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

  導學案對於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學習的學生來說,應該是一條容易通過的學習之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全冊教案

  第一課、一起長大的玩具

  第二課 捅馬蜂窩

  第3課 海鷗喬那坦

  第4課 只要翻過那座山

  第5課 望天樹

  第六課 《詩兩首》

  第七課 短文兩篇 《蟈蟈》、《空山鳥語》

  第八課 故鄉的桂花雨

  第九課 羚羊木雕

  第10課 最後一片藤葉

  第11課 《理想》

  第12課 袁隆平的“尋夢園”

  第13課、《航天女英雄》

  第14課、《體育頌》

  第15課 長城萬里行

  第16課 《你一定會聽見的》

  第17課 牧鵝散記

  第18課 蒙娜麗莎的微笑揭祕

  第19課 《尼斯湖怪被抓住啦?》

  第20課 寫在雪地上的書

  第21課 《獵狐》

  第22課 《兩小兒辯日》

  第23課 梟逢鳩、穿井得人

  第24課 晏子故事兩篇

  第25課 《世說新語》兩則

  第26課 蜀鄙二僧

  第27課 河中石獸

  第28課 木蘭詩

  ***二***

  第一課、一起長大的玩具

  【教學構想】 玩具是孩子們喜歡的東西,許多人成年之後對玩具仍然情有獨鍾久久不能忘懷,那麼玩具已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玩具,而是演化為一段難忘的經歷,一段難以割捨的情感,一段縈繞於心的感悟。《一起長大的玩具》就是這樣一篇有著豐富內涵的文章。

  解讀此文,理解作者為什麼對兒時的玩具具有著如此情緒的原因是關鍵。

  1.童真、童趣 天真、無邪、單純、熱情、好奇、無憂無慮、快樂是人的一生最留戀的情感。在孩子們的眼裡,過節是快樂的,玩耍是快樂的,有玩具是快樂的,而能夠親手做一樣自己頗為自得的玩具更是樂在其中。豬蹄兒燈的樂趣在於製作。首先是製作的材料來之不易。只有過節才殺豬,殺豬才會有豬蹄兒殼和豬油,盼望、興致勃勃、覬覦、死乞白賴獲取的過程和心理表現出了孩子們的童真、童趣。其次是製作。要棉捻、找高粱稈,裹、劈、夾緊則表現出孩子們的專注、熟練和興奮。最後是結果。提著自己親手做的比別人都照得遠的燈,那種不加掩飾的成就感,那種自得和驕傲確實感染人。抽陀螺的樂趣在於抽打中的征服性和進攻性。“你必須一下一下地去抽打,稍一怠慢,它就會停轉歪倒”“常常是揚鞭猛抽一下,讓自己的陀螺以極快轉速去撞擊別人的陀螺”,孩子的好勝性格,那種快感和滿足在陀螺滴溜滴溜轉中盡情地表現了出來。再看兔兒爺。兔兒爺給孩子們的是親切、溫順、可愛,尤其是兔兒爺身上的童話色彩。“溫順的性格”觸發了孩子們的溫情,而其童話色彩則引發了孩子們的浪漫遐想,能夠“刮打刮打嘴的”兔兒爺則以它的生動激發了孩子們的喜愛。豬蹄兒燈、陀螺、兔兒爺這類玩具所以能夠留下深刻的記憶,與它所引發的童真、童趣的情感體驗有著密切的關係。

  2.思考、感悟 玩具總是伴隨著遊戲留在記憶裡,這其中不僅僅是情感的體驗,同時也有一種深深的感悟。你看,“最值得驕傲的事,我們的燈是自己做的”,自己動手創造的東西最有價值,不是在製作和結果中感悟到了麼?“一說抽漢奸,我們的鞭子抽得更響,更有力,把那些投敵賣國者視作陀螺,一鞭一鞭抽得它在冰上團團轉,很是解氣。”強烈的民族感情不是在孩子們的心中油然而生麼?兔兒爺的溫情讓孩子們知道了溫情最美,兔兒爺的童話色彩不是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我們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和豐富多彩麼?由此可見,有感悟才會有深深的記憶。

