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名師指導如何寫好記敘文作文的要點

  在往年的高考備考中,作文的練習是非常花費時間的,許多考生走出考場,蠻以為作文寫的不錯,誰知道實際情況卻是作文拉了後腿。這些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無形中犯了失分禁忌,以至於作文得分很低。

  

  敘述的方法

  一篇記事的記敘文,以記事為主,所謂記事,就是以完整地敘述一件事的發生、發展、結局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體。要記事就要學會敘述。

  敘述,就是把人物的經歷、言行和事件的發展變化描寫出來。簡單地說就是學會講故事,把發生的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清楚。常見的敘述方法有三種:順敘、倒敘、插敘。

  敘述在作文的分說部份,因此學會了敘述,就學會了寫作文。如何做到敘述時要詳略得當,條理清晰,不記流水賬,是這一章學習的關鍵。

  一、以時間的先後為序進行的敘述——順敘:

  順敘:按事情自然發展的先後次序進行敘述。寫事為主的記敘文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敘述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中,起因和結果要略寫,事情的經過則要詳細描寫。

  [例文] 泥土情懷

  去年二月,外公上城裡做了闌尾手術,之後住在我家裡將近一個月。如此的“嬌生慣養”顯然讓大半輩子紮在地裡的外公不習慣了,他想給家裡做些事。做飯?煤氣灶,電飯煲還勉強湊合,微波爐就簡直摸不著頭腦了。“掙扎”了幾天,外公改變了方向,揚言要給我們種點綠植,改一改我們家死氣沉沉的現狀。

  媽媽找來5個花盆,裡頭裝滿了土,全是以往買回來的成品綠植,不出一月全死了。外公湊上前去,看土色,黑紫黑紫的。又用手指摁了摁測測硬度,接著撮起一小把在指間捏了捏、放到鼻前聞一聞。眉頭一皺,將土撣回了盆中,不屑的說:“這算個什麼土,還不是種什麼死什麼!”媽媽爭辯到:“這些是營養土,營養成分都配得好好的,澆點水就能活。”外公撇起嘴,彷彿很嫌厭的樣子。

  下午外公要我幫他帶路,出去挖點土。我還從沒見過種東西,十分好奇,領著他左看右看,卻也沒有適合的土,外公要求高,建築工地的沙土不要,乾裂的黃土不要,這可讓我上哪找?最後我跳進花壇子撥弄一盆土,拖著他趕緊跑,怕別人看見了罵。回家後,外公就著滿滿一盆土挑挑揀揀,一邊揀一邊抱怨:“我說這城裡的草怎麼的這麼蔫頭搭腦的呢,就這土也配叫土?”說著又從土裡扒出了一縷塑料,外公氣得連連搖頭。外公長滿老繭的手撫摸著這些土,挑出石塊,枯枝,捏碎土塊,一會兒工夫一整盆土只剩一半多。外公往裡澆了點水,不種什麼,說要先“醒醒土。”他莊嚴地把半盆土擱在了陽臺上,望著他們,外公輕輕說道:“土是有靈氣的,你甭指望不侍弄就有好收成,你對他好,它才給你回報。”

  幾天後,我上學了,外公也回家了,臨走前把那盆土種上了東西,並叮囑媽媽天天澆水,不得偷懶。媽媽留外公多住些時候,他不肯,還說“城裡的日子太難熬,十天半月聞不見土腥味,憋死了。”

  外公走了,媽媽也天天澆水。這土裡也沒多大動靜。外公種的什麼呢?是月季?蘭花?還是蘆薈?

  外公回家十天後,打電話來了,他對我說:“還是家裡舒坦,看著地裡頭即是什麼也不長,那泥巴都讓人感覺實在。”我笑了,外公這輩子都離不開那幾畝地了。

  我每天都去看那個那個頗有懸念的花盆,一直猜不到外公種了什麼,今天望著“掙掙”地往上竄的蔥芽,我忽然領悟,這青青的芽,黑黑的土裡,就是外公質樸的泥土情懷。

  點評:這是一篇以“泥土情懷”為題的命題作文,小作用質樸而不失個性的語言敘說了一個與泥土相關的故事,刻畫了一位具有泥土品格的人物——外公。文章採用順敘的方式,從去年二月外公來我家暫住說起,細細地述說起老人為我們培養綠植的過程。中間兩段看不上所謂“營養土”和挑剔“城裡土”的描寫尤為出彩,幽默風趣又飽含深意,活脫脫寫出了一位對泥土一往情深“土是有靈氣的,你甭指望不侍弄就有好收成,你對他好,它才給你回報”,熱愛泥土並懂得泥土以至於離不開泥土“十天半月聞不見土腥味,就憋死了”的老人。

  文章採用記敘文最常用、最基本的順敘方法,完全按照情節發展的時間先後次序來敘述。敘述自然卻頗有懸念,感情真摯,細節傳神,是符合新高考寫實精神的典範之作。

  二、在順敘的過程中插敘一段過去的或相關的事—插敘:

