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散文複習題

  做好每一道複習題,會讓你有新的收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自“鬥母宮”以上,山道逐漸陡險,費了很大的力氣攀到“中天門”,猛然抬頭,才知道從此上去卻仍有一半更陡險的盤路待登,登山人不能不仰面興嘆了。

  下午兩三點鐘,香客們陸續下山,他們從山上帶下平安與快樂,帶來許多好看的百合花。我不明白那麼多百合花是從哪裡得來的,覺得很稀奇。

  忽然從霧裡傳來一聲尖銳的招呼,原來是我這幾天在山上結識的兩個小朋友。

  “呀!獨個兒在這裡不害怕嗎?”

  “害怕?”我有些疑惑。

  “怕毒蛇,更怕山鬼。”他們都哈哈大笑了。

  “我告訴你,啞巴的爹爹和哥哥都是碰到了山鬼,摔死在山澗裡。”他們的聲音變得很低。

  這話頗引起我的好奇,我向他們打聽那個啞巴是什麼人物。他們說那啞巴就住在上邊“昇仙坊”一旁的小廟裡。這使我突然回憶起一個情景,內心有些喜悅,也有些悵惘。於是我急忙說道:“我一 知道,我知道,我見過他,我見過他。”

  一日清晨,我爬到“昇仙坊”時,看到許多人停在那兒聽一個啞巴講話。一個高大結實的漢子,山之子,正站在“昇仙坊”前面峭壁的頂上,以洪朗的聲音,以只有他自己能懂的語言,說著一個別 人所不能懂的故事,好不壯觀啊!我當然也不懂他,可我卻懂得了另一個故事:泰山的精靈在宣說泰山的偉大,正如石頭不能說話,我卻自以為懂得石頭的靈心。只要一想起“昇仙坊”那個地方,便是一幅絕好的圖畫了:向上去是“南天門”,“南天門”之上青天一碧,兩旁壁立千仞,松柏森森,中間夾一線登天的玉梯;向下看,“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俯視一氣,天下就在眼底了,而我們的山之子就筆立在這兒。

  兩個孩子還想說什麼,我急忙止隹:“你且慢講,我告訴你。”但是我將告訴他們什麼呢?說那個 啞巴在山上說一大篇話卻沒有人懂他,他好不寂寞嗎?說風之晨雨之夕,“昇仙坊”的小廟將是怎樣 的飄搖嗎?

  然而我卻不能不懷一個悶葫?,到底啞巴說了些什麼?

  “告訴我,他到底都說了些什麼呢?”我不能不這樣問了。

  “反正是那一套啦,說他爹爹是因為到山澗採山花摔死的,他的哥哥也一樣摔死了。”一個孩子答道。

  山花?什麼山花?兩個孩子告訴我:百合花。

  他們繼續講啞巴的故事。啞巴的爸爸是一個結實的山漢,他攀上峭壁,採摘百合,賣給香客。懸在陝崖上掘一株百合須費很大工夫,且十分艱險,因此一株百合也賣得一個好價錢。凡進香人都樂意帶百合花下山,於是啞巴的哥哥也做這件事。然而父子倆都遭了同樣的命運;爸爸在濃霧天裡墜入山澗,哥哥被山風吹下懸崖。從此別人再也不敢前去採百合,然而我們的山之子――這個勇敢的啞巴――卻不得不拾起這以生命為孤注的生涯。他趁香客最多時去採摘百合,來奉養他的老母和寡嫂。

  霧漸漸收起,卻又吹來了山風。我們都覺得有些冷意,便相互告辭。

  一個晴朗的日子,我決定下山,兩個孩子前來送行。忽然他們招呼道:“啞巴,啞巴來了!”

  不錯,正是那個啞巴。他手上攜一個大柳筐,筐裡一把鏟子,一把刀,一把剪子。我沉默著,啞巴卻同別人打開了招呼。旅館中人問他是否下過山,他就大聲啞啞地回答著,並指點著山下,指點著他的筐子,又指點著“南天門”。我們明白他昨天曾下山去,今天早晨剛上來。我很想從這個人身上有所發現,但也不知道要發現些什麼。在下山的路上,我的耳朵裡還彷彿聽見那個啞巴的咿咿呀呀。

  選自李廣田《圈外》,有刪改

  12.作者回憶啞巴在“昇仙坊”講話時,為什麼“內心有些喜悅,也有些悵惘”?4分

  13.文中多次寫到百合花,這對文章內容的表達有何作用?6分

  14.文章刻畫啞巴形象時,多采用側面描寫的手法。請分別從孩子和香客的角度作簡要分析。4分

  15.請結合全文,探究文題“山之子”的豐富意蘊。6分

 

  答案:

  12.⑴喜悅是因為:①啞巴作為一個普通的山民,卻在宣說泰山的偉大,深深感染了我;②啞巴說話的背景、站立的姿勢、說話的聲音、輔助的動作,讓我覺得壯觀。⑵悵惘是因為:①啞巴講故事,別人聽不懂,我感到他寂寞;②啞巴居住環境惡劣,我對他生活的悽苦感到憂慮。

  13.①啞巴冒險以採百合花來維持生計,表現了啞巴生活的艱辛以及他的勇敢和孝順;②百合花象徵百年好合、百事合意,香客們買百合花下山,表現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③作者反覆寫到百合花,寄託著他對啞巴及人們的深深祝福;④百合花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是聯絡相關人物和事件的紐帶,使文章內容的表達更加集中。