  3.豐厚的文化背景 對作者凝聚在玩具上的情感有了一定的體會之後,不妨將視線透過玩具投向更廣闊的時間和空間,你會有一種新的感悟。中國民族大年三十傳統燈會,中秋節拜月的習俗,從小小的玩具上折射出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反映出了中國人的智慧和才華。文章的語言樸實、生動,從生活中提煉出的具有孩子特點的語言感情色彩濃郁,為學生學習語言提供了很好的範例。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中學生,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各種新的觀念,新的事物讓他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多讀一點像《一起長大的玩具》這樣的文章,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感受一下別人童年的經歷,想一想自己的經歷,就能夠多一點熱情,多一點冷靜。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重視基礎的訓練。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習圈點批註的方法。 3.將閱讀與自我評價相結合,使閱讀成為學生思想、情感的一種需要。 4.通過與作者的對話,展開豐富的想象,體會文章語言的深意,進而理解文章豐富的思想內涵。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豐富的思想內涵。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良好閱讀方法對理解文章內容所起的作用。

  [教學安排] 講,講講自己喜愛的玩具並作出喜愛的原因。 說,說說三篇文章所記敘的內容及作者喜歡玩具的原因? 想,想想作者為什麼到了成年還不能忘記兒時的這一段經歷?使作者魂牽夢繞的到底是什麼? 評,評評不同時代的玩具,評評不同時代的孩子。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1.匯入新課

  教師提問:如果你這時走入大商場,你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哪?你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最喜歡的禮物是什麼?你能描述一下現在玩具的特點麼?

  2.學生回答。

  學情估計:①能說出自己喜歡的玩具。②超出了玩具的範圍,擴大成自己喜歡的東西,如唱碟等。③能說出自己喜歡的玩具,但不能傳達出自己的情感。④能夠對玩具進行描述,體現出現在玩具的特點並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教師應對的辦法:①要求說出為什麼喜歡的原因,告訴學生表達應有理有據。②明確玩具的概念:專供兒童玩的東西。如唱碟、遊戲軟體就不是玩具。③提示學生:你是如何對待玩具的?玩具使你的心情如何?幫助學生傳達出對玩具的感情。④提示學生:你的玩具有什麼特點?你能描述出玩具的可愛麼?你對玩具的樣式、功能、特點、種類有怎樣的看法?以幫助學生清楚的表達。

  3.朗讀課文,落實基礎。

  自由朗讀***要求用符號在不認識的字或讀不準的字旁邊做記號,然後查字典正音。*** 抽查朗讀***檢查落實。如:覬覦、慷慨、泥塑、拂、削、遐想、甲冑、拽、怠慢、死乞白賴*** 示範朗讀***學生範讀文章或段落。提示學生從讀音、停頓、語氣、快慢等方面來感受。***

  4.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提問:朗讀了課文,你能告訴我作者都寫了些什麼?

  學情估計:《豬蹄兒燈》、《抽陀螺》有記敘的事情,又有標題提示,所以概括起來較容易。而《兔兒爺》沒有相對集中的事件,所以把握內容難一些。

  應對的辦法:提示學生扣住標題思考,文章的內容一定是寫兔兒爺,再關注文中的關鍵語句,第二自然段中“最引起我們孩子家興趣的,就數泥塑兔兒爺了”領起了下文幾個段落。而第五自然段“對兔兒爺的喜愛,除了源於對生活中真實的小白兔的溫情外,還由於兔兒爺多了幾分童話色彩。”一句概括了這幾段的內容。經整合由此推出《兔兒爺》一文的內容是寫兔兒爺因其溫情和外觀造型的童話色彩引起我們濃厚的興趣。 明確文章內容:①自己製作豬蹄兒燈。②抽陀螺。③兔兒爺因溫情和外觀造型的童話色彩引起我們濃厚的興趣。 ④再讀課文,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

