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攝影抓住瞬間的精彩技巧

  當你擁有了數碼相機,不再為擔心自己所拍攝的照片是廢片而徒靡膠片浪費金錢的時候,去抓拍可能發生的一切就變的有趣起來。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數碼攝影抓住瞬間的精彩六大技巧

  隨時帶著你的數碼相機

  不要說你拍不到出色的照片,優秀的抓拍照片其實就發生在你的身邊,坐在家中等待或者約上MM去攝影棚那是永遠都拍攝不到的,因此,想要在隨意的生活中拍攝出令自己滿意而讓觀賞者震撼的照片,你首先要學會的就是要在任何時候,都隨身帶著你的相機。有些精彩的瞬間,只會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發生那麼一次,這時候,即使你感覺到了那是一個精彩的鏡頭,而如果身邊沒有相機,那麼這個鏡頭也就與你失之交臂了。以威廉姆。比爾為例,在他的著名照片《信仰與自由》中,其鏡頭其實就在一些非常偶然的環境下,被他發現而抓拍到的。就以這幅令他成名的攝影作品而言,似乎看上去比爾是因為運氣好捕捉到了這一瞬間,但事實上,則是因為作者已經學會了將相機作為自己的第三隻眼睛隨身攜帶,而因此才在必然的偶然性中拍攝到了這樣一張圖片。所以,對於一名想在日常生活生活中抓住瞬間精彩的數碼攝影愛好者而言,任何時候都在身上裝著相機,就成為了想獲得出色照片的基礎條件。因為只有這樣,當出現了好的鏡頭時,你才有可能抓住機會將它用DC記錄下來。

  挑選一臺合適的數碼相機

  有的朋友看到這裡,也許會說:“隨身攜帶相機,說的容易,可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我的佳能EOS 1D MARK III,帶手柄電池和長短焦鏡頭總共下來有好幾十斤,天天揹著滿街跑,你不是累傻小子就是勸我減肥呢。”

  但事實上,提出這一問題的朋友,其實對於抓拍攝影存在著一定的認識誤區。也許是由於一些廠商和媒體宣傳的緣故,現在,在許多數碼攝友中都認為:“要拍攝出好的攝影作品,就應該使用那些專業的高畫素單反相機和昂貴的名牌鏡頭,只有這樣影象的質量才有保證。”但事實上這種必須用大型高階相機拍攝照片的思想,對於商業或風光攝影也許是必要的,但放到抓拍攝影工作中,就顯得格格不入了。就現實而言,即使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巧的數碼單反相機,其體積和重量也絕對不允許我們將其輕鬆的放袋之中,到處遊蕩。而為了保證相機的安全,一般人在攜帶相機時也大多會採用攝影包來保護相機。這樣,一旦發生了精彩的瞬間,你也帶著相機,但從發現可拍鏡頭,到拉開攝影包,掏出相機,再開啟電源開關,進入對焦取景狀態,就算是超級玩家也需要十幾秒的時間才能準備完畢,其間應該就已經錯過了拍攝了。因此,對於喜歡抓拍的數碼攝影愛好者們而言,我們完全沒有必要使用大型的專業數碼單反相機去進行抓拍。完全可以使用一隻曝光功能齊全,體積小巧,啟動和快門時滯短的小型DC來作為你抓拍的利器。看過電影《忠貞》麼,影片中蘇菲.瑪索扮演的那個女攝影師手裡也拿的只不過是奧林巴斯的μ-2小型相機而已,而國內許多專業的攝影師有許多也喜歡在攝影包之外的口袋中裝一隻康太時-1的小型相機,因為這些小巧的相機雖然畫質要比那些專業相機差些,但卻可以為你贏得寶貴的時間,並減輕你的攜帶負擔。因此,如果你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拍攝出好的照片,那麼就應選取小巧靈活的相機,而非專業單反。真正好的照片,沒有人會在乎拍攝者使用的是什麼相機,而更在乎你決定按動快門的那一瞬間是如何生成的。也就是說,對攝影本質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那些器材,是器材後面的人。

