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法務會計畢業論文範例

  會計要與時俱進就必須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需要,法務會計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我國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理論框架研究

  一、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理論框架的邏輯起點

  邏輯起點是指進行某種邏輯體系所要依賴的最本源的理論,抓住邏輯起點,對研究效率的提高和研究物件的準確把握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邏輯起點需要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與研究所希望達到的結果關係最為緊密;二是能夠概括研究物件的內在規律和外在矛盾;三是能夠體現研究者的想法和意圖。而作為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理論框架的邏輯起點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能夠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系統與其會計環境聯絡起來;二是能夠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聯絡起來;三是能夠對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有關的抽象範疇進行推理研究。所謂契約,是指由雙方一致同意而產生的一種相互之間的約定,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口頭形式。不完全契約理論一般是指由於交易中各種不確定因素存在而導致了契約不完全,特別是那些與專用性投資有密切關係的契約,其不完全性更為明顯,由於契約不完全性的存在,一般會導致“剩餘控制權”問題的出現。

  契約不完全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由於契約條款中語言表達模稜兩可或者不清楚而導致契約不完全;其二,由於契約當事人的疏忽未將有關事宜在契約中進行明確規定而導致的契約不完全;其三,由於簽訂契約時資訊不對稱而導致的契約不完全。顯然,不完全契約理論滿足作為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理論框架的邏輯起點,其原因有:一是它能夠通過簽訂契約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系統與其會計環境聯絡起來;二是它能夠通過契約的履行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聯絡起來;三是它能夠通過契約的不完全性對與非營利組織有關的抽象範疇進行推理研究。不完全契約理論表明非營利組織作為公共資源的提供者和捐贈者之間的受託與委託關係,其實就是一種契約關係,這種契約關係也是不可能完善的,捐贈者在捐贈資源時會與非營利組織會簽訂相關契約,明確指定資源的用途,但是隨著環境的變化,當捐贈者預期的意圖不能按照契約實現時,由於不完全契約的關係,與這筆捐贈資源有關的剩餘控制權問題就產生了:在預期目標不能實現時,非營利組織可能會將這部分資源用來資助其他的組織活動,或者私自挪用或盜取這筆資源,無論非營利組織採取什麼行為,其結果都是沒有按照捐贈人的意圖來使用這筆資源,即捐贈人的意圖無法實現,此時,捐贈人必然要求非營利組織披露全部有關資源使用與去向的資訊,而非營利組織也必然粉飾或者捏造資訊,二者矛盾由此產生,很可能引發法律訴訟活動,由於資訊披露不完全以及經濟環境的複雜,使得司法機關人員無法準確判斷訴訟活動的性質及相關的賠償事宜。基於以上分析,可以確定不完全契約理論是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研究的理論基礎,也就是說,不完全契約理論可以作為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理論框架的邏輯起點。

  二、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理論框架比較分析

  ***一***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目標與一般會計目標比較

  ***1***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目標與一般會計目標的相同點。二者都必須提供真實可靠的資訊,根據組織的運營適時記錄運營資訊,組織發生經濟糾紛或者法律糾紛時,這些資料都可作為參考證據交由法院和檢察院檢察。***2***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目標與一般會計目標的不同點。二者的不同點主要在於側重點不同,雖然二者都可以在出現經濟糾紛或者法律糾紛時作為證據,但一般情況下,一般會計主要記錄日常的財務資訊,但隨著經濟活動的發展,一般會計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已經超脫了記賬、開憑證的傳統模式,形成了對經濟決策和管理具有舉足輕重的資訊系統:一方面,一般會計資訊的形成,對於管理者管理非營利組織具有重要作用,不僅可以使非營利組織經營狀況有一個系統的記錄,而且捐贈者可以通過這些會計資訊對非營利組織進行監督;法務會計的目的總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向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案件審判有關的資訊;二是向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解釋性資訊,加深使用者對報告的理解;三是向非營利組織報告使用者提供與已有交易有關資源的詳細資訊,包括資源的使用、使用的詳細時間和地點等問題,以上三個目標是對國際上法務會計目標的概括總結,但對於我國而言,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的目標則比較單一,主要就是為法庭審判服務。

