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地理世界氣候教案

  氣候是大氣物理特徵的長期平均狀態,它與氣溫不同它具有穩定性。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一、背景與意義分析
  本節課是前兩節氣溫和降水知識的概括綜合,也是前兩節知識的延伸與深化,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係,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探究意識,加強環境教育。
  二、學習與導學目標:
  1、知識積累與疏導:瞭解“氣候”的概念並能區別“氣候”和“天氣”,世界上主要氣候型別的分佈,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及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認知率達100%。
  2、技能掌握與指導:說出影響氣候的因素,學會收集有關氣候的資料,運用圖片、地圖、填表、觀察、比較、歸納總結、探究的方法獲取知識。利用率達100%。
  3、智慧提高與訓導:通過觀察圖片地圖中發現問題,共同探討,學會與老師合作、學生合作,能舉例說明氣候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互動率達100%。
  4、情意修煉與開導:如何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以及對氣候災害預防和減災。討論活躍熱烈又有序,提出問題、探究意識積極性高。投入率達95%。
  5、觀念確認與引導:認識氣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加強環境意識的教育。認同率100%。
  ***教學目標的分立表述,有利於教者全面考慮本課教學的思路,有利於課堂教學評估,但是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各教學目標之間是協同和合為一體的。***
  三、障礙與生成關注:
  對氣候影響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不容易準確分析各型別的氣候特徵及分佈。
  四、學程與導程活動: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探究活動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錄影:看幾幅不同氣候的景觀圖片
  2、教師:
  ⑴同學們是否去過或看到過這些地方?你能從畫面上感悟到是什麼氣候?
  ⑵同學們通過觀察,你們對氣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誰能描述我們南通的氣候特點嗎?
  ⑷誰能知道氣候與天氣有什麼不同?
  ***通過生動形象的畫片,讓學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出問題,學生相互討論交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才能形成教學問題場。***
  探究活動二:合作學習,分析圖表。
  1、學生:看世界氣候型別分佈圖。
  2、教師:設疑世界上有多少種氣候型別,各分佈在什麼範圍,比較各地的氣溫和降水有什麼特點?
  3、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圖表。
  4、學生:邊歸納總結邊填表。
  ***通過設疑,觀察,給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形成教學問題場與教學情景場的疊加,創設學生髮問討化,研究問題,通過歸納總結,給學生表達思維的機會,初步形成個體意境場。***
  探究活動三:分析因素,加深認識。
  錄影:觀看資料:⑴氣溫、降水量圖;⑵例項。
  教師:提問,比較各地氣候有何特點?說明原因。
  學生:小組討論、總結。
  教師:最後歸納,氣候受地形、緯度、海陸等因素的影響。
  ***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作用,探究發問,然後小組討論彙報,歸納總結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探究活動四:例項分析,鞏固提高。
  1、學生:從舉例、自身體驗出發,氣候對不同地方人們的生活、生產的影響。
  2、教師: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的思考活動題。
  ***學生在以上探究活動和例項的討論中初步形成個體意向場,初步達到了教學目標。***
  初一上地理世界氣候相關知識點:
  1、天氣的特徵是多變,氣候的特徵是穩定
  2、衛星雲圖中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雲雨區,白色越深,降水可能性越大,白色越淺,降水可能性越小
  3、天氣符號:識記天氣符號,特別注意霧、冰雹、雷雨、沙塵暴、霜凍、大雨、中雨、小雨、大雪、中雪、小雪等天氣符號
  4、畫有風尾和風旗的一方,即指示風的方向,風尾和風旗均畫在風杆的右側
  5、空氣質量Ⅰ級代表優,Ⅱ級代表良,Ⅲ級代表輕微汙染
  6、氣溫單位是攝氏度,用℃表示
  7、日平均氣溫=2點+8點+14點+20點氣溫之和除以4
  氣溫差=最高氣溫—最低氣溫
  8、一天當中,氣溫最高出現在14時***午後2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9、世界上最炎熱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極洲,除南極洲之外寒冷區域最大的大洲是亞洲,世界“雨極”***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最少的地方是南極洲
  10、世界年平均氣溫分佈規律
  ①從緯度位置看: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這是由於各地獲得太陽輻射量的多少不同造成的,低緯度地區獲得太陽輻射多,高緯度地區獲得太陽輻射少
  ②從海陸位置看:同緯度地區,海洋與陸地氣溫不相同。夏季,陸地氣溫高於海洋氣溫,冬季,陸地氣溫低於海洋氣溫;沿海地區溫差小,內陸地區溫差大。這是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陸地吸熱快、放熱快、海洋吸熱慢、放熱慢
  ③從海拔高度看:同緯度地區,海拔高處氣溫較周圍低。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氣溫下降0.6℃
  11、一年中,北半球7月氣溫最高,1月氣溫最低,南半球相反,海洋上最高月氣溫和最低月氣溫出現時間比陸地拖後一個月
  12、根據溫度判斷半球,溫度向北降低是北半球,溫度向南降低是南半球,判斷依據是由低緯向高緯氣溫逐漸降低
  13、降水形成的兩個基本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和凝結核;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
  14、三種主要降水型別及分佈
降水型別 分佈
對流雨 赤道附近
地形雨 山地迎風坡山坡處(迎風坡山腳,背風坡降水少,沿海背風坡降水也少)
鋒面雨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寒暖流交匯處)
>  15、降水包括雨、雪、冰雹;霧和霜不屬於降水
  16、測量降水量的儀器叫做雨量器
  17、世界年降水分佈規律
  ①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降水從赤道向兩季逐漸遞減
  ②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受來自海洋上的溼潤氣流影響,沿海地區降水多
  ③南北迴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及內陸地區降水很少,東岸降水較多
  18、分析氣候的兩個要素為氣溫和降水
  19、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分佈、地形地勢、人類活動
  兩緯度不同地區氣候差別受緯度位置影響
  一個沿海地區,一個內陸地區氣候差別受海陸分佈影響
  海拔不同地區、山地迎風坡與背風坡氣候差別受地形地勢影響
  全球氣候變暖、熱島效應、臭氧層空洞等與人類有關的氣候問題受人類活動影響
  20、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角度叫做太陽高度角,太陽直射點角度最大,為90°,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角度逐漸減小,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有規律的運動,太陽直射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直射點越靠近北迴歸線,北半球晝越長、夜越短,南半球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