  至於用於抓拍攝影DC的外型顏色,則最好使用黑色的相機。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選擇黑色相機並不是因為黑色相機看上去更加的專業,而是因為黑色的相機,在進行抓拍和搶拍時比起其他相機來更加的隱蔽而不為人注意,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許多專業的新聞攝影師甚至為了隱蔽還專門將自己的銀灰色徠卡漆成黑色,其原因就是因為黑色相機拿在手中不為人注意的緣故。當然,目前來說黑色機身,且反應速度快,又小巧的數碼相機在市場上還並不多見,但總體來說,還是有幾款可供選擇的建議選購變焦相機,其本身就是不可換鏡頭的單反。

  保證數碼攝影照片的真實性和廣泛性

  要想獲得出色的抓拍照片,除了隨身攜帶你那小巧而不顯眼的快速反應相機之外,還應學會尋找特殊的題材去進行抓拍。不要將你的鏡頭僅僅對著身邊的熟人、風景、花卉和MM,事實上,這個世界豐富多彩,任何你所看到的東西都可以拍攝。而不要用實現固定好的攝影內容給自己的頭腦安一個框架。國內著名的戰地攝影師唐師曾曾經說:“我的照片許多拍出來都不美,但是真實。”其中蘊涵著一個真理就是拍攝各種紀實類的抓拍照片其第一要素就是要保證真實,然後再講究影象的構圖、色彩與層次,首先要拍到,然後才能談拍好。例如在圖3中,煤礦工人那雙黑色而帶有堅忍和茫然的眼睛與其背上高高聳起的煤筐和手杖很好的組成了一個視覺衝擊點,拍攝者其實僅僅是使用了大光圈控制景深將相機焦點對焦在礦工眼睛上的簡單方法進行拍攝,就獲得了相當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抓拍照片。要說這張照片其實並沒有使用多少高深的拍攝手段,但由於該照片真實的反映了小煤窯民工們的艱辛生活,從而在網路上廣為傳播,並被評為了2003年網路上最具震撼力的中國紀實照片之一,其原因就在於它的真實。

  既然是數碼相機,沒有後期膠片費用的困擾,我們還可以注意觀察身邊所發生的任何事情和景物,一有可能就掏出相機把它們拍攝下來。隨著拍攝次數的增多,很自然的就會了解那些東西是值得拍攝的,那些東西拍下來會有那種效果。熟能生巧,拍攝的多了,一些如構圖、光線的運用、色彩的處理,拍攝的角度等只能自己去體會的東西,也就得到了掌握。而多看一些大師和新聞記者們成功的攝影作品,模仿他們所拍攝的物件和方法,也同樣能夠很快的提高你的拍攝技巧。在圖4中大師佈列鬆既沒有將鏡頭對準那些社會明星,也沒有讓那些社會地層的窮人成為照片的主角,而是輕鬆的將鏡頭對準了巴黎穆費塔街角的一個懷抱著兩大瓶紅酒的小男孩,他雄赳赳、氣昂昂的邁著快樂的步伐走過來時,看可以從照片雖然虛化但仍可看清楚的背景中發現其身後盯著他看的小女孩,使所有觀看照片者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這個小男孩身上。而當你學習大師的這張圖片的時候,也同樣可以跟隨他的視角,將你的鏡頭對準你身邊可能或將要發生的一切,用照片的自然和典型性,靜悄悄的感動別人。

  要敢於向突發事件端起你的數碼相機

  著名的戰地攝影師卡帕曾經說過:“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的不夠近”。因此,只有我們到可能發生精彩的地方去親身發現精彩的時候,才可能獲得出色的圖片。有時候也許你僅僅是路過,但卻會發現一些突發的事情,把握住時機端起相機將這些拍攝下來,將能夠很快的提高你對精彩動感影象的觀察力和敏銳性。許多攝影大師在談及其成功經驗的時候都認為,要拍攝出好的照片,技術和技巧僅僅是最基礎的東西,最重要的則是你敢不敢端起相機去拍攝。有些朋友曾告訴我,在日常生活中,他經常會遇到一些可愛的孩子、漂亮的MM,或者形象非常有特點的老人,而他當時也帶著相機。假如能把這些拍攝下來,應該是非常不錯的照片,但由於害羞或是嫌麻煩,卻錯過了這樣的機會。所以,敢於端起相機並按動快門,是拍攝出優秀作品的另一個重要條件。