  插敘是在敘述的過程中,由於要表達寫作目的的需要,暫時中斷敘述主要事情,插進一段過去的事,或者相關的另外一件事,使敘述更加有聲有色。在插敘結束後又回到主要事情的敘述上來。

  不論是以順敘的形式還是以倒敘的形式開頭,都可以在敘述中間插敘一個與事件相關的片斷。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例文] 外婆家搬進了新房

  “外婆家搬進了新房!外婆家搬進了新房。”訊息傳來,我們全家很高興。

  一個星期天,外婆外公帶著我們一大家子,乘著搬家車來到外婆的新家——南方新村。大人們忙著搬傢俱上樓,我們幾個小孩蹦蹦跳跳地跟在後面。鐵門開啟,哇!一面大鏡子,裡面還有一扇門。開啟門,展現在我眼前的簡直是一間“宮廷式”的客廳。牆紙是藍色的難以看出的花紋給予人一種和諧的美感。牆壁的下半部分是鏤花的木頭做成的護牆板,真漂亮。客廳裡有轉角的真皮沙發和一個精緻的茶几。電視機櫃上那臺29寸大彩電特別引人注目。

  外婆的房間連著客廳。開啟仿紅木的門,真是別有一番景象:拉開窗簾,外面是鋁合金窗,屋子裡有一套紅木傢俱。大櫥、矮櫃、床頭櫃上都是雕刻著美麗的圖案。席夢思床軟軟的舒服極了。躺在床上,我的腦海中不禁想起了外公外婆以前的老房子……

  外婆家以前住在棚戶地區較密集的南市區。用外公的話說,他們住的是“七十二家房客”的那種房子。每當夏天來臨,蒼蠅、蚊子、跳蚤“大會師”,外公外婆被咬得渾身都是皰。他們一手拿著蒼蠅拍,一手拿著“雷達”去滅蚊蠅。一進外婆家的門,就聞到一股刺鼻的殺蟲劑和清涼油混雜的氣味。房子裡的樓梯更是可以用“搖搖欲墜”來形容。樓板和扶手已被蛀蟲蛀空。有一次,外婆踩上了一塊爛木頭,結果摔了下來,在床上足足躺了三個月……

  我正想著,外婆的叫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成彥,快來吃西瓜。”我答應了一聲,出了房間。

  回家的路上,爸爸媽媽興奮地說:外公外婆也真該享享清福了。路上,留下我們一串串愉快的笑聲。

  [寫作講析]:本文作者敘述的是一件讓自己感到歡欣的喜事,在描敘外婆搬新家的喜悅中,插敘外婆舊家的描敘,這樣新家舊家就形成的鮮明的對比,使內容更加豐富感人。

  雕 像

  教室裡很靜,窗外的風聲和雨聲,使老師的講話聽起來有些悽然。門響了兩次,都以為是雨在敲。許久,才覺得是人,老師把門開啟。

  一個頭發蓬亂、瘦削的腦袋隨著漸開的門縫伸了進來。我一愣,忙站起來:“父親!”父親見我,嘴一咧,給老師深深地鞠了一躬:“打擾了!打擾了!”

  三月的雨天,冷得讓人打哆嗦,看見父親打溼的衣服,我又憐又怨:“你下雨天來做什麼!”

  “下雨天不耽擱工,搭個便車,不要錢……嘿嘿。”父親羞澀地笑著。他還是放心不下他的菜園。

  我有些討厭他斤斤計較。一次,我和他進館子,他死活只買兩個極便宜的菜。吃完,他竟在眾目睽睽之下,津津有味地吃著同桌剩下的一盤魚。我只覺得無地自容。

  來到寢室,父親拿出一件老式的棉衣。我的天!我兩件毛衣,一件絨衣,加上皮茄克,已足夠了。“我前夜做夢,夢見你的手燒傷了。你媽說怕你要涼著。嘿嘿。”

  我無言。已退休的父母親天天在家為我算這算那。門前一棵樹死了,一隻烏鴉叫,都要來看我一次。一次我說:“萬一我考不上呢?”父親的眼神突然黯淡了:“那也沒得辦法,只怕你將來受人欺。”望著他在幾十年貧困與挨批鬥中變得佝僂的腰背,我懂得這句話的含義。

  他的手還在那個自制的帆布袋裡掏著。掏了會兒,他拿出一塑料袋的柑橘:“嘿嘿,一共23個,你數數吧。

  我立即明白,這是他在水果攤前,不知與人討價還價了多久才買來的。我數了兩次都沒數清,就懶得再數。

  考試臨近,父親知我寸陰如金。父親把佝僂的身子縮在雨夜裡,一步一步地向風雨中走去。一陣狂風吹來,他那瘦弱,彎曲的身影顫動著,宛如一尊枯樹根刻成的雕像,凝固在我眼前這條風風雨雨的小路上。

  我的心不禁猛然微微一顫,哦,這就是我的父親,在經歷了67年風雨剝蝕後的雕像!

