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韓愈名字怎麼來

  韓愈,唐代傑出文學家、思想家。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那麼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韓愈名字的解釋和意思

  韓在這裡指的是韓姓。韓姓在宋版的《百家姓》中排名第十五位。關於韓姓的來源,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韓姓來源於姬姓,另一種說法是少數名族改姓而衍生出了韓姓。一般認為韓姓的始祖是韓虔。

  愈有三種名詞、動詞、副詞三種詞性。愈的本義是病好了,當愈作為名詞的時候,有病好了和癒合的意思。當愈作為動詞的時候,則是勝過的意思。而當愈作為副詞的時候,有更加的意思。

  在這裡,韓是韓愈的姓氏,愈是韓愈的名字。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娥孩子能夠有所作為,既然韓愈的父母將愈作為他的名字,那麼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勝過同齡人的,所以韓愈的愈應該是勝過的意思。

  而韓愈的確沒有辜負父母的希望,雖然在他三歲的時候便失去了父親,但是正是因為自己是一個“孤兒”,他比別人更加勤奮刻苦。在他七歲的時候便能夠言出成文,十三歲便能寫作文章。他倡導了古文運動,他的文章“發言真率,無所畏避”,造語精工,他的詩作極具自身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他被世人尊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足以見得他的成就之深,影響之遠。

  韓愈的經典詩句一覽

  韓愈,中唐時期的文學巨匠,擅長以文為詩,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是唐代詩人韓愈贈與好友張籍的兩首七言絕句,被後世廣為流傳,尤其是第一首,筆法細緻入微,情感鋪排得當,將摯友情誼融入到長安初春小雨之中,盡顯情意綿綿之態。

  《晚春》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詩作,為《遊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此時韓愈已年近半百,描寫晚春之景無半點百花稀落、暮春凋零的傷感之情,卻是一番草木留春呈現出萬紫千紅的生機畫面。

  《春雪》,這首詩的創作背景為元和十年,韓愈在朝中擔任史館修撰,知制誥一職,身處北方,思念春雪早至的南方,便將自己的盼春之情付諸筆端。或許對於北方人來說,正值春節,無處尋花的現象是正常的,但對於遊歷過嶺南春色的韓愈而言,這真是一件憾事,感嘆北方春色晚至,直至二月才有草芽拔尖而出,甚為惋惜。

  韓愈主張

  韓愈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自幼就因為家風的影響而對文學有著多於常人的興趣和認知。韓愈七歲時就能言,十二歲時就能下筆成文,所以他能夠對文學對當時的文學創作有著自己的見解。韓愈認為當時的文學創作一味地追求對仗工整講究聲律的駢體文,是不利於內容的表達。所以自韓愈開始,就倡導古文運動。

  韓愈所主張倡導的古文運動,不是簡簡單單的創作古時的文章,那樣反而不利於當時文學創作的發展,而是學習先秦兩漢時期散文創作的精華。韓愈認為文章的一大重要目的和作用,就是說理明道,不是在文章表明做花式的修飾功夫。縱觀韓愈自己所創作的詩句文章就可以看出,他的文章有著雄偉的氣勢,說理極為透徹達點,邏輯性思維也是極為清楚清晰的。所以唐時的杜牧將韓愈的文章和杜甫的詩句並稱為“杜詩韓筆”,蘇軾更認為他是“文起八代之衰”。

  韓愈主張文學創作要重視內容的表達,這也被他用到自己的文學創作實踐中。韓愈的文章最大的特點就是直言不諱,率真無比,就是敢於講真話,這也是同他積極有為的政治素養相關聯的。韓愈所創作的《論天旱人飢狀》和《論淮西事宜壯》還有《論佛骨表》都是很好的表現,其中《論佛骨表》更是指出了為官的人不敢指出皇帝過錯的事實。這一篇文章還差點要了韓愈的性命,幸虧有人求親,才降為被貶潮州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