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將裴行儉是誰

  在唐朝出了許多名將,像尉遲恭,薛仁貴,郭子儀等,那你知道唐朝還有位名將裴行儉嗎?裴行儉是誰?關於他還有什麼故事?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唐朝名將裴行儉

  唐朝裴行儉是個驍勇戰將。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是隋末一代名將,他憑藉父兄所立下的功勞封為弘文生,後來他自己也通過科考成為了參軍。大很喜歡他,決定把他的經驗都傳授給行儉。李治準備廢王后立武后,行儉非常的不認同就和反對武后的人商量對策,可是有人向武后告了密,他被降職到西州做長史。

  後來他又憑藉自己的本事升職了,西域的人非常仰慕他的風采。他被重新召喚回都城主持選官的工作,由於工作出色得到了很大的名聲。十多年後,吐蕃入侵,行儉被調任右軍總管,跟隨三皇子一起出徵。次年,突厥入侵,並且和吐蕃已經結成了同盟。在朝廷準備征討的時候,裴行儉給出建議,認為西域正是多事之秋,不能再有事故。波斯王去世,他的兒子在長安做人質,如果送波斯王之子回國繼承王位,就必須經過吐蕃突厥。運用謀略解決問題就可以毫不費力。

  皇帝派他護送波斯王子,期間穿越了沙漠。終於到了西州,各屬官都來接見,裴行儉向他們要了一千有勇有謀的人往西去,並故意放出訊息由於天氣太炎日,要等到秋天再離開。突厥王聽到這個訊息就沒有防備。裴行儉淡定地召集了酋長,並對他們說他想去打獵,願不願意與他同去。總共有一萬多的人願意去,這支隊伍暗地出發。突厥可汗猝不及防就這樣被裴行儉捉拿,後來也抓住了可汗的盟友,全部被帶回了長安。高宗親自為他接風洗塵,並說他能文能武,可任文武官職。所以唐朝裴行儉既是禮部尚書,又是大。

  裴炎與裴行儉

  裴炎是相,輔佐武則天,但是因為站錯立場,他原本以為武則天只是為新皇帝的上任過渡一下,但沒想到,她是自己想稱帝。裴炎也是耿直多次頂撞武則天,給武皇后留下不好影響。

  裴行儉是將,屬於常年在外打仗的那種,在對付西域上立下戰功,裴行儉不僅在行軍打仗上能夠百戰不殆,在應對敵人的各種計謀上也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在戰勝西域部落的戰鬥中,因為事先裴行儉發現給敵軍傳信的哨兵,裝了以後,敵軍的戰鬥方式,行軍路線全部一清二楚,不費一兵一卒就贏得了勝利。

  文武雙全的裴行儉獲得了不少尊敬,除此之外,突厥背叛唐朝的時候,也是裴行儉統領軍隊,在判定了敵軍會來強良車後,派重兵把守,給敵軍重創,突厥軍在於唐朝部隊抗衡的時候幾乎沒吃到什麼好果子,這很大一部分是裴行儉的功勞。

  裴行儉還擅長用兵法,在對抗突厥最後一股力量阿史那伏唸的時候,散步軍中有間諜的訊息,讓敵軍不攻自破,果然阿史那伏念帶著軍隊來投降了。

  裴行儉是一位良將,當初許諾不殺阿史那伏唸的投降部隊,他做到了,但是侍中嫉妒自己的功勞,向唐高宗建議斬草要除根,就擅自將投降的阿史那伏念斬殺了,裴行儉的功勞也沒有被記載下來。

  他認為殺了頭像的部隊後自己的威信就大不如前,失信於人的痛讓他困擾,也許今後再也沒有想要歸順的人了,於是就借生病,告別朝政。

  裴炎斬殺降將,讓整個朝廷蒙受恥辱,後來被斬殺也沒有得到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