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丞相張蒼的歷史

  西漢的張蒼是一個食人乳活了一百多歲的宰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張蒼是西漢時期的丞相,他父輩以前的身高都是不足五尺而張蒼卻身高八尺有餘長得高大肥碩且面板白嫩,並且還因此救了自己一命。據《史記·張丞相列傳》記載,張蒼曾經犯罪當斬,行刑的時候劊子手脫去他的衣服發現其人身體異於常人就向監斬官王陵報告,王陵一看此人“身長大,肥白如瓠”面板白皙身材如葫蘆一樣肥碩飽滿,很惹人喜歡,於是向劉邦求免,張蒼因此保住性命。至此,張蒼事王陵如父,直到王陵去世,張蒼貴為丞相都一直孝敬王陵夫人,每天總是先沐浴再拜見然後奉上食物才敢回家。

  張蒼原是代王劉恆的國相,後升遷為西漢御史大夫。劉邦駕崩,呂后專權,呂雉大封孃家人為王擾亂朝政,呂雉死後,太尉周勃與丞相陳平鏟除呂后餘黨迎接代王劉恆繼位,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文帝。此後丞相幾經易手,漢文帝前元三年灌嬰為丞相,次年去世,張蒼繼任。張蒼曾對漢代統一音律、曆法和度量單位做出過貢獻,也算是一代名相。

  張蒼祖輩及父親都是身材矮小不足五尺的人,如果用古代“七尺男兒”的尺度衡量其祖輩的話,堪稱三等殘疾。張蒼為了改變家族的遺傳因子,就特別注意營養保健,他不飲酒,不食辛辣食物,偏好以人乳為食,他喜歡音律,擅長吹奏律管和唱歌,他樂觀灑脫、無憂無慮。最終他的努力還真的得以實現,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形象,還惠及子孫兩代。據史籍記載,他的兒子比他還高,孫子也六尺有餘。

  張蒼是一個相信科學的人,他對儒生雅士的主觀臆想不置可否。有一個叫公孫臣的人給皇帝上書說不久將有黃龍顯靈出現,皇帝讓張蒼審閱,張蒼認為不會有這樣的事就丟棄一邊,可是不久黃龍真的就出現了,公孫臣因而被提拔為博士受到重用,同時因張蒼舉薦人才有失,皇帝責備他,於是他告老退休。從此無官一身輕的張蒼一門心思搞起了養生,史籍載:“蒼之免相後,老,口中無齒,食乳,女子為乳母``````蒼百餘歲而卒。”因年老嘴裡沒有了牙齒,他便養了一百多位女人專門給他供養母乳,每天他都靠吃人的乳汁生活,而且他吃人乳還特別講究,“妻妾以百數,嘗孕者不復幸”凡是懷孕的他就不再親近。你看,這就不僅僅是吸食人乳了,最後,他活了100多歲才壽終正寢,這在當下也是少有的高壽。

  大詩人白居易有《寄盧少卿》詩單道此事,詩曰:

  張蒼何為者,染愛浩無際。

  妾媵填後房,竟壽百餘歲。

  蒼壽有何德?回夭有何辜?

  誰謂具聖體,不如肥瓠軀?

  相關資料介紹:

  張蒼***前256年-前152年***,西漢丞相,封北平侯,陽武縣***今河南省原陽縣***富寧集鄉張大夫寨村人。他生於戰國末年***公元前256年***,死於漢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戰國末期曾在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年,名況,字卿***的門下學習,與李斯、韓非等人是同門師兄弟。在秦朝時曾經當過御史。

  劉邦起義,他歸順了劉邦,西漢王朝建立之後,他先後擔任過代相、趙相等官職。因為他幫助劉邦清除燕王臧荼叛亂有功,被漢高祖晉封為北平侯,以後又遷升為計相、主計。漢文帝時灌嬰去世後接任丞相一職,漢文帝后元元年因政見不同而自動引退。主要門生為是洛陽人賈誼。

