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洛克是個什麼人

  約翰·洛克是英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著述家,被廣泛視為是啟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義者。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約翰·洛克是英國有名的哲學家,他出生於1632年8月29日,於1704年10月28日去世,享年73歲,在知識論上,洛克被稱為是英國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他也在社會契約理論上做出重要貢獻。

  後來洛克畢業後前往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就讀,雖然他的成績很好,但是他對大學裡的課程很不滿意,因為他覺得很乏味,他對一些哲學家的著作比較感興趣。透過在西敏中學認識的同學理查·洛爾的介紹,洛克將興趣轉向實驗哲學和醫學,併成了皇家學會院士。

  就這樣,洛克獲得了醫學學士的學位,1666年,他認識了沙夫茨伯裡伯爵,伯爵當時正在被肝臟感染疾病折磨,洛克悉心地為他治療。在給人治病的同時,洛克出版了一些書,參加了很多政治活動,他的一生經歷了王政復辟、倫敦大火、倫敦大瘟疫等許多歷史事件,卻沒有經歷婚姻,也沒有留下任何子女。

  洛克著作有哪些

  洛克的著作主要有三本,本別是《論寬容》、《人類理解論》和《政府論》。《論寬容》一書是洛克以不具名的方式在阿姆斯特丹發表的,在這本書裡,洛克區分了一個教會與民間政府的差異,政府存在是為了維護和平,並且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需要武力,但是教會是自願組成的群體,存在是為了提供靈魂救贖才。

  《人類理解論》一書裡,洛克批評了宣稱人一生下來便帶有內在思想的哲學理論,他主張的是人的思想來源需要經過感覺和經驗才能被形塑。洛克因為這方面的理論,被歸類為經驗主義者,在《人類理解論》的第二卷,洛克提出了對思想的理論,他區分出了“簡單思想”與“複雜思想”的差異。第三卷主要討論語言,第四卷則討論了知識,包括了直覺知識、數學、自然哲學,以及信仰和輿論。

  洛克寫的《政府論》有兩篇,分別創作於16***和1690年,這是他最重要的政治論文,第一篇洛克對羅伯特·費尼默爵士寫的《先祖論即論國王之自然權》進行了反駁,第二篇洛克試圖替光榮革命辯護,提出了一套正當政府的理論。洛克提出了和托馬斯·霍布斯的“自然狀態”不同的理論,他主張每個人都有自然權利,他們的責任就是保護自己的權利,並且尊重他人的同等權利。

  洛克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人類所有的觀念和思想都是來自於人類的感官很經驗,這是洛克所認為的。洛克摒棄了笛卡爾等人的天賦觀念說,覺得人的心靈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如同是一張白紙,而經驗才是它內容的提供者。

  洛克人為,觀念分為兩種:感覺觀念和反思觀念。感覺來自於外部世界的感受,反思來自於心靈的觀察。與理性主義者不同,洛克反覆強調這兩種觀念是知識的唯一來源。洛克還將觀念劃分為簡單觀念和複雜觀念,但是並沒有給出合適的劃分標準。簡單的觀念是我們唯一能感覺得到的,而我們自己從簡單觀念中能夠形成一個複雜的觀念。洛克還主張感官的性質,分為“主性質”和“次性質”。洛克認為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的主性質包括了形狀、運動或靜止、數目等和物質不可分離的那些性質,而次性質則包括了顏色、聲音、氣味等其他各種性質。洛克認為主性質就在物體裡,次性質只在知覺者中。在這問題上洛克是追隨笛卡爾的二元論學說,同意有些性質是可以用人的理智來了解的。

  洛克的哲學思想雖然還有很多的漏洞,不過卻對後來的哲學家起到很大的作用,具有深厚的影響力。洛克開創的經驗主義被後來的喬治·貝克萊以及大衛·休謨等人借鑑發展,最後成為歐洲的兩大主流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