  提問:在瞭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你覺得作者傾注情感最多,最值得我們去揣摩、思考的內容是什麼?你能不能用三個詞體現出這一重點內容? 自己製作豬蹄兒燈***過程*** 抽陀螺***感覺*** 兔兒爺因其溫情和外觀造型的童話色彩引起了我們濃厚了興趣***原因*** 根據重點提示仔細研讀相關內容以這樣的句子“我喜歡……是因為……”回答出作者喜歡這三樣玩具的原因。 明確:①我們喜歡豬蹄兒燈,是因為豬蹄兒燈是自己製作的,照得比別的燈遠,它讓我們很驕傲。②喜歡抽陀螺,是因為抽陀螺的感覺很刺激,很解氣。③喜歡兔兒爺,是因為兔兒爺很溫情,而且有著能引起我們遐想的外觀造型。 第二課時 1.課堂活動:實話實說。話題:你喜歡豬蹄兒燈、陀螺、兔兒爺這一類過去的玩具嗎? 四人小組討論,要求暢所欲言,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學情估計:①認為這些玩具很土,不起眼。不喜歡。②沒有現在玩具的益智功能,沒意思。不喜歡。③抽陀螺還有點意思,人與陀螺較勁,比較喜歡。

  2.課堂討論 問題:大家都覺得很土、不起眼的玩具,作者到了成年仍難以忘懷。想一想,使作者魂牽夢繞的到底是什麼? 提示:可運用圈點勾畫的方法研讀文字,在具體的事件和情境中探尋作者的思想軌跡,在字裡行間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式:就感興趣的文章自由結合成小組,每一小組要有探究的結論,並能夠依據文字內容進行簡要的分析。在交流過程中你可以贊同,可以補充,也可以反對。 可有以下結論:①製作豬蹄兒燈熱情和執著讓作者難忘,那是多麼真摯的一種情感。

  ②在製作中讓作者體驗到了只有自己的勞動和創造才能真正享受到快樂,感到驕傲。③豬蹄兒燈乃人們的創造,因地制宜的創造,多麼讓人佩服的聰明才智。④不僅是豬蹄兒燈,還有那年三十的燈會上的多姿多彩的燈,不也傳達出我們民族璀璨的文化嗎?你難道不油然而生一種民族自豪感嗎?⑤抽陀螺的刺激不體現出一種不服輸的勁頭嗎?⑥抽陀螺,抽漢奸,多麼鮮明的讓人感動的民族感情。⑦在冰上抽打陀螺時的情景,多麼美的一幅圖畫。

  ⑧對兔兒爺的喜愛緣自於兔兒爺的溫情,善良的心境讓人留戀。⑨兔兒爺的創造體現了人們的聰明才智。⑩大人們拜月,孩子們拜兔,多麼吸引人的童真童趣。等等。 師生共同小結:是什麼讓作者魂牽夢繞?是真摯鮮明的情感,是純潔的內心,是水晶般的童真童趣,是成長的感悟,是中國燦爛的文化。

  3.閱讀後反思 評一評不同時代的玩具,不同時代的孩子。 學生課堂交流。***此交流應具有開放性的特點。*** 提示評議的角度:①不同時代的玩具有不同的特點,你如何評價?②玩具對孩子的教育和開發有沒有作用?③過去的孩子與現在的孩子有什麼不同?④如何評價過去的孩子?在他們身上有沒有讓現代的孩子感到不如的? 教師小結:閱讀讓我們的情感發生了變化,交流又使我們思想得以昇華。對那些土氣,不起眼的玩具有了新的感悟,又促使自己對童年時光有關玩具的回憶、思考。玩具不僅是玩具,當它進入到我們的生活,就演變為一種經歷,一種情感,一種思想,一種文化,一種歷史,它伴隨著我們成長,所以作者說是一起長大的玩具。 4.作業 以“我和玩具”為題寫一篇文章。

  ***三***

  第二課 捅馬蜂窩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心情變化的過程,品味語言。 2、在閱讀實踐中產生不傷害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 教學重點:體會關鍵詞語的含義,理解“我”思想感情變化。 教學難點:瞭解課文內容,產生不傷害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歸納內容,回憶認知。***提速*** 1、出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31課,齊讀課題,這篇文章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2、回憶課文內容,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板書:前、中、後*** 二、牽出情線,初步感悟***迴文讀書,引出好奇*** ***一***瀏覽全文,找出感情句子。 1、隨著事件的發展,作者的情感有什麼變化,翻開書,自由讀文,畫出描寫作者感情詞語的句子。 2、能不能用你的讀來告訴大家,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你聽出作者的什麼心情?畫一畫核心詞語。 3、老師適時板書:渴望、驚呆、驚恐稍定、沉重、舒心 過渡:你們看,作者從一件捅馬蜂窩的事情中,有這麼多心情的體驗,我們先來看看他首先出現的“渴望”

