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個性化閱讀論文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很多樣的,記得好多位著名教育專家都曾經說過:“教學有方,但教無定方。”至於選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是有很好的促進和提高作用的。如何做到個性化閱讀呢?我覺得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自主閱讀,體會文字內容

  文字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橋樑,在這座橋樑上教師和學生針對文字進行互通有無的閱讀活動。但同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和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主閱讀。因為語言是情感的載體,只有深刻地理解語言文字,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我叫學生初讀課文,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圈畫,然後請學生自由談一談你與課文對話後的感悟,最後又讀課文,要求結合同學對文章的感悟再用心來讀讀課文,看看自己對課文言語的感悟是否加深一些,讓學生提出自己還不理解的語句。此環節是在沒有接受老師任何點撥的情況下,學生直接觸控感受文字,自由探索的言語實踐活動。初讀課文後,學生又根據學習夥伴間的交流情況再讀課文,能提升自己獨特感受。學生感悟時,所關注的物件包括言語所含的作者的情思,還有學生個體自身的情思。因而,同樣讀一篇文章,就有了“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效應。

  二、情境閱讀,體驗文字情感

  體驗性閱讀其實是讓學生進入情景,深切體味蘊含於語言文字中的情感,與文字對話、與人物交流,促使學生與文中人物走到一起,想到一塊,以產生心靈共振,情感共鳴。教學《葡萄溝》一課,我先播放一段有著濃郁新疆風情的歌曲,然後深情地敘述:在金色的九月,我們踏上了開往葡萄溝的旅遊客車。啊,一陣涼爽的秋風吹來,讓我們覺得心曠神怡;一陣動聽的新疆音樂響起,讓我們彷彿聞到了葡萄的芳香。然後,我拿起小喇叭,誦讀課文第一段。之後我說:“聽了介紹,你聽懂了什麼?”學生們舉手發言。我說:“你們想去嗎?願意做小導遊來試一試嗎?”於是學生有滋有味、像小導遊一樣朗讀課文第一段。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的體驗,而這種體驗在此時讓學生通過動情的朗讀,激情的背誦表現出來也就顯得韻味十足了,因為,當學生獨特體驗被充分尊重後,學生就會飽嘗個性思想被肯定的快樂,從而調動自主的意識,在多元化的解讀中張揚個性,完善人格。

  三、換位閱讀,品味文字的內涵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探索寓意,須啟用儲存的與課文相匹配的相似塊,引導學生憑藉聯想、想象,將語言文字還原成語言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去觸控,去感受,從而變抽象的語言感知為具體的形象感受。如教學《灰雀》一課,我說:列寧愛鳥,孩子也愛鳥,但愛的方式卻不盡相同。那隻胸脯深紅的灰雀回來後,怎樣向夥伴們敘述自己在小男孩家的經歷?此時,你們就是那隻灰雀,說說你們的經歷吧。於是,學生通過讀說,自己去發現,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通過合作中的感悟,在探索中學習,感悟作品深意,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愛”的含義,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意識。 當然,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情形還有很多,我們教師在教學上應確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地位,兗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將教學目的轉化為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主體的內在需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感受和理解,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體現學生學習的個性化行為。

  四、有效閱讀 提升文字實效

  在一般閱讀課文的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按照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最後由教師“點撥引導”的閱讀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就是讓學生先把課文“讀一讀”,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能發現問題,做到整體感知課文所要表達的一個大概意思是什麼;然後讓學生“想一想”作者寫這些內容的目的是什麼;再“議一議”,不僅要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還要“議一議”你對哪些問題或哪個句段、人物、環節感興趣,感興趣的原因是什麼?最後教師針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撥、引導,使學生不僅能解決課文中的問題,而且有一個明確的閱讀思路,掌握了這種閱讀方法,學生對閱讀課文的理解會感覺輕鬆許多。以前那種教師滿堂講、滿堂問的注入式教學方法需要幾課時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只需一課時學生就能輕鬆駕馭。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感到閱讀量的不足,因此,他們的閱讀內容就會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他們需要從課外讀物中獲得閱讀知識,汲取豐富的閱讀營養。

  總之,閱讀教學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勞動,教師如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何從單純的字詞句的教學走向段篇的教學,注重從學生的閱讀能力入手,閱讀方法的選擇是很重要、也是很有效的。反之,如果你的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生,就會造成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沒有提高,反而阻礙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因此,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

