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別做舊葫蘆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葫蘆本身經過長期的把玩以後,本身的色澤會逐漸由黃變紅、由紅轉紫,光亮潤澤。這種顏色葫蘆的價值必然遠遠高於一般葫蘆。那麼該怎麼鑑別做舊葫蘆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鑑別做舊葫蘆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鑑別做舊葫蘆的方法

  一、日照塗油法

  將葫蘆置於陽光之下,均勻地暴晒一段時間以後,在用質地細密的布料蘸上乾淨的核桃油均勻塗於葫蘆的表面。如此上面的兩個過程交替進行,就可以極大地加快葫蘆變色的過程,不過要想達到那種古色古香的境界還是需要經過1到2年左右的時間方可。

  二、沸水煮色法

  將葫蘆放到濃紅茶水、中藥兒茶水或者紅木末水之中煮或高溫浸泡一段時間以後使色彩浸入葫蘆的表皮之內。

  三、高溫油炸法

  將葫蘆完全浸入高溫的食用油之中,經過一段時間後葫蘆就會變顏色,顯得古色古香了。不過如何作舊我們依然有辦法將其與真正自然變色的葫蘆給區分開來。下面是一些簡易的鑑別方法:從顏色上看人工作舊的葫蘆可能在色度上酷似自然變色的葫蘆,但卻沒有內斂的光暈,表面的那層浮光皮生硬無比,很容易鑑別。

  其次看葫蘆的內壁,自然變色的葫蘆顯得比較陳舊,特別是蟲具,葫蘆的內壁一般會是灰黑色,並經常有蟲蛀的痕跡。而人工作舊的葫蘆則不然,其內壁的顏色多與外壁的色澤相同,並有侵染之相。

  鳴蟲葫蘆的保養方法

  防花:所謂花其實就是各種髒痕。葫蘆在晾晒過程中難免會落下灰塵,乾燥情況下並不可怕,然而在潮溼環境中,這些灰塵很容易通過水分的滲透跑到葫蘆表皮以下,形成所謂的“陰皮”,更有甚者長期處於潮溼環境,造成黴菌滋生,在葫蘆表皮形成“黴斑”,這些痕跡很難處理掉。因此葫蘆一定要存放在乾燥環境中。

  防色差:葫蘆在晾晒過程中如果翻面不及時,會造成兩側受光不均勻,進而形成色差。色差對於葫蘆並無大礙,只要想辦法讓淺色面多接受陽光即可。當然,最好還是在葫蘆晾晒期間定期翻動葫蘆,避免色差出現。比較先進的做法是利用太陽能轉檯來晒葫蘆,這樣在光照的時候葫蘆可自動旋轉,十分省力。

  防裂:相比於普通木質傢俱,葫蘆並不容易開裂,然而在極端條件下也會出現裂痕,一旦出現裂痕則基本無法挽救,因此必須做好預防。預防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保證外界環境不出現劇烈的溫度、溼度變化即可,將葫蘆放置在室內的展示櫃中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另外相對來說,瓷皮硬胎的葫蘆更容易開裂,此類葫蘆可通過適當上油來防裂。

  防蟲:玩葫蘆的朋友常被蟲蛀問題困擾,即使颳了裡子刷了兒茶,也很有可能被蛀。防蟲必須瞭解蟲子活動的規律,春季是蟲卵孵化的季節,建議此時用熱水燙一下葫蘆裡子,殺死葫蘆內的蟲卵,然後取幾粒新鮮的花椒放在葫蘆內,基本可保證一年不生蟲。有人用殺蟲劑、樟腦球等極端方法滅蟲,雖然有效,但處理過的葫蘆已不能蓄蟲,並不推薦。

  防摔:相比於前四點,防摔彷彿不值一提,殊不知這才是玩葫蘆最關鍵的一點。老葫蘆由於日常使用,常會出現口蓋鬆脫的現象,手拿不穩往往會顧此失彼,將一把好葫蘆摔壞。因此日常必須養成好的拿葫蘆習慣,要做到“口蓋同握”,也就是用一隻手同時握緊口和蓋,另一隻手在一旁保護,這樣就能有效減少摔葫蘆的機率。

  如何看葫蘆有沒受潮

  葫蘆受潮了,是可以明顯看出葫蘆整隻感覺跟之前不一樣了。葫蘆的皮會明顯給您一種不舒服的感覺,甚至一塊塊的,葫蘆紋也會變得特別的明顯以及難看{像瑕疵一樣},沒有了那種乾爽以及正常葫蘆的樣子{當您擁有一定的經驗,看任何沒見過的葫蘆都可以一眼看出該葫蘆有沒受潮。但對於新手或少接觸葫蘆的朋友來說。需要見過那隻葫蘆沒受潮前的樣子,才容易準確判斷那葫蘆到底是不是受潮了} 受潮實物是很容易看出的。只要您經歷的時候細心留意一下。很容易能分辨出,實物會比拍照出來的樣子明顯以及難看。

  葫蘆受潮對葫蘆的危害性

  很多朋友覺得,我的葫蘆經過了受潮期間。最後沒發黴,幹了後也跟之前樣子差不多,看著好象沒出現瑕疵。就以為沒問題了。其實不是的。手捻葫蘆是很怕受潮的,這裡也要看葫蘆的皮質密度以及細膩度。比如藥對授粉的葫蘆如果經過了受潮嚴重,雖然是沒導致發黴。但是葫蘆的花紋也會變得異難看。甚至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