  數碼攝影拍到比拍好更重要

  有許多朋友在看攝影技巧文章的時候,總喜歡拘泥於別人的照片是怎麼測光的,他使用的是什麼相機,鏡頭的光圈、焦距是多大,用的什麼白平衡,快門速度又是多少。其實,這些技術性的引數,對於抓拍而言,既有用,也沒用。因為每一個人所遇到的可拍攝景象時的時間、地點以及環境光線都是各自不同的,盲目的拘泥於別人如何調整相機的引數,其實也就錯過了尋找突發事件最適合拍攝時機與角度的選取時間,對於抓拍攝影來說,相機的開機速度是重要的,對焦速度是重要的,連拍速度是重要的,兩次連拍之間的間隔時間長短是多少是重要的,而相機的引數調整卻是次要的。許多著名的新聞記者都喜歡將相機放置在程式曝光和點測光模式下待命,因為他們相信相機的自動測光和曝光能力。也明白在抓拍時最重要的是多拍,多找角度。而非拘泥於構圖和色彩。

  發現和思考數碼攝影的意義

  除了模仿那些別人經常拍攝的題材以提高自己的拍攝水平之外,如果你想有一天讓你的照片成為歷史的記錄或感動所有看過你的照片的人,則完全可以不走前人所走過的老路而自己探詢一些新的社會題材進行創作。例如在“色影無忌”上曾被人奉為經典的“牽著猴子走江湖”、“一個人的城市”等照片,作者就深入到耍猴人或老人院中採風,而獲得了可以喚起人們強烈社會責任感的震撼性圖片。從而開闢出了一套紀實和抓拍攝影的新路。

  對於一名攝影初學者而言,也許我們不能立刻達到這些大師們所能獲得的高度,但只要你敢於端起你的相機,一切都會變的簡單起來。

  數碼攝影技法口訣

  廣角重主題,長焦壓縮景

  利用廣角鏡頭拍攝是風光攝影中最常見的選擇之一,特別是一些大場景,能顯得畫面大氣、寬廣,而不拘謹。有些場景單純用廣角鏡頭拍攝還不夠,往往利用接片的形式後期合成。長焦鏡頭的特性由於對場景起到了一定的壓縮作用,同廣角鏡頭正好相反,特別適合拍攝遠距離、區域性特寫等。如某一特定的場景表現。

  小光圈景深,全開糊背景:

  小光圈景深大,焦點範圍就大,能起到大場景清晰度和細節表現的作用。大光圈景深淺,焦點範圍也就小,能起到突出主題,虛化背景的作用。但還要跟據鏡頭的焦距、攝距等來定奪景深的實際應用。焦距越長、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焦距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同時攝距的長短對景深的控制也有很大關係。

  拍花側逆光,慢門顯動感:

  拍攝各種花卉利用側逆光是常用的手法,其優點是由於光線的原因,使畫面具有層次感、立體感,同時也能使花卉顯得透明、質感也能充分表現出來,也能形成明暗的鮮明對比,突出主題。有些特殊的花卉可以利用慢門操作,形成動靜結合的意想不到的意境和效果。

  溪流宜長曝,綿綿又密密:

  一般情況下,見到有瀑布、溪流等場景時,大部分可以利用慢門、長時間曝光,可以使畫面呈現出綿綿細雨的感覺,別有一番情調。但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利用高速快門拍攝,來凝固住水珠等場景,將又會是一種景象。總之,要根據你的個人愛好來決定了。

  見山尋側光,見水拍倒影:

  見山尋測光的目的就是利用陽光的低照度,會使場景富有層次和立體感,而不至於使畫面平平,缺乏衝擊力。見水拍倒影也是攝影人常用的手法之一,特別是在風和日麗、無風五雨的情況下,水面就像一面鏡子,利用可以利用的場景拍出倒影的作品更具有詩情畫意。

  對焦對主題,水平要抓平:

  對焦對主題,這是攝影人最基本的操作規程之一,焦點在哪裡,主題就在哪裡,這是法則。拍攝風光攝影作品的首要問題就是地平線的平衡,不可東倒西歪,畫面失調,失去平衡等現象,尤其對風光攝影就更為重要了。

  長曝避車燈,岩石要溼潤:

  在夜景拍攝時,最忌諱的就是強光的照射,比如強光刺眼的汽車前大燈、探照燈以及路燈等,由於夜景拍攝一般都屬於長時間曝光,如果不避諱以上強光的照射而選在畫面裡,毫無疑問,最終的結果就是嚴重過曝。拍攝岩石時,最好選擇雨後或者是溼潤的岩石,因乾燥的岩石拍出的效果會顯得蒼白、乾渴、缺乏質感和層次。溼潤的岩石最能顯示出色彩、質感和紋理的表現。