  篇二

  提倡個性化閱讀,不僅僅是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價值觀的取向。在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決不能因學生個性的自由釋放而迷失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本性;而應該讓學生自讀自悟,積極主動地思考,尋求問題的答案,通過個性化的思考、個性化的選擇、個性化的質疑、個性化的積累、個性化的表達,使“個性”在閱讀教學中得到張揚。本文結合課堂教學中個性化閱讀的實踐,從以下三個方面談了談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

  一、創設寬鬆民主的個性化閱讀氛圍

  學生是千差萬別的,他們有著獨特的生活經歷、不同的興趣愛好、有別於他人的思維方式,教師的“統一要求”、“標準答案”往往會扼殺學生的個性。課堂上,我常以“老師喜歡聽到不同的回答”、“誰還有不同的想法”,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於是,在我的課堂上也常常能聽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回答。此外,我還鼓勵學生敢於向教師、向教材“挑戰”,敢於不唯書、不唯師。對於學生的“挑戰”,只要他們言之有理,我都能虛心接受。課堂上,我還給予了學生更多的“言論自由”,放手讓學生“我口說我心”,暢所欲言,表達真情實感;引導學生“三個一群,兩個一夥”,展開討論,討論的過程是思考的過程,更是思維碰撞、迸發智慧火花的過程;鼓勵學生“脣槍舌劍”展開辯論,辯論中,他們彼此互相傾聽、互相闡述,不斷展現自我、張揚個性,不斷接納別人,實現自我超越。此外,對於學生的“插話”、“搶答”,我總能欣然接受,因為“插話”、“搶答”留住了稍縱即逝的靈感,更讓學生的個性思維得到了解放。總之,寬鬆民主的課堂氛圍是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前提,教師要努力創設這樣的氛圍。

  二、尊重差異,鼓勵自主閱讀

  1.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由於每個學生的個性氣質、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各不相同,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從而使他們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促進其個性化的發展。一些寫景的課文,往往採用“並列式”的結構,如果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先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主學習,再進行全班交流,非但不會影響教學效果,反而會讓學生變教師的“要我學”為發自內心的“我要學”。 例如在學習《廬山的雲霧》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先進行學習,大多數男生選擇的是“廬山的雲霧瞬息萬變”這一部分,而女生選擇的則是“廬山的雲霧千姿百態”這一部分。因為尊重了學生們的意願,課堂上,他們個個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2.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有自己最擅長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理解和感悟課文。例如在教學《燕子》這課時,我就嘗試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學生們所採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有的學生輕聲朗讀,邊讀邊思考;有的快速默讀,邊讀邊旁註;還有的分小組合作學習……儘管採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對學生來說卻都是行之有效的。

  三、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1.尊重多元解讀。閱讀個體由於認知經驗的差異、閱讀積累的不同,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也千差萬別,他們對文字的解讀往往是多元的。如教學《珍珠鳥》一課時,對文章的點睛之筆:“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學生的理解不盡相同。有的同學認為:“作家馮驥才用愛心為珍珠鳥營造了舒適安全的生活空間,他真誠的愛心贏得了珍珠鳥的信賴。”有的同學說:“人類應該與動物和諧相處,關愛生命,這樣才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對文字的多元解讀,這樣,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積極主動,他們的個性化閱讀之路會越走越寬廣;反之,如果以“標準答案”把學生的多元解讀拒之門外,勢必會壓制學生個性潛能的發揮。

  2.尊重獨特的體驗。《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我在教學《生命橋》一課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這座生命之橋是有顏色的,在你心中,它是什麼顏色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答案精彩紛呈:有的說,這座橋是紅色的,因為那是老羚羊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有的說,這座橋是綠色的,因為綠色代表著希望,老羚羊舍生忘死換來了年輕羚羊生存的希望;還有的說,這座橋是五顏六色的,那是年輕羚羊獻給老羚羊的花圈、綵帶……對於學生的回答,我以不同的方式給予了肯定: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真誠的讚美,一個豎起的大拇指……教師要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的獨特體驗,這樣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個性思維得到發展、個性品質得到培養。

  個性化閱讀體現了“生本”思想,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所必需的。教學中,我們要努力創設寬鬆民主的課堂氛圍,尊重差異,鼓勵自主閱讀,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從而真正實現個性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