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是個什麼人

  吳起,戰國期間的軍事家代表、政治改革家,與孫子並稱為孫吳,其政治改革、軍事思想均對後世造成巨大的影響,其軍法在歷史上佔據極大的地位。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吳起是一名文物雙全的將領,是戰國年間極其傑出的軍事家,也是領戰最多的一位,共領軍七十四戰創下了“十平六十四勝”的不敗戰績。軍事上,他擁有絕佳的作戰指揮能力與先進的軍事思想,他擅長審視敵我軍情,隨機應變,歷仕魯魏楚三國均創下大大小小的戰功,其所著的吳子兵法也位列武經七書之一,在後世均享有至高的讚譽。

  此外在政治上,他作為一名出色的變革家,使自己所任職的國家國力強盛,能夠抵禦外敵,此外他主持的吳起變法更是直接影響了後來的商鞅變法,為其提供了諸多舉措典範。

  原來吳起是典型的名利狂,急功近利,為謀求成功甚至不擇手段,早年間為了求取功名,耗盡家產不顧女兒,引得鄉親嘲諷竟殺盡三十餘人離家求仕,連母親去世都未曾奔喪。後來更是殺妻求將,生性好色,給自己的名聲添上了不少汙點;帶兵上,雖然他講求軍紀,但過於殺伐無度,不近人情,落下冷酷無情的罪名。大眾普遍認為吳起的才幹不可否認,但他的人品卻有待評議。

  吳起殺妻求將的故事

  殺妻求將,講的是為了謀求的職位,竟然將妻子殺害,喻指為了追求功名利祿而不擇手段,哪怕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也要追求成功。然而這個典故的主人公就是戰國時期的吳起,出自史記中吳起列傳的記載。

  吳起,衛國人,中國戰國初年十分著名的軍事、政治家,主持過歷史上著名的吳起變法,為兵家的代表人物,通曉多家思想,在政治軍事上皆有頗高成就,在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據重要地位。

  據悉,當時吳起在魯國君下任臣子,當年齊國進攻魯國時,魯國王本有意將吳起任命為大將帶兵出征,只可惜吳起的老婆是個齊國人,因此不信任他,唯恐吳起叛變。誰知吳起為謀求功名,贏得魯國人的信任,竟將妻子殺害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決心與齊國斷絕關係。魯國王見此便任他為將,給他派軍隊攻打齊國,最終一舉擊破齊國,大勝而歸。

  後來魯國有人在他背後風言風語,認為他為人殘暴多疑。吳起早年間不顧家中的小女兒,只一心追求仕途,導致家破人亡,鄉親們都鄙視他,吳起竟然將嘲笑自己的幾十號人全數殺害,臨告別時咬著手臂對母親發誓,此去如果不做個大官丞相便不復歸來,因此直到他的母親去世他都沒有再回來。後來被自己的老師曾子所不齒,只好去魯國學習兵法求事。後來又投靠魏文侯,進攻秦國一舉拿下五城。

  吳起為人貪財好色,性格殘暴,但是他在軍事用兵方面卻有難以掩蓋的才能。

  吳起遭魏武侯猜忌的故事

  戰國年間,吳起在魏國任時,由於能力極強,魏武侯十分賞識他,有意將其提拔重用。此時魏國宰相公叔唯恐吳起蓋了他的風頭使自己丞相地位不保,於是想出了一個主意。宰相一邊與吳起相交密切,一邊時刻主意魏武侯的舉動。

  果然不久之後,魏武侯與宰相商量將吳起提攜為大的事,宰相聽聞故意說吳起雖然軍事才幹高,但聽聞其似乎有意投奔大國,如果令其指揮兵權,又掌握國內祕密,這對魏國豈不危險。魏武侯聽聞於是自己也擔憂起來,此時宰相提出不如對吳起做個考驗,看看他是否真心效忠魏國。宰相建議魏武侯將公主嫁給吳起,如若其欣然接受定是一心向魏,如若推脫,則定有異心,魏武侯聽完同意該做法。

  次日,宰相邀請吳起來家中喝酒,期間叫自己的夫人也就是公主出來接待客人,誰知夫人蠻橫無比,對宰相不斷惡罵,不但令宰相無地自容,連吳起都尷尬得坐立難安。夫人罵完以後便離去,連正眼也沒有瞧一瞧吳起,兩人都已喝不下酒了,吳起遂告辭離去。

  沒過多久,吳起就接到魏武侯向其提親的事,吳起想到宰相家中公主的蠻橫,覺得連公叔這種貴族宰相在公主面前都如此卑微,自己如果娶了公主還不知道什麼下場,於是拒絕了這門親事。此後魏武侯果然開始懷疑吳起,便不再用她,吳起見自己遭到冷落於是前往楚國求事,更應了宰相的推測。

  然而這一切都是公叔策劃的詭計,公叔深知吳起性格清高不願忍受寄人籬下的奚落,定是不肯接受婚約的,於是安排這樣一齣戲,除掉了威脅自己仕途的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