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助漢的故事講什麼

  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為西漢這一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盡心輔佐了漢高祖劉邦與漢惠帝劉盈,是名副其實的兩朝元老。而關於“蕭何助漢”這一典故,是出自於東漢史學家班固所寫的《漢書》一書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蕭何助漢的故事

  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為西漢這一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盡心輔佐了漢高祖劉邦與漢惠帝劉盈,是名副其實的兩朝元老。而關於“蕭何助漢”這一典故,是出自於東漢史學家班固所寫的《漢書》一書中。

  蕭何,是沛豐人。他擅長寫文書,在年少時便成為了沛縣的主吏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蕭何結識了時任秦泗水亭長的劉邦。蕭何初見劉邦時,便認為劉邦不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秦末,天下大亂,戰火紛飛。蕭何和劉邦兩人相約在沛縣起義,在蕭何的謀劃下,劉邦成為了起義軍的首領。

  等到起義軍攻下咸陽城後,劉邦欣喜異常。咸陽城是當時秦朝的國都,異常的奢華,劉邦和將士們對咸陽城迷戀不已,紛紛沿街搶奪錢財,沉醉在咸陽城的繁華之中。只有蕭何最為清醒,蕭何進入咸陽城後,第一時間派人包圍住了丞相府與御史府,不准他人出入。原來當時秦朝的大小事情都由丞相府與御史府統管,在這兩府裡面有完善的歷史典籍,以及關於秦朝人口、地形、法律等一系列書籍。蕭何將這些書籍一一登記在冊,命人好好保管。這些書籍為劉邦以後鞏固西漢政權起到了極大地作用,是制定法律法規的重要依據。

  在經過這件事後,劉邦愈發覺得蕭何的重要性了,他認為蕭何就是上天派來幫助他成就大事業的人。

  關於蕭何與韓信的典故

  根據史書的記載,蕭何和韓信兩人皆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一起見證了西漢這一全新王朝的成立。一個是西漢的第一任丞相,另一個則是建功無數的大將軍,兩人為西漢的建立做出了許多貢獻。那麼同為漢高祖劉邦的得力干將,兩人之間又會有怎樣的典故呢?

  韓信原本只是一個市井的小混混,不學無術。有一日,韓信突然醒悟,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就加入了項羽的軍隊。韓信想要出人頭地,揚名立萬,但奈何項羽並不重用他。等到劉邦入蜀地時,韓信覺得他的機會來了,就轉投到了劉邦的麾下。但萬萬沒想到,劉邦也只是封他做了一個看管糧草的小官。韓信心中苦悶不已,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韓信結識了時任劉邦謀士的蕭何。在兩人的一番交談中,蕭何發現韓信是一個心中有溝壑的人物,值得重用。

  於是,蕭何便向劉邦推薦了韓信。當時,劉邦並沒有相信蕭何的話,根本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眼看著自己還是得不到劉邦的重用,一氣之下韓信策馬離開了軍營。蕭何得知後十分的驚訝,不顧他人的阻攔,執意去追韓信。在蕭何的勸說下,韓信還是跟隨蕭何回了軍營。劉邦聽說這件事後,便封韓信為大將軍。韓信也開始了他征戰四方的生涯,屢建奇功。

  等到西漢建立後,成為皇帝的劉邦便開始處處打壓韓信,認為他功高震主,影響了自己皇位的穩定。韓信不滿劉邦處處針對於他,趁著劉邦外出平定反賊之際,意圖謀反。得到韓信想要造反的訊息後,丞相蕭何十分的震驚。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蕭何設下圈套,一舉殺死了韓信。

  這個典故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成語的由來了。

  揭祕蕭何是如何死的

  蕭何,西漢的開國功臣之一,親眼見證了西漢這一全新王朝的建立。與蕭何一同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同僚們,最後大多都是被劉邦所殺,沒有一個好結局。那麼,蕭何是如何死的呢?

  蕭何生於公元前257年,與漢高祖劉邦是同鄉,兩人皆是沛豐人,有同鄉之誼。蕭何初見劉邦之時,便認為劉邦在今後會是有大成就的人。隨後,在蕭何有心的結交之下,劉邦與其關係日益緊密,成了至交好友。

  當時恰逢亂世,天下大亂,有志之士紛紛揭竿而起。蕭何和劉邦有感於天下之勢,便決定在沛縣發動起義。在蕭何的謀劃下,劉邦當上了起義軍隊的首領。在之後的日子裡,蕭何一直盡心輔佐劉邦,為他的霸業獻謀獻計。最後,劉邦成為了西漢的開國皇帝,統領四方。

  自古以來,皇帝都是隻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之人,漢高祖劉邦也不例外。劉邦在就成霸業之後,就開始疑心那些一起跟隨他打天下的兄弟們,認為他們有謀反之心。蕭何經他人的提醒,明白了劉邦已經開始疑心自己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蕭何自汙名聲,只求保全自己的性命。最後,蕭何成功的運用自己的智慧,消除了劉邦對他的疑心。

  在漢高祖劉邦重病身亡後,其兒子劉盈成為繼承者,蕭何便又盡力輔佐漢惠帝。蕭何最後是病逝的,於公元前193年即惠帝二年病逝在家中。蕭何比起韓信、英布等人,他最後的結局已經好上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