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民歌的簡介

  納西族歌謠,屬於短小民歌,有傳統古歌和隨編隨唱的即興歌,按內容可分為生產歌、風物歌、習俗歌、情歌、喜歌、苦歌、婚歌、輓歌、獵歌、牧歌、兒歌等。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納西族民歌的相關知識吧!

  納西族民歌的概述

  納西族的民間音樂形式主要包括納西古樂、東巴祭祀音樂、民歌和其他器樂等。民歌是先於一切音樂形式產生的聲樂載體,他對於其他民間音樂和專業音樂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的許多民間器樂曲,有一大部分是直接由民歌移植或改編而成的。在納西文化中,民歌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納西族的東巴祭祀音樂,其中有相當數量的曲調都是來源於納西民歌。因此,可以說,納西民歌是最貼近納西人民生活、情感的音樂形式之一。

  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維西、中甸、寧蒗、德欽和四川鹽邊、鹽源、木裡及西藏的芝康等縣。納西族原是中國西北古羌人的一個支系,大約在公元三世紀遷徙到麗江地區定居下來。早在一千多年前,納西族創造了這個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東巴象形文字和用這種文字寫成的東巴經。東巴象形文字,納西語叫做“森究魯究”,被中外學者譽為“納西族古代的百科全書”。1957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納西族民歌的歌曲分類

  納西族歌謠,主要分為傳統調和即興調兩大類。

  傳統調也叫大調,納西語叫“本底子”或“本子”。納西族民間長詩皆屬傳統調。即興調也叫小調,無固定的唱詞,望物起興,靈活多樣,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納西族廣闊的社會生活。納西族人民世世代代慣於用民歌表達自己的情感,寄託美好的願望,調子一般低沉哀怨,如泣如訴,但東部地區因受藏族民歌影響,調子比較奔放、粗獷。革命戰爭年代,出現了反映人民反抗鬥爭的《訴苦歌》、《反三徵歌》和歌頌革命軍隊的《賀龍敲石鼓》等慷慨激昂的民歌民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現了高亢、歡快的歌頌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新生活的新民歌。

  納西族民歌的藝術分析

  傳統納西族民歌甚似一部本民族“有聲歷史書”,它記錄了不同歷史時期納西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及風俗等社會風貌,體現著創造者的性格特徵。納西族人民不但在不同的社會發展程序中不斷創造著具有本民族特點的音樂文化,而且還引進、儲存和發展了其他民族和地方的音樂文化,有人將麗江讚譽為“活的音樂博物館”。納西族先民發自心靈的吟唱,其中承載的文化品格和豐厚的審美容量,絲毫不遜於凝聚著工業革命結晶的輝煌管絃大樂隊和巨集偉交響樂掩蓋的人類感情。

  隨著歷史程序的不斷演化,納西族的社會發展,經歷了奴隸制、封建領主制、封建地主制三大社會發展形態,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20世紀90年代後,旅遊業在麗江納西族地區飛速發展,成為納西人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橋樑。旅遊業和現代化為納西人帶來了經濟的騰飛、資訊的流動、文化的交流……使這個曾經“被遺忘的角落”,成為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和“人間天堂”。任何文化都是出於不斷的變遷過程中的,今天納西傳統文化所依存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都已改變。社會變遷程度的不同,文化變遷的程度也有所不同。麗江古城區、古城區邊的貴峰三元村以及還未經歷旅遊開發的玉龍縣塔城鄉下爬村三地傳統民歌傳承情況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通過上表的比較,我們不難看出納西傳統民歌的文化功能與傳承模式在社會文化變遷的影響下,具有以下幾個特徵:首先,現代化程度越高,傳統民歌的文化功能越少,娛樂審美功能越突出;傳承範圍越窄,幾乎只限於專業的從業人約;傳承模式越單一,有專業化、標準化的趨勢。其次,傳統民歌的文化功能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傳統民歌的傳承模式。諸如人生禮儀、宗教功能、交流表達等都是自然傳承的前提。如果在社群中,某一傳統民歌已經不具備這些功能,那麼很自然地它也不會再出現在這些特定的生活場合之中,當地人也就不可能通過簡單的聽和模仿而學會。因為這些文化功能比娛樂審美功能更強調當事人的參與性,參與對當事人來說具有一定文化的意義。而娛樂審美功能則比較容易通過欣賞達到,不要求當事人必須參與。例如:在東巴宮觀看納西民歌手的演唱,即使臺下的觀眾不唱,但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再如,在四方街觀看當地納西人的“打跳”,首先,麗江古城裡的“打跳”***包括三元村***已經從過去的邊唱邊跳變成了隨伴奏帶而起舞,即使遊客加人其中,也不過是跟著模仿舞步,傳統民歌無法自然傳承。再次,傳統民歌的文化功能影響著傳承物件及範圍,特別是人生禮儀、宗教功能、交流表達等幾大功能,都是自然傳承的前提條件,因此也極大地影響傳承物件及範圍。文化功能在社群中的作用越深入,傳承物件越基層、越廣泛;文化功能越多,傳承機會越多,傳承範圍也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