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魏風碩鼠的原文及譯文

  《國風·魏風·碩鼠》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全詩三章,每章八句,純用比體,以碩鼠喻剝削者,比喻精當,寓意較直。下面給大家整理了詩經國風魏風碩鼠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原文】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譯文】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種的黍!多年辛苦養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顧。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土。新樂土呀新樂土,才是安居好去處!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麥粒!多年辛苦養活你,拼死拼活誰感激。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安樂地。安樂地呀安樂地,勞動價值歸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插的苗!多年辛苦養活你,流血流汗誰慰勞。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郊。新樂郊呀新樂郊,自由自在樂逍遙!

  詩經國風魏風碩鼠賞析

  這首詩出自《國風·魏風》,是一首勞動者之歌。

  老鼠偷吃莊稼,因此除掉老鼠是古代先民經常的活動。《禮記·郊特牲》記載,歲末臘祭,“迎貓,為其食田鼠也”。人們呼喚貓的到來,以便把田鼠都吃掉。

  這首詩把不勞而獲的貴族比作大老鼠,它吞食農奴的勞動果實,對農奴的生活卻漠不關心,根本沒有感恩之意。在這種情況下,農奴們幻想離開這些吸血鬼,到沒有剝削的樂土生活。

  老鼠作為負面形象出現,這篇作品首開其例。後來出現的文學作品,大多沿襲《碩鼠》的傳統,把老鼠作為揭露鞭撻的物件。《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把依託君主做壞事的奸臣比作社鼠。當然,也有羨慕老鼠那種寄生方式的人,李斯就是其例。《史記·李斯列傳》記載,李斯有感於廁鼠和倉鼠懸殊的生存狀態,決心做一隻倉鼠,這說明其人格之低下,最終落得身死家破的下場。

  《碩鼠》的作者幻想逃離現實的社會,前往沒有剝削的樂土。這種幻想在《山海經·大荒西經》已經初見端倪:“有沃之國,沃民是處。沃之野,鳳鳥之卵是食,甘露是飲。凡其所欲,其味盡存。”這是人間理想在神話中的呈現。到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則描繪出一幅男耕女織、沒有剝削的樂土。不過這片樂土卻最終沒有被找到。

  這首詩不但寫出了奴隸們的痛苦,而且寫出了奴隸們的反抗;不但寫出了奴隸們的反抗,而且寫出了奴隸們的追求和理想。因此,它比單純揭露性的作品,有更高的思想意義,有更大的鼓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