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澳門的文章

  海風溫柔地掠過珠江口西南岸,美麗的澳門睜開惺忪的眼睛,與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遙遙相望。威嚴的古堡式炮臺和東方寂靜空靈的寺院,破舊不堪的碎石路與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澳門的短文章,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篇【1】

  我們從香港坐了噴射船來到了澳門,導遊帶我們直奔黑沙灘,據說:“黑沙灘是澳門獨有的,它的沙質奇特,由於海洋環境的原因,讓它的沙含有海底礦物質,所以黝黑.有腳氣的人,只要把腳埋在黑沙灘裡10到15分鐘,第二天早上,腳氣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我半信半疑,決定去試一下,我赤腳走在又黑又軟的沙子上,軟軟的,舒服極了,我又把腳埋了進去,這時,一個海浪打在我腳上,好涼快!

  隨後,我們又去了漁人碼頭。一路上,我們看見了3座跨海大橋,氣勢雄偉.進了門,我一眼就看到了仿造的白宮、唐城、布達拉宮……和根據神話故事建造的 阿拉丁堡壘……那裡的建築都栩栩如生…我們還遊覽了大三巴牌坊、媽祖閣。

  夜幕降臨了,小小的澳門竟然變得燈火輝煌,流光溢彩,成為了一座名副其實的“不夜城”!

  篇【2】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來到拱北海關,已經是中午11點多了。邊檢處20多條通道全部開放,還是不能及時讓潮水似的遊客及時過關,人龍一直排到大廳門口。很久沒有和這麼多人親密接觸了,前胸後背都被挎包緊緊貼著。排在我後面的人,撥出的氣弄得我的後脖梗麻酥酥的難受極了。幸虧人龍還能一步一步向前挪,眼看前面的人越來越少,焦慮的心情慢慢平復。40多分鐘後,終於輪到我了。邊檢員在我的通行證上蓋了個印,我被放行了。等我和朋友走近另一個大廳的時候,卻發現前面的人又擠成一堆:原來還要經過澳門方面的檢查。這次更擁擠,每個人都奮力排開別人向前擠。只要有一個能放下一隻腳的空隙,就會擠進一個人。我心跳加速,汗也下來了,還感到一陣陣的噁心。我後悔極了:今天來湊什麼熱鬧?但是,前面和後面的人一樣多,已經後無退路了,只好硬著頭皮跟著別人向前移。一個小時過去了,我的通行證上又蓋上一個章:這回是真的過關了。唉,我不能理解的邊檢。澳門的門真難進啊!

  走馬觀花,我們在澳門的大街小巷裡毫無目的亂竄,坐巴士或者步行。第一印象就是人多,尤其是在新葡京、新馬路、議事廳前廣場一直到大三巴牌坊的街道上。我們在街上走,根本沒有辦法停下腳步,不由自主地隨著人流向前進。外國人不少,一律高鼻深目,也不知是哪國人。他們打身邊走過時,我總會聞到濃郁的香水味兒,濃得嗆人,嗆得人頭暈。澳門的街道狹窄彎曲,順著地勢高低起伏,這是別的城市沒有的。行車線多是單行。有時車子在窄路上行使,旁邊就是石壁,石壁上聳立著樓房。開巴士的司機大佬駕駛技術了得,打方向盤打轉向燈踩油門踩剎車換擋,毫不手忙腳亂。少見多怪的我一次又一次用手捂住怦怦亂跳的心,另一隻手則攥出了一手心的汗。街道的岔路多,紅綠燈也多,車子剛剛起步,一拐彎又是一個路口,又遭遇紅燈,又要停下來等。滿街都是摩托車,也開得飛快。行人闖紅燈,大家見怪不怪,連外國人都入鄉隨俗,視紅綠燈為透明。不過,機動車倒是沒有闖紅燈的,或許有,只是我沒有遇到。澳門的中學生也穿校服,校服的款式跟內地差不多,也是運動服,也是那樣鬆鬆垮垮地掛在身上。澳門很多人的普通話都說得挺溜的,一般對話毫無困難,他們也很願意和遊客說普通話,聲音柔柔的輕輕的,聽起來是那麼舒服悅耳。金鋪的店員笑容可掬,服務態度好得讓我受寵若驚,覺得自己就是上帝了。麵包點心味道不錯,很特別,有很多種香料,我能辨別出的只有肉桂。