  有云天要多,無雲地為主:

  有云天要多,無雲地為主是風光攝影中最為常用的順空溜之一了,大部分攝影人都能理解這兩句話的含義,藍藍的天空,漂著厚厚漂亮的白雲,是攝影人最為幸福、最為振奮的時刻,再具有震撼的魅力場景加以襯托,大片就出自你的手中了。無雲的天空往往是缺乏層次、灰暗一片,所以,還是少取些天空,以地面為主題為好。

  人物增趣味,畫龍要點睛:

  對於人文、人像、紀實等拍攝,大部分畫面中是以人物為重點,一個合格的攝影人首先要熟悉掌握理解對人類的認識和了解,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能代表每個人不同的舉動和想法。大家都知道,一個家庭乾淨不乾淨,首先要看窗戶玻璃和地面,要看人有沒有精神,首先要看的就是表情和眼神。拍攝攝影作品也是如此,人的眼神能代表人的一切舉動和意念,這就是“畫龍要點精”的真正含義。

  前景位關鍵,三分九宮格:

  前景位是關鍵,這句話講的非常好,有了合適的前景位配合,能使畫面顯得有層次、有深度、有感染力。失去了前景位,往往會使畫面顯得空虛、失衡之感覺。三分九宮格是攝影構圖最為基本、最為常用的手法之一,它在畫面中共分了四個黃金點,分別有:左上點、右上點、左下點、右下點,利用這四個點拍出的攝影作品具有靈性,而不至於呆板。另外還有其它的很多構圖法,比如對比法、對稱法、S構圖法、斜線構圖法、三角構圖法等等,總之,要根據實際場景的需要靈活運用。

  偏光去反光,漸變平反差:

  如何正確使用偏光鏡或漸變鏡是攝影人必須要弄清楚的問題,偏光鏡的特性也就是能更好的除去場景的一些雜亂、刺眼的反光現象,漸變鏡能夠平衡光線的反差。特別是漸變鏡在攝影當中最為常用,除了能夠平衡光線的反差外,在與陽光成45度左右拍攝的情況下,還能壓暗天空,使天空更藍、白雲更白的效果。

  觀景去雜物,拍前揀垃圾:

  “觀景去雜物,拍前揀垃圾”這句話對攝影人來說尤為重要,雖然說得誇張了一些,但說明了在拍攝攝影作品時,儘量能使畫面越簡潔、越乾淨越好。避免使畫面出現雜亂無章、主題不分,喧賓奪主的現象發生。

         數碼攝影技巧誤區

  1、 膠捲沒有曝光

  原因有兩種:一是傍軸取景相機拍攝時忘記揭鏡頭蓋,取景器中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線沒有進入鏡頭,膠片沒有感光。二是手動卷片的135單反相機裝片不到位,卷片時沒有注意看暗盒片軸是否在相應轉動。由於片頭滑脫,搬動卷片把手時,雖然快門上了弦,計數器照常計數,但膠片在暗盒中紋絲未動,計數器雖顯示36張拍完,實際上沒有一張膠片感光。

  2、照片四角有黑影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遮光罩與鏡頭焦距不匹配。把50mm標準鏡頭的遮光罩用於28mm焦距的廣角鏡頭就會阻擋進入鏡頭的光線。因標頭的視場角為47度,而28mm廣角鏡頭的視場角為75度。二是用28mm廣角鏡頭拍攝時,原已在鏡頭上戴有一塊UV鏡,如再戴一塊偏光鏡的話,由於偏光鏡是兩片玻璃疊合而成,邊框很厚,再加在UV鏡的邊框,必然遮擋進入鏡頭的光線,使照片四角發黑。用廣角鏡拍攝時如需用偏光鏡,一定要先卸下UV鏡後再裝偏光鏡,才能使畫面均勻受光。

  3、 畫面影調模糊

  在排除了相機無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後,就要檢查鏡頭是否被灰塵覆蓋或被汙漬染塗。如遇到這種情況,切忌用嘴吹或毛巾擦。應用吹氣球吹去鏡頭上的塵土,再用鏡頭刷拂去雜物,最後用鏡頭紙擦拭,使鏡片明亮如新。如仍有汗漬、指紋和油垢,就要送相機維修店用鏡頭清潔液仔細清除。

