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士簡雍

  簡雍***生卒年不詳***,字憲和。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本姓耿,而幽州人將耿說成簡,便改為姓簡。漢末三國時劉備帳下謀士。他年少時便與劉備相識,後跟隨劉備奔走。常作為談客,往來使命,劉備圍成都時,簡雍勸說劉璋投降。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隨從周旋

  簡雍字憲和,是涿郡人。年少時與劉備很有交情,跟隨劉備四處奔走。公元201年***建安六年***,劉備至荊州,簡雍與麋竺、孫乾同任左從事中郎,常常擔任說客的職務。

  入說劉璋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劉備入益州,簡雍也同行,劉璋與他見面,十分喜歡簡雍。一年後,雙方決裂,戰事立即爆發。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劉備將劉璋圍於成都,簡雍被派去遊說劉璋投降,劉璋答應,並與簡雍同車出城投降。劉備定益州,論功行賞,拜簡雍為昭德,其待遇僅次於麋竺,與孫乾相同。

  優遊風議

  簡雍閒暇自得,高談闊論,性情倨傲,行為不檢,即使在劉備面前,也伸足側身,不注意行儀威嚴,只管自己舒適而已。除諸葛亮之外,與其他人在一起時,就一個人佔一張坐榻,手枕著脖子躺著與人講話,不為任何人所屈附。

  後世紀念

  今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出劉備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十四尊塑像,以紀念蜀漢一朝的文臣,稱文臣廊。簡雍塑像在其中排第二,塑於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十四文臣塑像排名依次是龐統、簡雍、呂凱、傅肜、費禕、董和、鄧芝、陳震、蔣琬、董允、秦宓、楊洪、馬良、程畿。

  關於墓葬

  據咸豐《簡州志 卷五 宦跡》介紹:“簡雍字憲和,《舊志》***指公元1793年乾隆《簡州志》***昭烈時以昭德守牛鞞縣,多方招輯,惠澤及人,士民賴之,因名山曰賴簡山,池曰賴簡池。”

  該志卷三地輿志記載:“賴簡山,在州東北五十里,下有賴簡池。”唐代《元和志》說:“簡州,隋置,簡州因賴簡池為名。”從這些史料看,簡雍對簡州、簡陽得名貢獻不小,是簡陽曆史上簡州開山第一官。

  簡陽市曾建有簡雍墓,但在修成渝公路時墓被夷為平地,墓前石人石獸被砸成碎石鋪了路基。現簡陽市有一條路叫“簡雍巷”。

  關於簡雍墓,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據說簡雍墓內有三道機關,棺為懸棺,墓道長數十米,寬約三米,內有油缸盛油作點長明燈用;墓內古兵器甚多,清末被一華姓盜賊光顧,破壞較大,墓碑也被打殘;民國二年由當時的縣政府出資作過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