  14.①通過兩個孩子的敘說,交代了啞巴悲慘的身世,寫出了啞巴悲苦的生活;②通過香客買百合花、聆聽啞巴講話,寫出啞巴的熱情、純樸和善良的品性。

  15.①暗示啞巴生活於大山,大山是啞巴生存的根基;②大山崎嶇陡險,喻示啞巴艱難的處境;③揭示大山雄奇高峻孕育了啞巴剛毅不屈的品性;④突出主旨,表達了作者對山民精神的熱情讚美。

 

  

  ①這個叫米家坪的小村莊的後面,是我曾經耕種過十多年的莊稼,農曆四月時那毛絨絨青麥穗上一粒粒數也數不清的小麥花,五月時庭院裡火焰一般的一朵朵石榴花,村巷裡那歪歪斜斜一樹一樹一嘟嚕一嘟嚕的紫色或白色的槐樹花……它們或許曾經把花瓣飄落在我的頭髮或衣襟上,也或許它們的花粉粘惹在我的鞋子或被露珠洇溼的褲角上,但我沒有彎下腰來細細打量或關注過它們,甚至沒有為它們稍稍地逗留過。

  ②我知道那些花兒不是為我綻開的,它們是屬於村莊所有來來往往荷鋤掮鎬的人們和那些被花色惹得興奮地跳來跳去的鳥兒以及那些嚶嚶嗡嗡的蜜蜂的。

  ③直到20歲那年秋天,我一個人到莊西山坳裡打柴,傍晚返回的時候,似乎突然被什麼絆了一下,雙腿一軟就仰面跌倒在那金黃的厚厚落葉上,我索性信馬由韁,就仰躺在那瀰漫著枯葉焦香和厚厚落葉層下那腐殖質腥香交織的謐涼林地上。

  ④在閉眼深深呼吸的時候,我忽然嗅到有一種淡淡的卻又清新別緻的暖暖馨香,那馨香比蘭花清洌,比野梅甘飴,是我從未感知到的一種芬芳。循著花香,輕輕扒開厚厚的落葉,在蓬鬆的落葉下,我發現了一朵指甲大小的花朵。

  ⑤這朵花瓣沿呈粉紅,由瓣沿向內過渡成褐紫,但花蕊周圍卻是一圈清爽的天藍色。尤其是花蕊,那針尖般大小又細密的蕊柱,紅藍紫相間,像用綵線絨一根根小心翼翼地繡上去的,在輕輕的晚風中,那奇異的芬芳漣漪一般從中瀰漫開來,就像一掬掬暖暖的香水,柔柔地徹底淹沒了我的心魂。

  ⑥我遠遠地攏著手護著它,就像呵護著一隻稍不留意就搧翅飛走的蝴蝶,就像呵護著一隻汪著驚恐的鹿眼,就像呵護著一縷風輕輕一拂就會飄散的弱弱雲岫。我靜靜地望著它,它也像溫潤的眼晴一樣默默地望著我,直到夜幕從四周的澗谷深處不知不覺漫過來,我才用枯葉小心地覆遮住它,然後意猶未盡地荷柴離開了。

  ⑦第二天我又趕到那裡,但翻盡了枯葉,尋遍了周遭所有的石縫,卻再也尋不到那一朵花兒了。

  ⑧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一個人也不能兩次同一朵花相遇。而只為我們一個人綻放的那一朵花在哪兒呢?我思忖,它可能在你于田塍間踽踽獨行的低眉間,也可能在臺階縫隙中一次不經意注視間,甚至在你匆匆忙忙來不及短暫駐足的旅途上。因為,真正的相遇是沒有約期的,真正靈與靈的相逢是一種註定的卻無法永恆的邂逅。

  ⑨你尋覓到那朵為你才靜靜綻開的花朵了嗎?

  摘自新浪部落格,原文有改動

  1.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第①段的主要內容,並分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2.第⑤段,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那朵小花的?2分

  3.研讀文中畫線的句子,請你從語言特點和表達效果方面加以賞析。3分

  4.下文是《鼎湖山聽泉》的選段,你認為作者在鼎湖山有沒有尋覓到那朵為他綻開的“花朵”?為什麼?4分

  這萬般泉聲,被一支看不見的指揮棒編織到一起,匯成一曲奇妙的交響樂。在這泉水的交響之中,彷彿能夠聽到歲月的流逝,歷史的變遷,生命在誕生、成長、繁衍、死亡,新陳代謝的聲部,由弱到強,漸漸展開,升騰而成為主旋律。我俯身傾聽著,分辨著,心神猶如融於水中,隨泉而流,遊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濾過心田,沖走汙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

 

  答案:

  1.內容2分:寫村子裡各種花都在開放,可自己從未關注過。作用2分:為下文終於找到一朵為自己開的小花作鋪墊。

  2.2分從花色、花形、花香三個方面全面地描寫了那朵小花。意思對即可

  3.3分不設統一答案,從“語言特點和表達效果”兩方面回答即可。示例: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那朵小花的柔弱,表達了我對它的珍愛之情。語言特點1分,表達效果2分

  4.共4分在鼎湖山的夜晚,作者尋覓到了那朵為他綻開的花朵,那就是泉聲2分。因為他在流動的泉聲中聽到了歲月的流逝,感受到生命在運動。聽泉的過程就是心靈淨化的過程,他與泉水有了心與心的交流2分。加黑部分為答題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