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行志願的投檔錄取規則

  高考平行志願是近年來在各地廣泛實行的一種志願填報方式,大家需要先清楚地認識它,才能從中找到最佳決策方略。平行志願該怎麼填?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平行志願錄取規則:

  平行志願就是在同一個志願順序上設定了兩個以上***含***的並列院校志願。

  平行志願的主要特點:一是強化了分數的作用,大大減少了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現象;與此同時,低分考生僥倖高就的機會幾乎沒有了。二是降低了院校錄取資料的年度波動幅度,出現“大小年”現象的機率小了。三是院校錄取分數區間扁平化了,即最高錄取分與最低錄取分的差值小了。四是增加了考生第一志願的錄取概率,降低了志願填報難度和報考風險。

  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

  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與單個志願的投檔規則不一樣,目前各省大都是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投檔,即誰的分數高,在平行志願投檔時就佔有優勢,優先投檔。

  投檔時,計算機投檔系統將嚴格按照考生的特徵成績***高考***微博***分數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到低順序逐個檢索、投檔。

  相同分數投檔

  當考生總分相同時,分別比較各科分數。如山東:文史類按照語文、綜合1、數學、外語、基本能力的順序,理工類按照數學、綜合2、語文、外語、基本能力的順序,依次比對單科成績,成績高者位次在前。

  考生投檔分及各單科成績均相同時,比對隨機碼,隨機碼小的位次在前。隨機碼在高考前由計算機生成。

  投檔過程舉例

  山東每個批次設定了6個平行的第一志願院校,其具體投檔過程如下。

  當檢索到某個考生時,再依次檢索該考生所填報的A、B、C、D、E、F六個院校志願。 只要被檢索的6所院校中一經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由高校決定錄取與否及所錄取的專業。如該生填報的志願經檢索後均不符合投檔條件,則無法被投出,此時該生已經享受了本批次平行院校志願的檢索、投檔機會,系統將進行下一個考生的檢索、投檔過程。

  假設今年全省文史類前60名填報的志願相同,而且假設這6所院校在山東投放的招生計劃都是10人,調檔比例均為100%。很顯然,將會形成如下錄取結果***見表7***。

  平行志願投檔錄取過程舉例

>

  如果第61名也與前60名填報的一樣,將會出現什麼結果?顯見,他所填報的6所院校,此前都已經完成招生計劃,沒有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可投,計算機投檔系統將順序檢索下一名***即第62名***考生所填報的志願。第61名只能等待徵集志願再填報了。

  相同院校志願投檔

  如果若干考生報了同一所院校,無論他們將這所院校分別填在了平行志願的哪個序號,誰的分數高,誰的位次靠前,誰就優先投檔!假如第61名將南開大學填報在序號A的位置,第61名也不會投檔到南開大學。

  志願特例介紹

  假設全省文史類第1名只填報了1所院校——北京大學,並且將其填在了序號F的位置***如表8***,他也會如願錄取到北京大學。因為他是第一個被檢索的考生,而且志願表中有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北京大學。這是舉例說明用的例子,實際填報時千萬年不能這麼填,一定要填滿6所院校,不能有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