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管理理念創新

  隨著我國民辦高校不斷的發展,其間越來越多的問題顯露出來,完善高校的財務管理制度要從開始。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討高校財務管理理念如何創新。

  

  1.加強財務前期管理謀劃,做好預算工作。面對上述問題,高校要樹立創新精神,對高校資金使用進行規範,優化資金配置也使財務管理的一大職能。首先要對高校資金的使用進行全面的瞭解,並將其合理的分配到各個專案中。分配資金時,應當優先考慮具有時效性以及建設新的專案,以及一些擴大招生急需資金的專案,確保正常教育教學工作順利的開展。其次是重視預算工作,在全面掌握了高校資金收入、支出等情況的基礎上,根據高校自身的發展編制合理的預算,並建立收支平衡的賬務賬目,對資金的使用加以記錄。最後,事業計劃作為制定綜合財務預算的主要依據,能夠有效的調節高校建設發展的方向。同時通過編制科學合理的綜合財務預算能夠防止高校出現短期投資的行為,並提高高校資金使用的效率,增加其財務管理的水平。

  2.完善高校的財務管理制度。由於民辦高校組成結構複雜,因此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時,會涉及到許多方面的因素,大大增加了財務管理的難度,同時由於環境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又進一步增加了財務工作的複雜性。面對這一情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擴大財務管理的範圍,並對財務人員的行為進行規範化,嚴格處理違反規定的情況,進而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堅實的保障。同時為了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高校應當建立專門的監察機構來對財務管理行為進行監督管理,從而防止財務管理中出現賬目不符,資金去向不明的情況,3.科學的規劃資金運作,把效益放在第一位。民辦企業在財務管理中應當通過梳理效益觀念,以此達到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同時與公辦高校相比,民辦企業的財務管理應當具備市場自我調節的作用,從而在於公辦高校競爭時,具有一定的優勢。此外,歸根究底,高校最主要的任務還是教書育人,想要更好的提高高校的效益,還得從教育方面入手。簡單來說,一個高校培養人才所耗費的資金,才是高校資金使用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有效的方法以最少的資金培養更多的人才,進而實現高校效益的增加。而具體的操作方法還要依靠高校管理人員。高校管理人員應當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編制具有創造性,創新性的培養方案,在教育中找到一條屬於自身高效發展的道路。

  高校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1.資金的運用缺乏合理的謀劃。預算作為民辦高校財務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預算編制的是否合理,能夠影響著高校一年內資金執行的情況,可以說預算工作是高校發展重要的指路燈,同時也是高校後期資金運作的核心所在,因此高校應當做好預算工作,能為其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就目前我國民辦高校發展的實際情況而言,大多數民辦高校對於預算工作並不重視。同時在編制預算過程中,常常出現具體專案模糊,關鍵數字模稜兩可等現象。此外,高校並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並沒有對其進行全方面的管理,導致預算缺乏科學性以及有效性。

  2.盲目投資,過度擴大,造成債務繁重。隨著我國對高校教育越來越重視,政府開始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持教育的發展,並通過一系列措施積極推動我國高校的發展,而民辦高校在此背景下,也逐漸開始發展起來。然而隨著國家資金的投入,我國高校開始推動自身的發展,目前我國各個高校興起了新建擴建的風氣,無論是民辦高校還是公辦高校都開始通過貸款的形式進行土地購置,開始建立新的宿舍以及新的教學區,進而導致資金的投入量大大增加。然而隨著資金使用量的增加,高校的資金收入方式已滿足高校發展資金的需求,導致各大高校開始揹負巨大的負債。但是由於政府對於高校發展的大力支援,因此高校領導人開始對學校進行盲目建設,對財務問題漠不關心,常常做一些形象工程,導致大量建設資金的流失。

  3.高校資金運作效率低下,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就目前我國民辦高校發展的現狀來看,其內部財務管理模式一般採用“統一領導、集中管理”“一級核算、二級核算”的集中管理模式,資金統一由校級財務部門管理以及審批。民辦高校同樣由教育局進行管理,與公辦高校管理模式相同,民辦高校依然受到過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在進行活動時由於財務管理權力過於集中,從而導致經濟活動缺乏靈活性和自我調節性,大大降低了民辦高校資金的使用效率。此外,民辦高校雖然由社會資源以及個人資產形成,但是隨著我國對高等教育普及力度不斷的提高,積極推動民辦高校的發展,因此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以發展民辦高校。在政府大力支援的背景下,民辦企業的領導人對高校負債問題並不關心,將高校管理重點集中在如何建設高校方面,財務管理意識淡薄,進而導致一部分高校辦學資金緊缺的問題出現。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地方,其人才優勢是其他單位無法比擬的,然而由於體制的限制,不但沒有將高校自身的優點發揮出來,同時還大大制約了我國高校的良好發展。

  4.財務管理體制不合理不完善。高校想要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只有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作為其堅強的後盾,才能規範高校資金使用的行為。然而在我國大多數民辦高校中,並沒有建立健全有效的機制進行財務管理,同時上級財務管理機構與下級學院財務處之間存在著責任不明確,管理不規範,協調困難等諸多問題,導致高校資金流動緩慢且混亂。同時,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體系,因此無法規範學校的採購行為。例如高校在採購日常用品時,會出現報銷金額遠遠高於實際採購金額的現象,從而導致高校資金大量的流失,對高校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此外,高校實行的財務管理模式權利過於集中,缺乏靈活性和可調節性,導致高校的資本運作無法滿足市場經濟的發展,與時代的腳步脫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