  ***二***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假設與一般會計假設比較

  ***1***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假設與一般會計假設的相同點。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作為會計學的一個分支,它們的假設條件必然會有所相同,對於會計假設,目前普遍認同的是會計主體、會計分期、貨幣計量和持續經營四個方面,法務會計與其相同的假設條件只有在會計主體假設和貨幣計量假設這兩方面,也就是說二者的會計工作都是為特定的單位或組織服務,在會計計量時都使用統一的貨幣單位記錄經濟業務、編制會計報表。***2***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假設與一般會計假設的不同點。首先,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假設與一般會計假設在會計分期和持續經營兩個方面存在不同,在會計分期方面的不同表現在:一般會計的會計分期假設是指將會計主體持續不斷的經營活動人為的劃分為幾個會計期間,從而更方便的向有關方面提供相關資訊,而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可以是在某一個會計期間也可以是在若干個會計期間來處理與法律相關的非營利組織會計事實;在持續經營方面的不同表現在:一般會計的持續經營假設是指經濟組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能夠一直經營下去,不會面臨破產,而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則是要求查清楚法律事項涉及的相關會計事宜,與該會計事宜對應的非營利組織可能目前還沒有破產,可能還能持續經營下去,也可能已經破產。其次,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的假設條件還包括欺詐留痕假設、可驗證性假設和職業謹慎假設。其中,欺詐留痕假設是指非營利組織中的任何欺詐行為都不會永久的不顯現,或早或晚都會通過某些證據而最終顯現出來;可驗證性假設是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人員收集和整理的檔案或者財務資料都是可以得到驗證的;職業謹慎假設是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人員在自己的職責能力和知識範圍之內來解決或鑑定相關問題。

  ***三***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原則與一般會計原則比較

  ***1***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原則與一般會計原則的相同點。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受目標和假設的影響,與一般會計原則也存在一些相同的方面,二者都必須遵循合理性原則、真實性原則和實質重於形式原則,但二者的側重點不同。***2***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原則與一般原則的不同點。由於法務會計自身的特點,它既與一般會計原則存在相同的地方,也帶有一些法律原則的影子,因此,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原則與一般會計原則的不同在於它具有自己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它除了具有真實性原則之外,還具有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合理性與合法性兼顧原則、以溝通協調為主訴訟為輔原則、排偽法原則以及獨立、公平、公正原則,其中法務會計的真實性原則是要求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人員經過各種程式和工作得出的結論是真實可靠的,一般會計在這方面主要是要如實反映經濟情況;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中的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是指在做出判斷時,不能僅根據檔案資料,還要以法律為依據,一般會計在這方面主要是指以經濟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核算;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不僅要遵循合理性原則,還要考慮合法性原則,即在法庭上必須提供證據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主體必須符合有關規定,提供的證據必須合法,必須是通過合法途經收集來的;以溝通為主訴訟為輔原則是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在雙方當事人出現矛盾時要以溝通協調為主,即使在訴訟支援業務中,也應該首先進行溝通協調工作;排偽法原則是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人員可以通過研究事物的規律等方法來排除一些偽證;獨立、公平、工作原則是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在工作過程中應該公平、公正,表達意思要以事實為依據,並根據事實獨立工作得出結果。

  ***四***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工作程式方法與一般會計工作程式方法比較

  ***1***二者在工作程式與方法上的相同點。二者在工作程式上的共同點就是都必須遵循相應的程式,但具體程式又有所區別,在工作方法上二者的相同點是都需要使用審計方法和財務會計的主要方法。***2***二者在工作程式和方法上的區別。首先,在工作程式上的區別。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的工作程式主要包括四個階段:接受委託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結束階段。其中接受委託階段主要指與委託人見面,瞭解委託事項,根據相關準則簽訂相應的委託書,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人員的責任予以明確;準備階段是指在接受委託之後,所做的各種前期準備工作;實施階段是指對準備階段收集到的各種材料和檔案進行驗證、判別和分析;結束階段是指對案件事實真相給出最後結論和鑑定的階段。而一般會計的工作程式主要包括六個依次銜接的過程:根據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根據收付記賬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分類賬;根據記賬憑證彙總、編制科目彙總表;根據科目彙總表登記總賬;期末根據總賬和明細分類賬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其次,工作方法上的區別。非營利法務會計的很多方法都是一般會計所不具備的,這些方法主要為:偵查技術、詢問技術。其中偵查技術是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人員在進行有關事實的調查時,需要綜合運用審計和法律等知識,因此,一般都會使用到法律上的偵查技術;詢問技術是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人員通過向有關人員進行詢問而獲得證據的重要方法。

