭腦被書左右。

  12.***1***抓住精髓,掌握規律,把厚書讀薄;***2***有選擇地讀書,不被書所累;***3***認真精讀有益的書;***4***不讓消遣、娛樂類的書佔據正規時間;***5***終身閱讀生活這部大書。***答出其中的兩點即可。***

  13.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激發人們的才智,幫助人們完善自己。

  14.***1***比喻盲目讀書,被書征服。 ***2***比喻多好的書也不能迷信。

  15.略***提示:這句名言的字面意思是“完全相信書上的知識,還不如沒有書”。可根據這一內容談看法,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