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燭夜遊的典故

  典故大家應該都知道吧,那典故有哪些呢?下面請欣賞小編給大家帶來,歡迎閱讀

  秉燭夜遊的意思

  秉:執持。舊時比喻及時行樂。

  

  《古詩十九首》:“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生年不滿百》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老舍先生的《養花》一文中指因為曇花總是夜裡開放,大家舉著蠟燭去看,有在夜間遊玩、觀賞的味道。書面意思是:夜間拿著蠟燭遊玩,舊時比喻及時行樂。

  秉燭夜遊的造句

  1. 古人恨人生太短,秉燭夜遊,及時行樂,咱們今天不為大雪所阻,雪地野餐,也算得上是一件風流韻事。

  2. 趕到曇花開放的時候,約幾位朋友看看,更有一番秉燭夜遊的味道。

  3. 人生苦短,不能總是埋頭苦幹,我們何不秉燭夜遊,敞開心扉好好遊玩一番。

  4. 如果當別人在秉燭夜遊時,你不聲不響地奮鬥,那麼你一定會得到錦繡前程。

  5. 人生苦短,更應有所作為,秉燭夜遊的態度不可取。

  6. 古代人樂天的性格,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總喜歡秉燭夜遊,不被世間瑣事所纏繞。

  7. 只有捨棄了秉燭夜遊的玩念,才會專心致志的勤學苦讀。

  8. 月色微涼與友人秉燭夜遊共賞荷塘夜色。

  9. 遊覽北海公園的燈會,與古人的秉燭夜遊有天壤之別。

  10. 在唐代,詩人為了找到創作的題材常常秉燭夜遊。

  11. 元宵佳節,假若能約上三五知己秉燭夜遊,不但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樂趣,而且能增進我們的感情。

  12. 雖然曇花總在夜裡開放,但趕到曇花開放的時候還是想約幾位朋友來看看,這樣更有秉燭夜遊的樂趣。

  13. 古代詩人為了創作靈感,經常秉燭夜遊,到處遊歷,陶冶情操。

  14. 學習工作之餘,我們應該放下生活負擔,秉燭夜遊,敞開心扉享受生活。

  15. 作為一名研究工作者,不能整日抱著秉燭夜遊的思想,那樣是不會有好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