  ***五***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報告與一般會計報告比較

  ***1***二者在報告形式上的比較。二者的相同點是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都有自己的規範要求。***2***二者報告形式的不同。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的報告形式與一般會計的報告形式不同,但都必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報告的目的、採用的步驟和應用的方法、展現事實及相關的推理、得出結論、最後是法務會計工作人員的簽名、報告日期和報告地點。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報告披露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一是要儘可能引用法律法規,二是要儘可能採用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觀點,三是要儘可能提高報告被採納的可能性,四是不能透露與訴訟無關的機密資訊;而一般會計的報告形式主要是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其中會計報表是指以表格的形式來表現的企業財務狀況、經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檔案。通過以上的比較分析,概括出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理論的一般框架,如圖1所示:

  三、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理論框架構建關聯問題

  ***一***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主體資格問題

  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主體是指所有從事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工作的單位和人員,這些單位和人員從事的工作主要包括提供相關的法律支援服務,或者進行各種與非營利組織的財務案件、經濟案件或法律案件有關的調查工作。國外對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主體資格有明確的規定,如美國和加拿大都明確規定法務會計人員在具備熟練的法律知識和財務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擁有豐富的從業經驗以及較高的工作能力,在英美國家,只有取得一定資格的註冊會計師或者特許會計師資格的人員才能從事法務會計。一般而言,我國的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主體可以分為民間和政府兩類:民間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參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活動的註冊會計師和司法機關及國家審計部門及其專業人員,但是,我國對於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主體缺乏規範的資格認證制度,為了推動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的發展,一方面,我國應該學習英美國家法務會計制度,成立專門的法務會計職業聯盟,培養專業的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人員以滿足我國法治化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可以通過職前教育和在職培訓兩種方式來進行;另一方面,應該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資格認證制度,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資格考試來確保選取人員具備從事這一行業的資格。

  ***二***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行業標準問題

  任何一個行業的運作,都必須參照相應的行業標準,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工作的開展,也同樣需要一個合理的行業準則作為指導,以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和任務,規範相關從業人員的行為。在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行業的運作,不僅要遵從道德規範,還有相關的職業準則對其進行約束。與英美國家相比,我國缺乏相關的行業規範,缺乏專門的準則,以致於主體資格、責任和義務等都不明確,加大了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工作開展的難度。因此,促進我國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的健康發展,必須借鑑國外經驗,再結合我國非營利組織自身的特點和發展情況,制定出符合我國情況的法務會計行業標準。但是,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建立科學的行業標準還有一定難度,主要是由於目前我國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內容和種類比較簡單,無法建立全面的行業標準,只有參照國外或國際的相關準則,結合法務會計鑑定技術標準,來指導我國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的工作,但是為了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的長遠發展,有必要制定科學合理的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準則。

  ***三***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相關人員法律責任問題

  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的執行需要依賴相關的法律體系,健全的法律體系將會使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得以明確,減少從業人員舞弊或疏忽發生的概率,提高行業執行效率。反之,法律體系不完整,就會使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的執行遭受嚴重挫折。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是指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人員在從事法務會計相關事宜的過程中,出於故意或過失的原因而提出的錯誤的或欺詐的專家意見,因此而承擔的不利後果,其中不利的後果對非營利組織來說主要是民事責任的分攤。對相關人員來說,需要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的原因主要是職業疏忽和舞弊或者違背保密原則等,對於相關人員法律責任的認定,我國雖然有專門的司法鑑定制度,但是對法律責任的規範並不明確,這就使得相關人員法律責任的落實難度加大,也使得相關人員有機會、鑽空子去從事舞弊事件。所以,必須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體系來保證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的健康發展,這其中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必須考慮法律制度的合理適用,不能盲目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不能為了制定法律制度而制度;二是要密切關注法律制度的執行情況,使法律制度真正落到實處,而不是形同虛設;三是在此基礎上,形成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專家證人的責任追究制度,進一步約束非營利組織法務會計從業人員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制定的法律體系科學化、合理化、有效化,才能使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得以真正明確。