  今天是“五一”節假期,又是奧運火炬在澳門傳遞的前一天,所以活動特別多。舞龍的舞獅的,一隊隊打著大旗的,穿紅戴綠,敲鑼打鼓,穿街過巷,路人汽車都停下來給他們讓路。旅遊塔旁邊的廣場上舉行舞蹈比賽。高音喇叭播放出手風琴拉響的舞曲,一支支全是充滿異國風情的舞曲,少男少女們穿著我所不知哪國的民族服裝翩翩起舞,和天氣、氛圍都十分相宜。

  往澳門議事廳前的方向,一路可以看到不少歐洲特色的建築物。議事廳前的整個廣場都是由小石塊鋪成,街道也是小石塊的路面,黃的、灰白的、黑的。在議事廳到大三巴的一段路都是步行區,這裡是澳門最具特色的地方。古老的樓群經過修復粉飾,煥然一新。在這些漂亮的樓群中,我看見了一座兩層的小樓,門口上方三個鮮紅的大字:女媧廟。下面還有三個稍微小一點的紅字:雲巖觀。淡黃的牆,深褐色的百頁窗,牆面上有雨水沖刷後留下的痕跡。小樓顯得低矮破舊,感覺有點可憐兮兮的:女媧畢竟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宗啊。巴士站牌、路牌都是近乎黑的墨綠色,金色的文字十分醒目。路名拗口難念:亞美打利庇廬大馬路。我站在路牌下,抬起頭看著那些文字,每一個都認識,卻又覺得每一個都很陌生。我像小學生讀書似的一字一頓,希望能把路名念得順溜一些,可舌頭總是有點不聽使喚。

  我問一個老伯坐什麼車回海關。他告訴我,凡是到關閘的車都可以坐。還說,上車每人2?5元,兩人5元就夠了。這是個衣著乾淨整齊的老人,頭髮一絲不亂。他的細心和周到讓我不能忘懷。

  從過關到離開,我們在澳門只呆了5個多小時。因為擔心過關的時候被擠成印度薄餅,所以早早就往回趕。這次運氣不錯,僅僅花了20分鐘,就走過了兩道關。叫我後悔的是,沒有時間坐在澳門街頭各具特色的餐廳裡細細品嚐澳門的美食,也沒有時間到離島上走走,看更地道的澳門風景,我還忘了買一張澳門的旅遊地圖作紀念。幸虧澳門早就回歸,也算是咱家的旅遊聖地了,再去一次也不是什麼難事。

  因此我和朋友約定,下次,要找一個平常的日子,颳著小北風的有薄雲的日子,重遊澳門。

  篇【3】

  1999年的12月20日零點,永遠不忘那一刻,令人震驚。花團錦簇,每一個澳門的居民,心花怒放流下的每一滴眼淚,都飽含著澳門的居民感激而稚嫩的心,看那“盛世蓮花“,看那“世紀寶鼎”,都坐落在那塊曾經失而復得的寶地!

  當我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當我第一次領略這塊土地時,我被它深深吸引。雖說澳門的面積小,然而它卻在這有限的土地上,發揮了它獨有的價值!

  漫遊在燈火街頭

  下飛機時已經是夜幕降臨時分了。散步在市區一條最繁華的街道,也是澳門島上最繁華的購物街――新馬路。在97年迴歸前,澳門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在澳門隨處可各式各樣的葡式建築,然而這也算是澳門的一大特色吧。每一步精緻的雕刻,每一根柱子都安排得恰到好處,那別緻的花臺,每一種設計都那樣別有洞天,具有這西方獨有的風味特色。

  當我來回在這條街上,穿梭在人與人之間,心中懷著一顆新奇,靜謐的種子,在澳門的城市馬路間奔跑,或許在澳門旅遊必須懷有這樣的心態吧!

