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二位皇帝趙光義的一生

  趙光義,史稱宋太宗,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三弟。那麼宋太宗趙光義的與你說呢過如何?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趙光義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趙光義生平簡介

  趙光義,字廷宜,本名趙匡義,後來因要避諱他哥哥宋太祖趙匡胤的名諱而改名為趙光義,登基為帝后又改名為趙炅,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公元939年,趙光義出生於開封府浚儀縣崇德北坊護聖營官舍,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胞弟,出生時紅光升騰似火,街道巷弄裡都充滿了異香。趙光義年幼聰慧,與別的小孩一起玩耍,他往往都是那個帶頭的。公元960年,陳橋兵變爆發,趙光義的哥哥趙匡胤被擁立為帝,趙光義亦參加了這場兵變。趙匡胤登基後,將趙光義封為殿前都虞候,後都擔任要職,攻佔太原之後被封為東都留守,並封晉王,權位在宰相之上。

  公元976年十月,趙光義應召前去與趙匡胤喝酒,並共宿宮中,但次日清晨,趙匡胤便暴斃了。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改年號為太平興國,將一干兄弟以及他們的子女包括趙匡胤的子女都加上封號,給予官位,並赦免了一些趙匡胤要處罰的人。趙光義在位期間收復了吳越王錢俶與陳洪進,滅北漢,基本完成了全國統一。除此之外,趙光義還廣開科舉大門,招賢納士,注重培養提拔自己的親信。

  公元997年,趙光義去世,終年五十九歲,葬於永熙陵,廟號太宗,諡號神功聖德文武皇帝。

  趙光義是怎樣一個人

  在中國的歷史上,人們對於宋太宗趙光義的評價是不怎麼高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他涉嫌殺害了自己的兄長也就是北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然後竊取了原本應該是屬於趙匡胤後代的皇位。但是我們如果拋開對他的個人道德的評價來看趙光義的皇帝生涯,應該說他還是做出了一定的政績的,他的主要政績應該是在開拓疆土方面。

  趙光義於公元976年登基為帝。在即帝位之後,他繼續致力於完成兄長趙匡胤來不及做的統一全國大業。在978年的時候,因為他的施壓和威嚇,佔據附件漳州和泉州兩州的陳洪進向北宋朝廷投降,割據兩浙的吳越王錢俶也宣佈歸順北宋。第二年,他御駕親征太原,消滅了北漢政權,由此結束了自唐末以來五代十國割據的局面,基本統一了中國南方地區。

  在一統南方之後,趙光義又將目光對準了北方,他對於收復被遼國佔領的燕雲十六州一直抱有強烈的信念和決心,這不僅是因為燕雲十六州在戰略上的重要地位,一旦獲得這塊地方,北宋就可以大大加強對北方政權的防禦,而且也是由於這裡原本是屬於漢人的土地。於是在979年,趙光義不經準備和籌劃,就貿然派兵攻打幽州,意圖打遼國一個措手不及。不過事情沒有想象的那麼順利,遼國知道之後,立即派遣精銳部隊援救幽州,結果宋軍因三面受敵而大敗,連親臨戰場的趙光義都受了箭傷。自此北宋再也沒能收復這裡。

  應該說趙光義是做出了一番政績的,不過他在朝政上也犯過不少的錯誤,但是我們並不能因為他所犯的錯誤就對他徹底否定,這是不科學也是片面的評價。

  趙光義的後代

  趙光義,史稱宋太宗,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三弟。他在趙匡胤於公元976年猝然離世之後登基為帝。據他自己所說,之所以是他繼承地位而不是趙匡胤的兒子繼位是因為趙匡胤在生前曾經答應過母親杜太后死後把皇位傳給趙光義。趙光義在繼位之後,在開疆拓土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基本統一整個南方地區。趙光義一共在位二十一年,他於997年病逝,享年五十八歲。死後由他的三子趙恆繼位。

  關於趙光義的後代,應該說他們的身份都是非常尊貴的,其中自他以後的北宋皇帝所有人都是他的後代,而到了南宋,宋高宗趙構自然也不會有例外。不過趙構在選擇繼位人選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因為趙構一生只有一個孩子名叫趙旉,不過很不幸的是這個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夭折了,此後趙構便再也沒有生過孩子。這時候大臣們紛紛上奏趙構要求他儘快確立太子人選,他們的意見是既然趙構沒有孩子,那麼就應該從趙匡胤的後代中挑選應該作為繼位人選,一開始,趙構對於這種建議自然是非常不滿和反對的。但是忽然有一天,他又改變了想法,據他自己所說,是因為他做了一個夢,夢中宋太祖帶著他來到了”萬歲殿“,帶他當年“燭光劍影”的全部過程,還對他說只有他把皇位傳給我的後代,國勢才會有所轉機。於是趙構歷盡艱辛扎找到了趙匡胤的第七世孫趙昚,並把皇位傳給了他,趙昚就是後來的宋孝宗。

  不管整個故事不是真的,總之趙光義的後代在做了七任皇帝之後,整個宋朝最後又回到了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後代的掌控之中,這似乎是冥冥之中早已註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