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的飲食文化有哪些呢

  飲食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廣西壯族文化中具有特色鮮明的飲食文化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廣西壯族的飲食文化特色

  食俗

  壯族飲食文化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壯族以大米、玉米、紅薯為主食,年節喜食粽子、餈粑和米粉,古人不食牛肉,元朝時才開始盛行食牛肉,少數山區仍存古俗。

  主食

  壯族以水稻作物為主食,以玉米、番薯、麥類為輔的主糧隊伍。我們知道,廣西地區是野生稻的故鄉之一,壯族先民應是最早栽培水稻的一個民族。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青銅工具和鐵製工具的出現,壯族先民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至遲在漢代,他們就確立了水稻的主糧地位。唐、宋以後,壯族地區的水稻種植進一步發展,同時引進和擴種了不少其他糧食品種。明、清之際,壯族飲食結構中主糧隊伍的構成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逐步形成了現如今的飲食結構。

  副食

  總古至今,壯族的動植物資源就非常豐富,副食品種更是包羅永珍。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土裡長的、水中生的各類可食動植物人們都會拿來烹製。這些副食品資源,主要分為肉和疏菜兩大類。壯族人民還利用糧食、薯芋和豆類加工製成粉絲、粉條、磨芋豆腐、豆腐等副食品。壯族喜食醃、生、酸、辣之物。

  飲料

  少數民族的人們似乎都非常喜歡喝自家釀的酒。過去,壯族人民飲用的酒水主要是自家熬釀的米酒、白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及待客的主要酒水。做甜酒壯人已有上千年曆史。壯人習慣,客人到先敬甜酒,以示歡迎。壯族的其它酒,如蛤蚧酒、三蛇酒等,均屬於藥酒現在各種現代飲料也進入了壯人的家庭生活,他們的餐桌上除了傳統的美酒,更多的則是桂林三花、茅臺和金獎白蘭地。

  果品

  壯族地區的果品種類十分豐富,熱帶、亞熱帶水果的種類高達一百二十多種。壯人愛吃的水果有果蔗、金桔、柚子、碟子柑、扁桃、菠蘿、菠蘿蜜、香蕉、荔枝、龍眼、黃皮、橄欖和芒果等。有些水果壯人有自己的吃法,比如鮮菠蘿片要蘸些鹽水,才甜脆可口。還可以做罐頭,釀造香醇的菠蘿灑。

  廣西壯族的飲食文化習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花色品種多樣。重達數十斤、大如桌面、在特大水缸內燜煮七天七夜方熟的特大壯粽,堪稱中華食品之最。鮮蔬四時不缺,野菜隨處可見。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醃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人以貓、狗、蛇、蟲為珍味,也愛禽蛋、豬肉和野味,擅長烤、炸、燉、膿、滷、煮等烹調方法,口味偏好麻辣鮮酸。名菜有:白切狗肉、壯家酥雞、清燉破臉狗、豆腐餚、五色糯米飯、魚生、烤乳豬、鹽風肝、五香豆組、釀炸麻仁峰、火把肉、燒鴨、烤辣子水雞、皮肝生、予姜野兔肉、洋瓜根夾臘肉、酸水煮鯽魚、白炒三七雞、五彩蛋等,其他菜餚還有:酸菜炒粉腸、涼薯炒牛肉、燙馬肉、網油豬肝卷、豆腐夾、粉絲青菜湯等。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對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燉、醃、滷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熘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糝、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雞、岜夯雞等。廣西的“香豬”、“果子狸”是久負盛名的菜餚。製作香豬所用豬仔,是近親繁殖的,烘烤、清蒸、爆炒都鮮嫩可口。果子狸,是廣西特產,又叫花面狸、白額靈貓,善爬樹,採食香蕉、木瓜、萬壽果和其他果實,故稱果子狸,肉味十分鮮美。

  壯族自家還釀製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好飲茶,嚼俊榔。

  較有民族特色的是中元節***鬼節***、牛魂節***牛王節***和吃立節。鬼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大節。每年稻穀成熟時要過嘗新節,飯前要將每樣飯菜盛一些讓狗先吃。桂西山區過去缺鹽少碘,正月卅過“送大脖子節”,捕魚撈蝦,吃黃糯米飯,並把飯菜裝入空蛋殼內扔進河裡,算是送走了大脖子。五色蛋也是節日食品,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染上四種顏色,再上一個本色蛋則成,然後與五彩米飯一起吃。

  有特色的菜餚是“豆腐圓”,桂西北一帶過年定要吃此菜,是用豬肉泥加上豆腐、魚、蝦等及調味品攪成餡料,做成九子,油炸而成。

  香葉燒油魚是西林縣壯族人民喜愛的傳統佳餚,將江鯉洗淨,去淨魚肋和腸臟,把炒鍋燒熱,用生薑塗抹鍋底,下魚文火煎制,至江鯉兩面見黃時,下薑絲、高湯、香葉等炯5分鐘,再下精鹽、白糖、醬油、料酒等調料後改用猛火燒5分鐘,水生粉勾薄熒下鍋,繼續燒,數分鐘後出鍋上盤即成。特點:肥美肉嫩,甘香鮮醇。

  簸箕糯米餈,小的磁粑每隻用米量約15公斤,直徑so~6o釐米;大的用米量25公斤以上,直徑達1米多。這種舉世罕見的糯米餈,在西林縣壯族村寨裡最為興盛。先將糯米用清水淘洗,再投入清水缸中浸泡,中間可換清水一次,待米充分吸水後,撈出,用清水沖洗一遍,入蒸籠蒸飯。然後把糯米飯倒入雅窩裡春搗。由於春糊全為手工操作,一般需要七八個人,各執一根春棒,團團圍住雅窩,你一棒我一棒地輪翻春搗,將飯粒搗爛成泥倒入簸箕,用力揉搓幾遍,再迅速展開,均勻撒上一層餡心,再對摺起來,又迅速展開,如此反覆兩三次,放三、四層餡,最後撒上一些熟芝麻即成。

  廣西壯族的飲食文化知識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33]

  日常蔬菜有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醃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

  壯族對禽畜肉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區卻酷愛吃狗肉。豬肉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34]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壯族對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擅長烤、炸、燉、醃、滷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熘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糝、 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雞、 岜夯雞等。

  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餚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杆, 魚生,烤乳豬,寧明壯粽,狀元把,白切狗肉,壯家酥雞,清燉破臉狗,龍泵三夾。


的人

1.巴馬的飲食文化

2.關於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有哪些

3.桂林龍脊梯田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4.桂林各個景點的導遊詞5篇

5.桂林導遊詞開場白大全

6.淺談飲食文化特色旅遊

7.廣西有哪些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