   點評:

  這篇文章生動地刻畫了一位對兒子關愛無微不至的父親的形像,讓我們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的父親,以及身邊的千千萬萬個這樣的父親。

  作者在完成父親這個人物形象的刻畫過程中,兩次用了插敘。一是出現在第五段,記敘的是一次父子二人下館子,父親死活買了兩個極便宜的菜,而且吃同桌剩下的魚,對父親的斤斤計較做了補充。這一插敘,突出了父親的節儉,寫出了父親生活的艱辛以及培養兒子上學的不容易。另外一次插敘是在第七段,寫了父親為我送棉襖,引起了我對父親時時牽掛我的回憶‘一棵樹死了,一隻烏鴉叫,他們都要來看我一次,這充分地說明了父親對我關愛的程度。文中與父親關於學業的一次對話,揭示了父親為什麼期盼兒子學業有成的原因。

  這兩處插敘,充實了文章的內容,加大了文章內容的含量,很好地補充說明了父愛的偉大。

  運用插敘要注意三點:

  一、安排插敘要根據主體的需要,切不可盲目追求形式的新奇而濫用。

  二、要注意整篇文章的詳略。無論插敘什麼內容,它始終處於次要地位,只能作為主要情節的陪襯、補充。

  三、插敘完以後,必須要回到原來記敘的事情上去,並注意兩者之間的銜接、轉換要自然適時。

  [敘述訓練]:

  三、”倒敘法”開頭:

  用倒敘法開頭的文章,開頭不是介紹時間、地點、人物等等基本情況,而是先簡單說說現在的情況,然後用一句話從現在的情形轉向對過去情景的描述。先寫結局後補寫原因、經過。

  特點】倒敘並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採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於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三是為了表現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覆覆,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請你運用倒敘的寫作手法

  《記難忘的一件事》

  上一週,我整個一星期都鬱鬱寡歡,那次落選讓我傷心欲“絕”。

  事情發生在上週二。那天的晨會課,班主任提出了我近期最為關注的事情——班長的候選事宜。當老師問起“誰想去競選?”我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接著是激動人心的投票,對於與我一起競選的另外兩位同學,我認為我的勝出沒什麼問題。可我高估自己了,我輸了,她贏了。我十分鐘沉默。呆呆地坐著,靜靜地想著,苦苦地忍著…… 接下來,那班長候選的板報、廣播,一次又一次地刺痛著我的心……

  上面的片段是倒敘的一種型別,先寫出結局,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

  如何運用倒敘手法來構思作文呢?

  1、可以把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提到文章開頭敘述描寫。

  【舉例】今天早晨,在水東街上,一位初中生正急匆匆地趕往學校,後面,一位老大爺在緊緊跟隨。轉眼間,這位初中生迅速地閃進了學校,徑直朝班級走去,老大爺也急忙跟了進去。老大爺為什麼要跟蹤這位初中生呢?事情還得從上個星期天下午說起。

  【品讀】例文的敘述之所以說精彩,是因為它設定了一個懸念,一下就抓住了讀者的心,勾起了讀者的閱讀慾望。小作者把這一精彩的部分放在作文開頭,自然引出了對過去事件的回憶。

  2、可以把事件的結果先寫出來,然後再按時間順序或地點轉換敘述事件的過程。

  【舉例】在我的抽屜裡,珍藏著一枚胸針。這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針,這胸針,凝聚著奶奶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每當我看到它,奶奶那慈愛的面容就浮現在了我的眼前,每當我捧起它,就不由得令我回想起那件難以忘懷的往事。

  【品讀】“在我的抽屜裡,珍藏著一枚胸針。”這是事件的結果,小作者把這個結果放在文章的開頭,很自然地引出對這枚胸針由來的一段往事的回憶。

  3、可以把整個事件中最能表現文章主題的部分提到開頭敘述。

  昏黃的燈光下,媽媽依舊在不停地擰著螺絲。一下,又一下,每一次的擰緊都用上了全身的力氣。三輪車架下的媽媽,兩鬢已經布上了銀絲,眼角的皺紋好似一條條深深淺淺的溝壑,粗糙的臉夾在燈光下愈加顯得蒼白,一雙枯樹皮似的手在不停地用力、用力。。。。。。看著媽媽這用著力的雙手,那幕幕的往事從腦海裡汩汩地浮現出來。

  【品讀】小作者的意圖是通過以騎三輪車為職業的媽媽每天起早摸黑地對家庭的付出,表現母愛的偉大。例文中媽媽修三輪車的片段無疑是最能表現文章主題部分,小作者把這樣的部分提到了文章的開頭進行敘述、描寫,順裡成章地引出對往事的回憶。

  4、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和順敘的轉換要有必須的文章過渡。做到銜接自然。

  如:以上例文,在倒敘和順敘的轉換之處,很清楚地交代了“事情還得從上個星期天下午說起”、“就不由得令我回想起那件難以忘懷的往事”、“那幕幕的往事從腦海裡汩汩地浮現出來”等的事件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