  篇二

  財經院校法務會計論文

  一、財經院校進行專門法務會計課程教育的必要性

  儘管法務會計的發展歷史較為短暫,但西方等國家卻已經在此領域有了突破性的發展。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美國的安然破產案審理過程中,每一方當事人都私下聘請了相關的法務會計作為團隊一員,協助律師制定訴訟方案。由於在此案起訴、審判過程中有專業的法務會計人員的介入,使得有關安然是否披露虛假財務資訊、是否存在舞弊行為的爭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支援,這也最終迫使安然***Enron***公司承認做了假賬,安然虛報盈利共計近6億美元,其虛報的數字讓人瞠目結舌。以此為鑑,越來越多的公司已經開始聘請公司的法務會計為其公司日常運作進行內部控制完善水平進行評估,以期儘早幫助公司查出舞弊行為,避免公司損失的擴大。隨著全球經濟低糜,實體經濟不景氣,導致許多公眾公司經營出現危機,從而導致大量的財務舞弊案的出現。許多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甚至是投資者都要藉助法務會計的專業知識來避免損害的發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法務會計專業的發展。具體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法務會計一方面可以在公司遭遇訴訟案件時為其辯護,保障其合法權益,即通過會計審計手段,同時運用訴訟技巧設計出最有效的訴訟法案。即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從而儘快結束司法程式。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投資者查詢公司可能進行虛假陳述的相關證據資料,也可以在投資者進行訴訟時,協助其代表律師對投資者因公司虛假陳述而遭受的實際損失進行計算,提供最佳的訴訟方案建議從而使投資者能夠獲得最多的賠償。法務會計還可以協助法官進行案件的審理工作,例如,在某些金融類訴訟案件中,許多涉及金融、會計、審計方面的內容都使得法官無能為力,急需法務會計人員利用其專業知識和經驗,為法官提供幫助進行審判活動。綜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法務會計的市場需求量很大,未來在各國都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各國對其人才的需求數量也將大幅度的增加。

  ***一***法務會計在一定程度制約會計假賬的存在

  順應國際潮流,在我國儘快建立完善法務會計的配套制度應屬當務之急。在會計領域,從事會計職業必須學會做假賬已成為行業公開的祕密,其危害性不言而喻,這也使得其逐漸成為了世界性的難題,會計假賬同時也會產生政治和法律方面的問題。因其涉及到財務、稅收、金融等眾多國計民生領域,這一問題不解決將直接制約一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甚至會演變成全球的經濟危機。日趨嚴重的會計假賬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將會進一步導致資本市場動盪,進而引發商業賄賂,最終表現為腐敗蔓延。而法務會計的出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這一悲劇的發生。其中的一條基礎路徑就是培養高質量的法務會計人才輸送到社會,而這一使命無可爭議地落在了財經院校的肩上。尤其是應用型財經院校更是義不容辭,應突破傳統法學會計單獨作戰的格局,開設法務會計專業,對會計假賬治理與財務、稅收、金融、財政風險防範有所作為。

  ***二***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定位適應了會計法治需要

  高校教育的現狀是會計學、法學分別被授予完全不相干的學位,其學習的專業課內容也大相徑庭。而在實務中,會計師與律師的業務之間幾乎沒有交集,能夠合作的案件也極少,都是各自為戰,其效果可想而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培養出來的法律、會計人才由於沒有跨學科的知識結構體系因此根本不具備實務中所要求的既懂法律又知曉會計專業技能的能力,因此根本無法滿足會計法治的需要。會計法治所追求的客觀獨立、防範假賬、控制風險的會計契約效果無從實現。而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則有助於實現舞弊防範、加強內部控制從而加強公司企業財產的保護。我國公司企業經常利用會計做假賬從而濫用公司資產達到其違法的目的掩飾其違法行為。這也是國有資產流失較為嚴重的原因之一。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之一就是藉助法務會計的專業技能進行公司行為的監督和防範。為此,應用型財經院校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立足學生的就業前景,在借鑑和整合會計、法學專業各自的辦學經驗的同時,融合出法務會計的學科建設精華,將法務會計專業學生培養定位為以會計假賬防範、企業財務稅收風險防控為主要內容,以處理解決金融經濟案件為最終目的的特色複合型會計法律人才培養,減少甚至消除會計假賬,實現會計法治使命。