  張蒼校正《九章算術》,制定曆法,也是中國歷史上主張廢除肉刑的一位古代科學家。

  張蒼是陽武人,他非常喜歡圖書、樂律及曆法。在秦朝時,他曾擔任過御史,掌管宮中的各種文書檔案。後來因為犯罪,便逃跑回家了。等到沛公攻城略地經過陽武的時候,張蒼就以賓客的身份跟隨沛公攻打南陽。後來張蒼因為犯法應該斬首,脫下衣服,伏在刑具上時,身體又高又大,同時還有一身如同葫蘆籽一樣肥碩白皙的面板,湊巧被王陵看見,驚歎張蒼長得好。因此,王陵就向沛公說情,赦免了他的死罪。這樣,張蒼便跟隨沛公向西進入武關,到達咸陽。沛公被立為漢王,進入漢中,不久又還師平定三秦。

  陳餘打跑常山王張耳,張耳投歸漢王,漢王就任命張蒼為常山的郡守。又跟隨韓信攻打趙國,張蒼擒獲陳餘。趙地被平定之後,王任命張蒼為代國相國,防備邊境敵寇。不久,又被調任趙國相國,輔佑趙王張耳。張耳死後,輔佐趙王張敖。然後又調任代國相國,輔佑代王。燕王臧荼謀反時,高祖帶兵前去攻打,張蒼以代國相國的身份跟隨高祖攻打臧荼有功,在前201年***高祖六年***中被封為北平侯,食邑一千二百戶。

  後來,張蒼被升任為管理財政的計相。一個月之後,張蒼以列侯的爵位改任主計,他擔任這個職務達四年之久。此時蕭何擔任相國,而張蒼是從秦時就擔任柱下史,非常熟悉天下的圖書和各種簿籍,再加上他很精通計算、樂律和曆法,因此就命令他以列侯的爵位在相府辦公,負責管理各郡國交上來的會計帳簿。黥布謀反未成而逃跑,漢高祖就立他的兒子劉長作淮南王,命令張蒼為相國來輔佐他。十四年***應為十六年***之後,張蒼調任御史大夫。

  張蒼和絳侯周勃等人共同尊立代王為孝文皇帝。前176年***文帝四年***,丞相灌嬰去世,張蒼繼任為丞相。

  自從漢朝建立到孝文帝已有二十多年時間,當時正處在天下剛剛平定的時候,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都是軍人出身,而唯獨張蒼從擔任計相時起,就致力於探討、訂正音律和曆法的工作。因為高祖是在十月裡入關,滅秦到達霸上的,所以原來秦代以十月為一年開端的舊曆法依然沿襲。他又推求金、木、水、火、土五德運轉的情形,認為漢朝正值水德旺盛的時期,所以仍然像秦朝那樣崇尚黑色。

  張蒼還吹奏律管,調整樂調,使其合於五聲八音,以此推類其它,來制定律令。並且由此制定出各種器物的度量標準,以作為天下百工的規範。在他擔任丞相一職時期,終於把這一切都完成了。所以整個漢代研究音律曆法的學者,都師承張蒼。而張蒼這個人又本來就喜歡圖書,再加上他什麼書都讀,什麼學問都精通,而尤其擅長音律和曆法。

  張蒼對於曾經救過自己性命的王陵感恩戴德。王陵就是安國侯。等到張蒼當了高官之後,經常把王陵當作父親一般侍奉。王陵死後,張蒼已經是丞相了,但是每逢五天一休假的時候,總是先拜見王陵夫人,獻上美食之後,才敢回家。

  張蒼擔任丞相十幾年之後,魯國有個人叫公孫臣,他上書給皇帝,說漢朝屬於土德旺盛時期,其徵兆是不久將要有黃龍出現。皇帝下詔把此議交給張蒼審鑑,張蒼認為並非這樣,把這件事扔在了一邊。但是後來黃龍果然出現在天水郡的成紀縣,於是文帝就把公孫臣召到了朝廷,並任命他為博士,讓他負責草擬順應土德的歷法制度。同時,改定元年。丞相張蒼也就因此***被***貶斥,推說年過多病,不再上朝。張蒼曾保舉某人作中侯官,但這個人利用不正當手段大搞謀求自己私利的事,皇帝以此責備張蒼,張蒼就告病退職了。前後算起來,張蒼總共做了十五年的丞相才去職,在前152年***孝景帝前元五年***時去世,諡號為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