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古詩四首

  翻譯古詩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的學習古代詩歌,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重點古詩四首翻譯,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重點古詩四首翻譯***一***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 通:哪***

  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開啟,清澈明淨,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要問池塘裡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註釋

  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為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朱鬆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雲:“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

  鑑:一說為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鏡子;也有學者認為鏡子。指像鑑***鏡子***一樣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

  徘徊:來回移動。

  為:因為。

  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裡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麼會。

  那:怎麼的意思。

  清如許:這樣清澈。

  如:如此,這樣。

  清:清澈。

  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七年級重點古詩四首翻譯***二***

  錢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譯文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雲垂得很低。

  幾隻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築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註釋

  ⑴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裡、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齊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裡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不久。雲腳低: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雲很低,所以說“雲腳低”。點明春遊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的時候。雲腳: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時。“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裡指低垂的雲。

  ⑷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⑸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啄:銜取。燕子銜泥築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⑹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⑺淺草:淺淺的青草。才能:剛夠上。沒***mò***: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淺淺的青草剛夠沒過馬蹄。

  ⑻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行不足:百遊不厭。足,滿足。

  ⑼陰:同“蔭”,指樹蔭。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

  七年級重點古詩四首翻譯***三***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代: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溪橋 一作:溪頭***

  譯文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彷彿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雲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山路一轉,曾經那記憶深刻的溪流小橋呈現在他的眼前。

  註釋

  ①西江月:詞牌名。

  ②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的西面。

  ③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④鳴蟬:蟬叫聲。

  ⑤舊時:往日。

  ⑥茅店:茅草蓋的鄉村客店。

  ⑦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⑧見:同“現”,顯現,出現。

  七年級重點古詩四首翻譯***四***

  題破山寺後禪院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版本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餘鐘磬音。***版本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版本三***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版本四***

  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昇映照著山上樹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

  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淨心。

  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註釋

  ⑴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齊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入:進入。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陽。照:照耀。高林:高樹之林。

  ⑷竹徑:一作“曲徑”,又作“一徑”。通:一作“遇”。幽:幽靜。

  ⑸禪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悅:此處為使動用法,使……高興。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處為使動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臨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萬籟***lài***:各種聲音。籟,從孔穴裡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音。此:在此,即在後禪院。都:一作“俱”。

  ⑼但餘:只留下。一作“惟餘”,又作“唯聞”。鐘磬***qìng***:佛寺中召集眾僧的打擊樂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屬製成的曲尺形的打擊樂器。

猜你喜歡:

1.七年級必背古代詩歌四首譯文

2.七年級重點古代詩歌四首原文

3.古代詩詞四首翻譯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