  當天空已經是夜幕降臨了,不知是什麼時候一輪新月以高高懸掛在天空了。也許是月亮,也許是街頭巷尾的燈火通明,已將天空照耀得不是那麼黑暗,反而如此的略顯湛藍,沒有一點雜色。腳散步於這乾淨而纖塵不染的街道,望著遠方一條迂迴的小道邊,屹立的每一幢建築。我的心――怡然的輕鬆,這樣的自由自在,這樣的每一種閒適都是前所未有的。

  置身於繁榮的娛樂都市,那家家閃著霓虹燈的商店,溫馨爛漫的咖啡館,走在時尚前沿的KFC,還有隻有在澳門才能品味的葡式蛋塔,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大山巴牌坊

  澳門的大山巴牌坊,應該算得上是遠遠有名的了。據資料上介紹:大山巴牌坊是聖保羅教堂的遺蹟,聖保羅教堂建於1637年,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然而1835年卻被一場大火燒燬,僅殘留了現在的部分,也就是天主大教堂的大門牌坊。那樣精妙絕倫的雕刻,樹造了美侖美奐的天主教。上面雕刻著偉大的聖母,神奇的天使。儘管是灰黑色的牆面,但每一個神聖偉大的聖母塑像,每一個神祕機靈的天使微笑都依稀的展現著濃郁的宗教氣氛。但由於它比較類似於中國傳統的牌坊,所以稱之為“大山巴牌坊”。

  站在大山巴的腳下,幻想著聖保羅大教堂,心裡默唸:“阿門,阿門”幸許上帝會接受你的祈禱,為你祝福。

  馬祖廟

  坐落於澳門南端,一座神祕古老的廟――馬祖廟。馬祖廟距今為止已有500多年曆史,是為紀念被信眾尊奉為海上保護女神的天后娘娘而建。馬祖廟以她那神祕的悠久歷史保佑著每一個澳門的居民,是澳門人民信仰度最大的神廟,同時也是澳門最大的神廟。馬祖在澳門人民的心中就是一個母親的形象,甚至在葡萄牙人登陸澳門島開始,這裡就被葡並以“媽閣”改為粵語 “馬交”也就是“MACAU” ――成為澳門的又一別稱。

  馬祖廟也同時是一座具有中國特色的古老建築,年年香火不絕。正所謂“日照香爐升紫煙”,一代蒼穹,悠悠藍天之下,只有這飛舞著紫色香菸,紫煙瀰漫,散撒在一片藍天,展現了馬祖閣與澳門人民的一派祥和……

  Enjoy good eating

  之前我有說過澳門居民多半都是葡國餐,所以在澳門隨處可見的就是葡式餐館。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一家叫“LORD STOW’S BAKERY――澳門安德魯V店。這家店不算大,但來往的人卻是絡繹不絕的。據當地人講,這家店已成為澳門的一大特色了,所有來過這裡的人,都會來到這裡享受這裡的美味――葡式蛋塔,據說只有這裡的蛋塔才是最正中,做好吃的。這家V店建與***間,傳言說這裡曾屢次來過一些有身份的人,甚至總統。一家溫馨的小屋裡裝滿了一個有一個可愛的蛋塔,進的人滿懷新奇,出的人得到永恆的滿足感!

  在澳門地城市一角有一家名叫“口岸葡國餐”的葡式餐。當我去的第一時間的第一印象就是“客流量大,食物可起來爽口”或許就是因

  1999年的12月20日零點,永遠不忘那一刻,令人震驚。花團錦簇,每一個澳門的居民,心花怒放流下的每一滴眼淚,都飽含著澳門的居民感激而稚嫩的心,看那“盛世蓮花“,看那“世紀寶鼎”,都坐落在那塊曾經失而復得的寶地!

  當我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當我第一次領略這塊土地時,我被它深深吸引。雖說澳門的面積小,然而它卻在這有限的土地上,發揮了它獨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