  ***三***法務會計人才就業市場廣闊

  一直以來,司法資格證和註冊會計師證被譽為天下第一第二考,各大高校法學專業就業率極低,甚至教育部已經不再審批新建本科法學專業,雖然會計專業就業相較於法學要好,但如未取得註冊會計師證在社會找工作也並非易事。一方面是畢業的法學會計專業學生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企業、金融機構和部分事業、行政單位急需既通識會計專業知識又能處理法律風險的複合型人才,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這種對防範會計與法律風險的崗位需求就更加緊迫。
  不僅僅是上述部門,就連專業分工較強的會計師實務所、律師實務所、資產評估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也慢慢發現其所涉及的業務領域已經不是單一實務所可以完成的,需要跨行業跨事務所合作解決,而僅僅是簡單的1+1合作並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急需通曉會計、法律等多門專業知識的跨專業的複合型人才,從而對實務中所涉及的會計法律和稅務的綜合性難題進行處理和解決。而這類問題是靠單一專業人才所解決不了的。放眼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其比較重要的業務之一就是法務會計業務。例如近幾年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就增加了一倍的法務會計人員。再看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其絕大部分業務是對公司財務進行審計、驗資,這類傳統領域的國際競爭力較弱而對於司法會計鑑定、稅務籌劃等競爭力較大的鑑定諮詢業務的涉獵卻比較少,更別說是法務會計業務了。
  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局勢,傳統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經營範圍必須進行拓展,與時俱進,積極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而能夠處理這些新增業務的人才主要來源於需求法務會計,因為其具有會計和管理諮詢專業優勢,且能夠解決法律問題,因此未來在我國法務會計也將成為會計師事務所的較優選擇,其就業前景尤其樂觀。從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到,法務會計的未來就業前景比較樂觀。
  而近年升格為本科層次的原高職高專學校由於層次較低、競爭力較弱因此更加註重結合本校以前的學科優勢和學科品牌來培養應用型人才。這類學校中的應用型財經院校更是以其品牌的會計專業而聞名,如何充分地整合利用這類院校的會計專業優勢,將人才培養定位於重點面向公司、各種事務所培養能夠從事會計假賬的防範,有能力就涉及稅收、財務、會計、金融類案件風險防控問題的處理的綜合性會計法學人才。
  另外從人才培養和專業設定的角度來看,在高校設定法務會計專業,培養具有法律、審計、財稅、會計等複合型知識的人才構想,正符合教育部最新人才培養的精神,即未來將有600多所新轉型的本科院校要立足社會需求進行職業教育,換句話說就是按照實際工作中某一職業的需要來培養跨專業的複合型人才。既使得傳統法學教育模式得以變革,又形成了與國內研究型高校法學教育的平行與補充的關係,有利於優化法學教育佈局,提升法學教育水平。因此,應用型財經類院校開設具備法律、會計等跨學科綜合知識的法務會計專業,培養綜合性人才將填補國內空白,同時也將拓寬就業市場,提高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從而在根本上解決現在法律專業就業難的危機,同時提高畢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最終解決高校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實現教育公平。

  二、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方案設計

  ***一***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設定總體構想

  要想真正建立起復合型法學人才的培養機制,建立法務會計專業,國內的高校就必須科學地設定獨具特色的課程體系,在科學設定法務會計複合型法學人才的課程體系時,應當避免簡單地將法學、會計學課程1+1疊加,這樣的效果只能是1+1<2。應當以法學、會計學和審計學專業設定的專業基礎課為基本構架,將法學實務理論與會計學實踐知識相融合,在教育部規定的硬性課程完成的基礎上,適當壓縮一般性通識課程的學時數,再將節省出來的課時設定法學與會計學交叉的特色課程,來實現交叉學科間知識的融匯貫通。因而,除了設定法學基本理論與實務的專業基礎課以外,還應開設註冊會計師、中級財務會計學、法務會計概論、法務會計實務、公司財務報表的閱讀和分析、會計欺詐調查、金融法和金融犯罪調查、經濟犯罪案件偵查等具有實踐性的專業特色課程,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證明理論基礎,使法學與會計學形成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關係,也使得培養出來的“法學+會計學”複合型法學人才具有區別於傳統法學專業方向的特質,能夠更好地勝任法務會計方向的需求。

