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德王帝乙歷史簡介

  帝乙,商朝第三十代國王,姓子名羨,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後,帝乙繼位,夏商周斷代工程把他的在位時期定為前1101年—前1076年。帝乙死後葬於殷。

  

  帝乙,商朝國王,姓子名羨,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後繼位,即公元前1101年繼位,公元前1076病卒,葬於殷。在位26年,死後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紂王***繼位。帝乙在位期間,商朝國勢已趨於沒落。帝乙在位末年,遷都於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縣***。又被後人稱為帝乙大帝。

  生平事績

  帝乙在位期間,商朝國勢已趨於沒落。當時,江淮之間的夷族又強盛起來,準備大舉進攻商朝。帝乙在位的第九年,出兵征伐島夷和淮夷,半路上受到孟方***今河南省睢縣附近***的截擊。帝乙率領諸侯伐討孟方,得勝。第二年,帝乙繼續南下征伐夷族,到達淮水流域的攸國。帝乙和攸侯喜合兵攻伐夷族,於第二年得勝而歸,帝乙在位的第十五年,再次率領諸侯南征夷族。

  商帝乙攻人方之戰

  商王帝乙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帝乙率領商軍,進攻人方***黃、泗、淮流域,今山東、江蘇、安徽一帶***的作戰。
 

  人方,又稱屍方、夷方,生活在東部地區,是夷人的一個方國。它發展迅速,經常進入商境攻掠,與商為敵。武乙***約前12世紀***曾攻打過人方。帝乙時,雙方矛盾更為尖銳。帝乙十年,商王徵調大量步兵親自率領,並命東部屬國攸國***今安徽宿州附近***國君攸侯喜,率本國軍隊協同進攻人方。商軍從東部重鎮大邑商***今河南商丘***東進,到達攸國東部邊境城邑永***攸東數十里***,以此為前進基地與人方軍隊交戰。帝乙指揮商軍列陣緩慢向前推進,進攻人方軍隊。同時,令兩翼實施夾擊,一舉打敗人方。兩次攻人方都擒獲敵酋,取得勝利。

  帝乙帝辛攻東夷之戰

  商朝晚期,國勢日衰,東方夷人各部趨於強盛,“分遷淮岱,漸居中土”***《後漢書·東夷傳》***,不斷侵襲商統治地區,尤以活動於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的屍方***夷方***及江、淮之間的淮夷為甚,嚴重威脅商朝後方。

  約公元前12世紀末至前11世紀初,商王帝乙、帝辛***紂王***相繼對東方夷人展開了長期的戰爭。帝乙九年二月,商王得知夷方欲大舉攻商,乃率軍出征夷方,因中途遭盂方***今河南睢縣附近***軍截擊而回師。帝乙十年二月,商王率大軍擊敗盂方,於九月進至淮水流域的攸國,與攸合兵進攻,大敗夷方軍。至次年五月返回商都附近,前後費時達260天。帝乙十五年,商王再次率諸侯遠征夷方,到達僱***即顧,今山東鄄城東北***、齊***今淄博東北***等地,至次年三月勝利班師。帝辛繼位後,因周族崛起,威脅商朝西面,欲移兵攻周,在黎***今山西長治西南***大規模聚集、檢閱軍隊。東夷又乘機大規模攻商,迫使帝辛全力經營東南,連年對東夷用兵。相傳商軍曾組織象隊參戰,經多次激烈戰鬥,終將東夷平定,俘虜眾多夷人,以補充奴隸和兵員。帝乙、帝辛攻東夷之戰,使商朝國力大損,加速了商的滅亡,故有“紂克東夷而隕其身”***《左傳·昭公十一年》***之說。另一方面,中原地區先進文化隨著戰爭傳播於東方,對東部地區的開發和民族融合起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