  ***二***體會“渴望”,激情朗讀。 1、出示第一次情感變化的句子,學生再讀讀。 我站在一旁,心裡卻湧出一種捅馬蜂窩的強烈渴望。那多有趣! 2、馬蜂窩什麼樣子?讀文填空:“這裡,******要屬爺爺窗簷下的馬蜂窩了,好像******。” 3、想一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淘氣、好奇 4、體會朗讀:“我站在一旁,心裡卻湧出一種捅馬蜂窩的強烈渴望。那多有趣!” 過渡:這一捅下可壞了,出大事了,什麼事呢?讀讀文章,找找與“驚呆有關的句子”

  三、深入領悟,品味詞句。***挖掘詞句,以讀悟情*** ***一***、自讀自悟,品味含義。 1、指導理解“驚呆” 2、找一找與它密切聯絡的句子,自己讀一讀。 ***二***、體會詞語: 1、去掉這些詞語行不行,為什麼? 2、你喜歡那個詞語,為什麼?這種感情還能從哪看出來? 3、讀一讀,體會感情。 ***三***、朗讀: ***四***、不顧一切: 1、不顧什麼?***一切指什麼?為什麼?*** 2、連命都不要了,為什麼呀?書上原文又是怎樣說的? “你毀了它的家,它當然不肯饒你。它要拼命的!” 3、書上還有表達它“不顧一切”意思的詞語,自己找一找。聯絡上下文,尋找近義詞。 4、讀這句話,想一想,我們要讀出什麼語氣? 5、什麼樣的氣勢與架勢。

  6、這是一隻的馬蜂。學生填空。 過渡:你看作者從一個拼命,發掘出多少富有激情,富有魅力的詞句來。真是值得我們學習。 作者由於強烈的好奇,引發了一個衝動,結果被馬蜂蜇了,事隔多日,作者的傷好了,他驚恐稍定,但心情沉重了,這是為什麼呢? 四、讀中感悟,昇華主題***辨析詞義,體會心情*** ***一***配樂合讀15段 ***二***這是一隻充滿激情和勇氣的馬蜂,卻因我而! ***三***因此作者說: 我面對這壯烈犧牲的小飛蟲的屍體,似乎有種罪孽感沉重地壓在我心上。我真希望****** ***四***朗讀、感悟 ***五***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 盼望希望渴望失望 那窩馬蜂呢,無家可歸的一群呢,它們還會不會回來重建家園? 一年過去了,我天天******…… 馬蜂卻沒有來; 轉年開春,當我看到有兩隻馬蜂在窗簷下轉了轉時,不禁心中充滿了******,它又飛走了。 空空又是一年;我心中******極了。 第三年,風和日麗之時,我******它們能回來。

  ***五***、主題昇華 過渡:你們看,作者的心情被描寫得多具體呀!從盼望馬蜂歸來到彷彿看到了希望,接著又是大失所望,在結尾,作者的渴望,似乎打動了馬蜂,它們又回來了。望著這一切,作者按下決心,他說:“不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 1、出示:不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 2、思考:從題目來看更應該是不再做一件傷害馬蜂的的事,那怎麼作者又說是:不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小組討論 總結:每一隻馬蜂都是富有激情的生命,來到世間的生命都有無限的生機,人與人要和睦相處,才能有和諧的關係。 過渡:作者從生活中一件難忘的事情,悟出這個道理,希望大家記住文章,記住與旁人和諧相處。

  五、重換題目,育人訓練。***迴文讀書,深入理解*** 1、請你自己讀書,想一想,這篇文章,作者主要寫了“捅馬蜂窩”這件事,想一想,我們還能不能在環幾個其他的題目呢? 發生在我家後院的事難忘的教訓難忘的一件事我和他們童年趣事 2、趣:什麼有趣?捅馬蜂窩無家可歸被蜇三年才來 “趣”:經事明理人生回憶馬蜂可愛的家 六、品味詞句,動筆書寫 這篇文章中又許多優美的詞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自己再讀一讀這些詞句,然後再動筆抄一抄。 七、板書: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