  ***二***法務會計複合型法學人才培養的具體實施方案

  1.建立全國統一的法務會計資格考試及其認證體系

  最高人民檢察院曾明確指要求在各級檢察院不包括區級檢察院應儘快設定法務會計崗位,以適應新時期人民檢察工作的要求。人民檢察院也曾招收司法會計人員,這類人員需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全國統一考試。但這種考試不同於註冊舞弊查核師,缺乏對法務會計需要掌握的專門知識進行考察。如前文所述,社會對法務會計人才的需要僅靠司法機關的人員無法得到滿足,而且其特殊的公職人員身份也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其獨立性。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在全國進行專門的法務會計資格考試***如美國的註冊舞弊核查師***,以保證法務會計人員具備相當的綜合性技能。其考試科目有待於學者及實務工作者針對法務會計所處理的業務領域和內容進行確定,而筆者只是拋磚引玉設想其考試科目大致應當包括以下幾大板塊:即財務會計學板塊、審計學板塊、民商法學板塊、三大訴訟法學板塊、犯罪心理學板塊等。而法務會計人員不應當隸屬於司法機關,即不應當具有公職,主要防止其缺乏獨立性,當然其考試和資格認定也不應當隸屬於司法機關,這樣法務會計在處理業務的過程中才會時刻以客戶的利益為先,在法律和會計準則制約下服務客戶。另外,由於我國的法務會計起步較晚,缺乏基本的實務經驗,國內的法務會計師事務所可以與國外法務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合作,引進其先進的理念和實務中積累的法務會計從業經驗,共同拓展法務會計業務。同時,我國的立法應當明確法務會計執業的法律責任,對法務會計人員從事有關證據收集、以專家證人身份出庭作證等程式要進行法律規制,並制定法務會計人員的從業道德規範和準則,應制定相應的部門法規定法務會計人員違規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2.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可引入診所式法律教育模式

  由於法務會計人才要求較高的實務操作能力,因此傳統的跨學科理論教育無法解決其實踐能力的培養。而診所式教育模式的運用能夠使學生身臨其境,在接觸實踐專案的同時更好地運用書本知識,並能切身體驗這種來自社會實踐中的真實專案中需要的法務會計技能,從而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有必要在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中加入診所式教育模式,從而達到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效果要求。

  ***1***法務會計的診所型課程設定方向。在設定法務會計的課程前我們應首先明確法務會計人才的教育理念。筆者認為,法務會計專業誕生於市場需求,因此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屬於職業教育而非學歷教育,即不能忽視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否則還會延續傳統法學專業“滯銷”的情況。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有必要將診所教育納入課程體系,筆者認為應作為必修課進行設定。另外,如在法務會計專業開設診所實踐課,則需變更其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作業、試卷及答案的形式與內容,探索新的標準評判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建議可結合學生的自我評議及相互評議的結果,綜合考慮客戶的評價,再加上教師的最終評價的綜合評價體系。

  ***2***法務會計的診所型課程的具體設定方案。法務會計診所型課程的具體設定需分幾步走,首先,是師資的解決。能夠勝任法務會計診所型課程的教師必須要具有法務會計專業的從業背景,這樣才能具有實踐經驗。而這樣的法務會計高層次人才在全國都是寥寥無幾,更何況這樣的人才很少會留在高校進行任教,緩兵之計是可以用既具有法學又具有會計學和審計學等專業知識的教師進行替代,而其中具有註冊會計師證和司法資格證的教師優先考慮。同時也可以鼓勵相關教師到法務會計的實踐部門培訓一年後進行教學。也可以高薪聘請專門從事法務會計實踐的專業人才做客座教師。其次,是教學內容的界定。與傳統法律診所教學相比,法務會計診所型課程的內容更多樣化。其內容應根據法務會計從業人員所涉足的業務內容來制定,指導教師需教授學生訴訟前如何為委託人提供訴訟案件的風險分析、教授其如何分析會計資料來源的真實性以及如何按照法律的規定合法收集案件的關聯性證據,制定最具攻擊性最有效的訴訟策略、如何會見證人、當事人及其他訴訟當事人進行會計問題的質詢以及如何起草專家證言等服務專案。而以上目標效果的達成都需要指導教師特別細緻地將這些融合會計與法律知識的法務會計技能在具體個案實踐中傳授給學生。

