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養老才合適

  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以及黃金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投資理財一詞,最早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報端。隨著我國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

  你準備什麼時候開始為養老打算?養老需要花多少錢,你想過嗎?

  用一種最簡單的測算方法,就會讓你驚訝。假如你準備60歲退休,退休後每月需花2000元,按平均壽命80歲來計算,將需要2000×12×20=48萬元養老金。如果你身體健康,生活美滿,活到100歲,那麼就需要2000×12×40=96萬元養老金。當然,這其中還不包括通貨膨脹因素、醫療保健費用、出外旅遊費用等。

  也許,很多人會說:“我有社會養老保險,不會老無所依。”而實際上,經過專家測算,“保而不包”的社會養老保險儘管每年標準都在提高,但也只能維持原收入水平的30%。如果你想要有一個美滿的晚年,那麼理財師會告訴你,多數人不可能成為富翁,養老規劃越早越好,奔三的人就一定要考慮養老了。

  一半人稱55歲再考慮養老

  近期,渣打銀行與復旦大學公佈《中國中產階級退休養老計劃》報告,稱大部分中產階級意識到了養老的經濟壓力,37歲準備養老。

  最近一週,就養老規劃問題,本報記者隨機調查了30名讀者,他們月收入均在2000元以上。

  受訪人對退休後的生活都充滿了美好的希望,希望生活***、老有所養,甚至可以出去旅遊、周遊世界。傳統的“養兒防老”在受訪人中得不到認可,受訪人認為,獨生子女增多,老人和孩子的比例可能會達到4:1,養兒防老不現實。而以房養老也得不到認可,因為房價逐步攀升,買房投資的難度越來越大。

  你認為何時著手為養老做準備比較合適?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受訪者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約一半的人選擇“22歲以下”準備養老金,而另一半的人則選擇“55歲以上”再開始準備養老金。

  選擇何種方式準備養老金?選擇最多的是儲蓄,約佔3成,其次參加社會保險、購買商業保險。多數人認為,老了之後,經濟壓力會加大,因此應該選擇投資理財的方式,為養老做準備。但不少人想到了做不到,首先普遍覺得“缺乏理財專業知識”,其次“沒有時間和精力顧及”,第三“缺乏專業人士的幫助和指導。”

  養老規劃從奔三就要開始了女性壽命長更需要提早規劃個人養老險迎來春天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養老金來源大致分為兩大部分:保險和其他收入。保險包括社會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商業個人養老保險,其他收入包括儲蓄、國債、基金、股票、房產、股權投資等。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濟南市場上,不少保險公司開始力推養老保險,而人們也逐漸開始接受商業養老保險。中國人壽資深業務經理王紅宇說,現在向客戶介紹養老保險,客戶很容易就能接受,從今年一月份到現在,我做了50萬的保費,其中有30萬都是養老險。

  現在市場上,多是分紅型的養老保險,而它與分紅型保險不同。王紅宇說,這種分紅型的養老保險是專款專用,只能到一定年齡才能拿出來,而分紅型保險投資的意味更重。比如國壽的個人養老保險,假如你39歲,每年投12000元交10年,那麼只有到你指定的年齡60歲才可以取錢,每年領取接近13000元直到終身,來補充你的養老需求。

  女性更需規劃晚年收入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調查顯示,中國男女平均壽命分別為71歲和74歲。工商銀行金融理財師陳海勇認為,男女壽命的差別意味著女性生存的時間要比男性長,而按照中國傳統,夫妻之間男性往往比女性大幾歲,因此女性晚年單獨生活的概率要大,時間要長,更需要規劃好自己的晚年生活,為獨身生活做好財務準備。

  陳海勇說,對於一般家庭來說,男性往往是家庭中的經濟支柱,因此作為掌管財政大權的女性應該多為丈夫考慮,多為丈夫購買一些健康險、意外險,提高家庭防範風險的能力。而女性在考慮夫妻雙方共同養老等問題時,還要多為自己考慮一下,可以選擇基金定投、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等方式,或者通過多種方式的組合,補充晚年養老金需求。

  不同階段的養老方案

  王紅宇說,養老金的最基本特性是安全性、持續性和增長性,必須保證本金安全,其次不斷增長,能夠規避通貨膨脹帶來的損失。養老理財需要一個合理的投資組合,在這個組合金字塔中,保險和儲蓄一定是這個金字塔的基座。分紅型的養老保險和基金定投同樣是享受複利,但基金定投的風險要大一些。

  方案A:25歲到30歲家庭成長期

  特點:這一時期多是兩口新家,或是剛剛有寶寶的新家庭,收入低、底子薄。

  建議:此時的家庭更多是需要保障,建議側重考慮重疾險等保障型險種。如果收入允許,可以投保商業養老險,因為越早投保,保費越低收益越大。如果投保,要延長交款年限,降低年交保費額度。可以搭配基金定投。

  方案B:30歲到45歲家庭成熟期

  特點:此時,家庭收入逐漸增多,是家庭收入積累的黃金時期,有一定的積蓄。

  建議:在有一定的保障類保險的基礎上,就要考慮購買商業養老險了,以補充未來社保的不足。可以選擇10年交費,總體保費佔總收入的10%-20%,保額達到收入的10倍。

  方案C:45歲以上漸漸進入退休期

  特點:此時孩子已經長大,而老兩口進入空巢期,退休臨近,收入預期開始下降。

  建議:45歲到50歲,仍然可以投保商業養老保險,不過要注意縮短交費年限,5年交完為好,此時保費要高一些,可以把領取年齡定在60歲或65歲,作為養老金的補充。如果超過50歲,再投保養老保險,就不太合適了,但要選擇更穩妥的理財方式,警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