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體育課怎麼上

  體育活動這一概念對七歲左右剛入學的小朋友來講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因此,如何上好一年級體育課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今天小編就怎樣上好一年級體育課這個問題談談幾點看法。

  一、用啟蒙和誘導,使小朋友明確目的

  體育課有一些基本的課程目標:1.增進身體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但如果對七歲左右的兒童講大道理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本人採用了提問的形式,讓小朋友在討論中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創設的第一個問題:有誰能告訴老師體育課是做什麼的?創設的第二個問題:小朋友喜歡看體育比賽嗎?創設的第三個問題:在一段錄影後,小朋友,你們會這些運動嗎?懂得比賽規則嗎?在第一個問題後學生能輕鬆地回答:做操、跑步、做遊戲、鍛鍊身體等等;在第二個問題後學生能踴躍地回答:排球、乒乓、游泳、足球、籃球、跳水等等;在第三個問題後回答的學生就寥寥無幾了,但我看得出小朋友的好奇心被我調動起來了。這時我就向小朋友介紹體育課除了鍛鍊身體以外,還要學體育知識和本領***技術、技巧***。要大家像學語文、數學一樣,從頭學起,一點一滴地積累,一樣一樣地練習。我還告訴小朋友們今後還會遇到很多困難***如天氣寒冷、炎熱、活動中摔跤受傷了、看到有些體育活動心理害怕了等等***。小朋友們聽了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到這個時候小朋友對體育課有了一個基本概念。把握時機,我提了今後上體育課的三點要求:1.一切行動聽指揮、行動要迅速;2.不怕困難,堅持到底;3.穿運動鞋上課。

  二、用加強常規教育的方式對小朋友進行體育啟蒙教學

  體育課常常會受到場地、環境、氣候等因素的干擾,嚴格規範的體育課堂常規能激發學生的意志毅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控制力,幫助學生自覺主動地排除各類干擾,進而積極高效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小學低段的孩子剛剛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年齡幼小,他們與外界環境聯絡是第一訊號佔主要地位,而且興奮優於抑制,注意力又不能長時間專注於一種活動,他們對什麼都是是陌生但又好奇,因此,體育老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做好一年級課堂常規訓練,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明確體育課的特點和體育課存在某些危險因素,把常規教學滲透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根據小學低段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規律,反覆抓、反覆練。怎樣才能使符合教學需要的課堂常規很快為小朋友們所接受呢?首先,我從抓文明禮貌教育、整隊、衣鞋入手。

  ***一***抓文明禮貌。先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師生問好***課前說好、課後說再見,並要求集體擊掌後方能解散***。這樣的方式可以達到以下幾個目的:加強了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密切師生感情;強調了組織紀律性、培養了學生的良好作風。

  ***二***抓整隊。開學初上體育課要求學生能快而好地排成上課隊形。我採用了:“帶”、“比”、“練”的方法。

  “帶”,在老師的帶領下排成上課隊形,具體分三步完成:①第1、2節室外課,上課時先讓小朋友在教室內集中,我將他們分成四小組***男女各兩組***,分別將四小組編上動物的名稱,例如:小熊組、小老虎組、藍貓組、小鹿組,選出個小組組長***用動物的名稱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避免下次找不到位置***,然後按小組在教室走道上排好隊,要求排隊做到靜、齊、快,隨後在老師的帶領下到操場上。②固定排隊編號,讓小朋友記住自己是第幾號小動物,組長是誰?周邊是那些“小動物”。③2~3節課後,就可要求小朋友以後聽到上課鈴聲直接到操場上指定地點排隊。

  “比”,根據小朋友整隊的情況、衣鞋準備的情況進行以表揚為主的講評。由於小朋友爭強好勝,這樣他們對於老師提出的要求就會越做越好。

  “練”,通過講評,再讓小朋友進行反覆練習,這樣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教會他們師生問好、再見;整隊時立正、稍息、看齊、報數等基本的動作和要求***這裡還包括物色培養小幹部整隊、報告人數等練習***。當然,教學常規很多,應在教學中有機的結合,逐步深化和提高。

  ***三***抓上課的準備。首先教師要以身作則,衣著整潔上課,課前做好場地、器材的準備。對做得好的小朋友予以鼓勵,沒有做到的講清道理,主動與班主任老師或家長聯絡。

  三、用生動簡明的“口訣”時刻啟蒙和提醒孩子嚴守紀律,聽從指揮

  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力差,沒有自控能力,當課堂出現混亂、大聲喧譁時,老師口哨制止只能增加課堂的噪音,用語言制止會顯得蒼白無力,針對這些情況,我根據多年底段體育教學經驗,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口訣”暗示教學法,如:“口哨一響,馬上站好,老師先說,我們後講”、“腳跟靠,身站直,抬頭挺胸看老師”等等,在組織教學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當課堂聲音大時我只需輕輕吹下口哨,學生馬上就會應聲呼應,使吵雜的課堂馬上安靜下來,一般來說,搞好課堂紀律是我們組織體育教學的重要保證,是上好體育課的重要環節,除了加強學生遵守紀律的常規教學外,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學生愛學、會學。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而不是被動接受“灌輸的機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搞好課堂紀律的決定因素,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在老師的主導作用得以正常發揮和不斷髮展。

  ***二***要培養體育骨幹 培養體育骨幹,可以避免教師因過於忙碌而使課堂紀律鬆懈。要及時表揚骨幹學生提高他們在學生中的威信和號召力。從而更好地協助老師搞好課堂的組織工作。

  ***三***要注重教學層次***個體差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不同身體狀況,幫組他們制定不同的、符合實際的、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過去的“要我練”變成現在的“我要練”。這樣,各種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被調動起來了,課堂紀律很自然就會好起來。

  ***四***要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 例如:要求學生做到上課穿運動鞋;不帶危險品;集合動作迅速,做到快、靜、齊;不遲到、不早退;輪換要快;練習認真;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等,不但要提出要求,而且要講明道理:學生明白道理後,就會自覺遵守紀律。

  ***五***建立課堂的評比制度 在每節體育課的結束部分,對班級和小組用評比的方法進行小結,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也有助於學生遵守課堂秩序,加強紀律性。有時上甲班的體育課也可以把乙班體育課評比情況介紹一下,鼓勵先進,推動後進,為了集體的榮譽,學生彼此鼓勵互相監督,有助於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用寓教於樂、不斷更新的教法對小朋友進行體育啟蒙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