  篇三

  民事訴訟證據支援中法務會計論文

  1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證據支援中的基本現狀

  法務會計所提供的民事訴訟證據支援的作用現狀在我國當前的司法模式下,在訴訟程式中專門設立了處理會計問題的司法會計鑑定程式,充當法官的助手,以其會計專業知識來彌補法官在會計專業知識方面的不足。當法務會計人員出庭作出司法鑑定意見和結論時,必須能夠接受當事人及法官的質詢才能作為獨立的訴訟證據參與到法庭調查中,才能有資格參與到民事訴訟證據的認證、質證等法庭調查環節中。

  2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證據支援中的主要應用

  2.1法務會計人員作為鑑定人蔘與民事訴訟

  法務會計鑑定人身份的產生一般有3種主要方式。

  ①接受民事訴訟中其中一方的委託而形成;

  ②由民事訴訟中的雙方當事人協商決定;

  ③當雙方當事人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時由法院強行指定。因此,由以上三種方式產生的法務會計人員所出具的證據支援是我國民事訴訟案件的證據之一,具有較強的法律效力。

  2.2法務會計人員作為專家輔助人蔘與民事訴訟

  法務會計的另一個身份即專家輔助人。專家輔助人是我國民事訴訟案件中證據制度的一大突破,其職能主要體現在:

  ①對涉案民事訴訟的專門問題進行說明和詢問;

  ②對民事訴訟案件中的鑑定人進行詢問。

  3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證據支援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3.1服務領域狹窄

  民事訴訟案件在現行司法實踐中採取不告不理的基本原則,只要當事人不到法院起訴,法院基本上不會主動進行案件的受理,因此很少有會計師事務所關心和涉及法務會計這一服務領域。儘管有少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已經開展了相關的司法會計鑑定工作,但仍存在其公信力不高,說服證明力差,業務量不多,執業標準缺乏等弊端。因此,我國需要從理論層面上來推進法務會計的證據支援研究,進而制定法務會計在民事訴訟鑑定標準和法律責任方面的法律法規,增強立法供給,逐漸提高法務會計的訴訟支援力度並擴充套件其運用範圍,擢升法務會計專家在解決民事訴訟糾紛中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3.2有效認證制度缺失

  傳統司法會計鑑定一般都很少涉及法務會計的資格認證制度和鑑定制度,其訴訟證據支援和業務操作範圍標準基本空缺。因此,法務會計人員在收集證據的過程中,鑑別真假資訊的能力不夠。除此之外,對於如何幫助當事人計算損失賠償範圍和鑑定標準等方面的制度也不足,並沒有一個具體明確的行為標準來量化相關人員的責任。因此,要建立健全法務會計的專家認證制度,對民事訴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以此來充實法務會計的理論和實踐體系。同時,應廣泛實行法律援助制度,確保社會弱勢群體能夠獲得民事訴訟的司法援助,確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3民事訴訟成本制度的滯後

  我國民事訴訟成本制度仍然沿用傳統的使用原則,沒有跟上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訴訟成本的提升使得很多正常的訴訟案件無法進行,司法效益得不到保證。相關部門要構建符合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的成本制度,取消立案時的訴訟費用標準。同時建立起律師費轉付的制度,鼓勵採取多渠道、多方式解決民事衝突。必要時,還可以建立訴訟保險制度,通過購買保險的方式將訴訟成本控制到最低水平。綜上所述,法務會計所提供的證據資料應具有客觀性、合法性和關聯性的特徵,能夠給相關部門進行技術鑑定和執行民事訴訟程式提供有力的司法幫助。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