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柴紹的簡介

  柴紹,唐朝初期的大將,是將門的後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柴紹***588—638***,譙國襄公,字嗣昌,漢族,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人,唐朝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娶唐高祖女平陽昭公主為妻。柴紹幼以任俠聞。補隋為太子千牛備身,淵起兵,紹兼領馬軍總管,率先登陷陣。高祖武德初,從李世民征戰,以功封霍國公。太宗貞觀初,轉左衛大,出為華州刺史,滅東突厥後加鎮軍大,改封譙國公,去世後追贈為荊州都督,諡號為襄。《舊唐書》:“殷嶠、劉政會、柴嗣昌並在太原,首預舉義,從微至著,善始令終。”

  名將柴紹的生平

  柴紹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驃騎大,歷任遂、樑二州刺史,封冠軍縣公;父親柴慎,為隋太子右內率,封鉅鹿郡公。柴紹出身於將門,自幼便“趫捷有勇力”,以抑強扶弱而聞名於少年時便當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煬帝長子***的千牛備身***陪伴***。唐國公李淵也將三女兒***即後來的平陽昭公主***嫁給了柴紹。

  此時,農民起義烽火已燃遍全國各地***參見隋末農民起義***,並逐漸形成以李密***參見瓦崗農民起義***、竇建德***參見竇建德起義***、杜伏威為首的三支主力農民起義軍,他們分別活動在今河南、河北、山東和江淮一帶,以摧枯拉朽之勢瓦解著隋王朝的統治,將隋統治集團及其軍隊主力分隔於江都***今江蘇揚州***、洛陽、長安三處,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一些隋貴族和地方官吏見隋朝大勢已去,也乘機而起,佔據郡縣,建立割據政權,稱王稱帝,隋王朝的統治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在這種形勢下,早就心懷異志的太原留守李淵父子也開始做起兵的準備。

  八月初八,唐高祖李淵退位玄武門事變,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柴紹食實封一千二百戶。

  在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二月時,朔方鷹揚郎將樑師都據朔方郡***今陝西靖邊東北白城子***,起兵反隋。後稱帝,國號樑。唐朝建立後,樑師都依附突厥,經常引突厥軍南下侵擾。唐軍雖多次擊敗樑師都軍,但因其受突厥保護,一直未將其殲滅。

  公元628年***貞觀二年***,突厥內部爭鬥,政局混亂,無力繼續庇護樑師都。唐太宗李世民乘機用書信勸其歸降,樑師都不從。太宗乃命夏州都督長史劉旻、司馬劉蘭成伺機出擊。劉旻等數次遣輕騎踐其禾稼,又使反間計,離間其君臣,樑師都國勢漸衰,降唐者接踵而至。樑師都名將李正寶等企圖抓獲樑師都投唐,事情敗露後,降唐。從此,樑國上下更加互相猜忌,劉旻等見時機成熟,上表請求出兵。

  唐太宗即命柴紹與殿中少監薛萬均率軍攻打樑師都,同時又遣劉旻等進屯朔方東城進逼。樑師都引突厥兵至城下,唐將劉蘭成偃旗息鼓,按兵不動,待樑師都夜間退兵時,出兵追擊,大敗其軍。突厥大發兵救援樑師都,柴紹軍在離朔方數十里處與其遭遇.柴紹率軍唐軍奮勇出擊,大破突厥軍,乘勝包圍朔方城。突厥不敢救援,城中食盡。四月二十六日,樑師都堂弟樑洛仁殺樑師都,舉城投降。唐以其地置夏州。唐軍擊滅樑師都,佔領朔方重鎮,為反擊突厥準備了前進基地。轉左衛大,又為華州刺史。

  公元629年***貞觀三年***十一月,突厥軍進擾河西,唐太宗於二十三日詔命路軍馬反擊突厥唐滅東突厥之戰:幷州都督李績為通漢道行軍總管,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任城王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為恆安道行軍總管,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柴紹則為金河道行軍總管,與上述5路共同出擊。唐軍共計10餘萬,皆受李靖節度,於貞觀四年正月出徵,最終滅了掉東突厥。

  名將柴紹的最後的結局

  相比於年羹堯等功高震主的武將,柴紹的結局就顯得平常也正常多了。在柴紹滅了突厥之後,貞觀七年,柴紹被加封為震軍大,改封譙國公。在貞觀十二年,柴紹就突然生了重病,當時唐太宗李世民還親自到病榻前去探望,慰問病情。但是病情並沒有因為皇帝的關心而好轉,相反,皇帝去後幾天,柴紹就病逝了。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命人畫二十四功臣的真人大小畫像,置於凌煙閣,以表彰二十四位功臣對唐王朝做出的貢獻,柴紹位列第十四位。

  柴紹為唐王朝的建立和鞏固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死前親得當時皇帝李世民的探望也算是李家對於柴紹最後的謝意了。柴紹的妻子平陽公主在戰亂中便已去世,未能和自己的夫髮妻同享盛世太平,也是柴紹人生的一大憾事吧。但是歷史總是會給人們一個交代的,後代都會記住那些勇敢正義,締造太平盛世的人的。生在亂世的柴紹沒有選擇,戰鬥是他的宿命,也是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