  4、 主體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

  有兩種可能,一是手動對焦相機對焦時,焦點沒有對著主體或是主體對焦後,在構圖中又移動了位置,未重新對焦,使主體不在景深範圍之內;二是使用自動對焦相機時,沒有按快門“鎖定”焦點再重新構圖,使焦點在構圖中向別處飄移。

  5、用廣角鏡頭拍出的照片四角發黑

  主要是由於閃光燈覆蓋面與廣角鏡頭的視場角不匹配。老式閃光燈設計的閃光覆蓋面大都只能與35mm的小廣角鏡頭配套,28mm廣角鏡頭的視場角比35mm鏡頭大12度,因此使畫面四周受不到光而發黑。防止的辦法有二條,一是在燈光上加散光罩,使閃光成為散射光,以擴大覆蓋面;二是用白紗布矇住燈頭,讓光線散射,使整個畫面都能均勻受光。

  6、 團體合影照片前幾排清晰,後幾排模糊

  凡是多排合影照,要保證每個人影像清楚,就要做到三點:一是選擇性對焦。五排人合影,選擇第二排的對焦;七排人合影,選擇第三排人對焦。二是光圈不要設定太大,一般以f4-8為宜,以保證有足夠的景深。三是快門速度不要低於1/60秒,以免有人頭部轉動使影像發虛。

  7、 影調死白或晦黑,缺乏影紋層次

  無論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只有曝光準確,才能獲得明快的影調和豐富的層次。照片死白是曝光過度;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機內測光系統是按18%的中灰反光率設計的,它可以使大多數景物曝光準確,色彩還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線或景物,就需要在測光的基礎上進行修正。如拍攝雪景如不增加1.5-2級曝光量,白雪就會成為灰白色;如拍攝煤炭,如不減少1.5-2級的曝光量,黑色煤炭就會變成深灰色。因為無論多麼高階的相機,也沒有思維功能,只會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為18%的中灰色調處理。

  8、 電子閃光燈攝的照片仍然曝光不足

  一是光圈設定過小。閃光燈的閃光速度一般都在1/1000秒以上,快門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沒有自動檔的閃光燈拍照,要先計算光圈係數 。二是閃光燈電力不足。新買的閃光燈要經過十餘次的充、放電,讓燈內電容活躍後再正式使用。舊閃光燈充電訊號燈點燃只充了70%,在點燃10秒鐘後才能真正充滿電能,供正常使用。

  9、單反相機用閃光燈拍出的照片,有半幅畫面是黑影

  由於單反相機的簾幕快門與閃光燈不同步所致。單反相機用閃光燈拍照,要注意相機的閃光同步各相機速度不同。

  10、 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豔麗,人物臉膛昏黑

  一是逆光拍攝時使用了平均測光,又沒有對人物面部補光;二是背景明亮雪景、沙漠,使用了內測光推薦的資料進行曝光,背景曝光適度,人物曝光不足。對此有三種辦法解決:一是用閃光燈對人物進行補光;二是在測光的基礎上加大1-2級曝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對準臉部測光,“鎖定”曝光量後用測光記憶鈕或改為手動曝光,再退回原位構圖,對焦,拍攝。

  11、 團體合影,周邊人物殘缺

  一是用平視取景相機拍攝時忽略了視差,畫面裝得過滿;二是使用單反相機雖無視差,但畫面四周沒留餘地,擴印時四周壓掉了一些畫面,彩擴機只擴印出底片畫面的95%左右。所以無論使用什麼相機,構圖時都要留有一定的餘地。切忌人物頂天立地,塞滿畫面。

  12、 照片有劃痕

  如是底片上有劃痕,可能是兩種情況造成的。一是大碟片分裝卷使用的舊暗盒被汙染,出片口絨布上夾有砂粒,劃傷了膠片;二是相機背後的壓片板上有毛刺,卷片 劃傷了膠片。使用分裝卷前,最好把片頭縮排暗盒,用吹氣球和毛刷仔細對出片口的絨布進行清潔處理後,再引出片頭使用。如相機壓片板有毛刺,可用一小塊0號砂紙小心地磨掉。

  相信初學者看完這些最常見的誤區一定能對攝影技巧有個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