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電動勢說課稿

  電動勢即電子運動的趨勢,能夠克服導體電阻對電流的阻力,使電荷在閉合的導體迴路中流動的一種作用。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靜電場和電源電流等知識的基礎上引入的一節電動勢課,本節內容同時又是學生學習歐姆定律和電阻定律等後續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整章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通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電源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及電源電動勢的基本含義及其定義式和電源內阻等知識,瞭解研究物理問題的類比方法,初步學會運用電動勢概念定義式E=W/q及上一節學的電源電流知識知識解決一般實際問題和求電源內阻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聯想、抽象思維、類比能力。

  2、教學目標的確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本節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電源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裝換為電能的裝置。

  2、瞭解電路中電源內部和外部自由電荷定向移動過程中,靜電力與非靜電力做功和能量裝換的關係。

  3、瞭解電源電動勢的基本含義,知道它的定義式。

  4、理解電源內阻。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對電動勢的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對之前的知識點及規律的總結能力。

  2、通過對內阻的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介紹尼古拉特斯拉的生平事蹟,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情及勇於探索真理的精神。

  2通過教材上對幾種電池的介紹,及講解當今世界的主要能源,加強同學們的環保意思、激發同學們勇於探索新型環保的綠色能源。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和本節教材實際,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電源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裝換為電能的裝置及電動勢的概念及其定義,所以本節電動勢概念是本章的重點也是難點;而對電動勢及內阻知識,限於學生的認知水平,可能無法自己理解,得

  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所以電動勢即為重點也為難點。

  二、學情分析

  由於本學生基礎好、課堂氣氛活躍,之前的章節的學習效果良好。

  三、教學策略說教法、學法

  1、教法選擇:

  為貫徹生本教育,落實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結合教材實際,本節課準備採取啟發引導導、點撥釋疑、合作學系教學方法。

  2、學法指導:

  作為教師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其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因此這節課採用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合作探究尋求方法的兵幫兵學習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收集資料提取資訊的能力。

  四、 教學程式及設想:

  1、複習舊知、匯入新課:2分鐘

  為了順利得出本節電動勢概念,同時讓學生掌握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採用類比法設計。

  用PPT放映初三學習電源指示章節中電源好比為抽水機的圖樣。並提問同學們:如果水置於水平水槽內不會流動?而高處的水會流向到低處呢?是因為水有重力勢能差單獨置放的導線中有電流嗎?為什麼在兩頭接上電源呢有電流流過呢?好的接下我們就來探究為什麼導線接上電源後導線內就有電流流動。

  好的大家開啟課本43頁,帶著上面的問題先預習,這樣就很順利地過渡到預習階段。

  為更好的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匯入本節新課時,採取故事匯入或生活現象匯入或演示實驗匯入的方式,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的沉思。故事是。。。或生活現象是。。。或演示實驗是。。。。

  2、任務驅動、自主預習及展示:5分鐘

  利用預習時間,把本節課的標題及相關概念書寫到黑板上。並畫好抽水機與電源示意圖以備對比講解,順利引出電動勢。

  對比填空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鐘

  請同學們在看書後舉手上黑板填空,並請其他同學評價,再到老師在做講解。

  設計思路:因為直接給出電動勢這個名詞,我採用的方法是搭建合理的思維臺階。

  從靜電力做功的角度引入電動勢的概念,努力是學生經歷一個理性的、邏輯的科學思維過程,並將思維上的臺階搭建合理。

  臺階一:電源能電流的流動是因為它具有吧自由電荷從負極經電源內部搬運到正極的能力;正、負極堆積著正、負電荷,所以在電源內部存在著有政績指向負極的靜電場,要電荷搬運到負極就要克服靜電場對電荷的作用力。

  分析1.正電荷在電源內部受到這個靜電力的方向和電荷的運動方向相反。靜電力充當是阻力

  臺階二:一定存在著“非靜電力”,它就像一個“搬運工”

  分析2.電源內部,正電荷受到的這個靜電力要阻礙它的運動,為此,必須要有一個離充當動力,克服靜電力做功把正電荷從負極搬運到正極,滿足持續電流的需要。這個力由電源提供,叫做非靜電力,方向與靜電力相反。

  從能量的角度看,電源是吧其他形式的能轉換為電能的裝置。通過非靜電力的做功,讓電勢能增加。

  臺階三:即使是相同的電荷量從負極搬到正極,非靜電力在不同的電源中所做的功也不一樣,就像吧相同的中無從一樓搬到二樓,如果樓層的層高不同,人力做的功就不一樣。

  分析3.不同的電源非靜電力做功的本領是不同的,我們用電動勢來表達電源的這種特性。

  臺階四:非靜電力對電荷做的功與電荷的比值有特殊的意義相當於樓房的高度,定義為電動勢。

  小結:電動勢在數值上等於非靜電力把1C的正電荷從電源的負極移送到電源的正極所做的功。若電源移送電荷q,非靜電力做功W,則

  物理電動勢拓展提高

  1. 關於電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1號乾電池比5號乾電池大,所以電動勢也大

  B.1號乾電池比5號乾電池大,但是電動勢相等,內電阻相同

  C.電動勢的大小隨外電路的電阻增大而增大

  D.電動勢由電源中非靜電力的特性決定,跟電源的體積無關,也跟外

  電路無關

  2.鋅汞電池的電動勢為1.2V,這表示

  A.電路中每經過1s電源把1.2J的化學能轉變為電能

  B.電路中電流為1A時,電池每經過1s電源把1.2J的化學能轉變為電能

  C.電路中每通過1C電荷量,電源將1.2J的化學能轉變成電能

  D.鋅汞電池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本領比一節乾電池電動勢為1.5V的大

  3.某鋰電池的電動勢是3V,表示 。

  4.某蓄電池上標有“1.5A?h”,指的是電池的容量,表示

  5.舉出五個生活中的常用電池:、、、、。

  6.一定值電阻,在10s內通過2C 的電荷量時,消耗的電能是16J,問:

  1電阻兩端的電壓為多少?

  2若該電路電源的電動勢為12V,則在這段時間內,電源的內電路消耗的電能為多少?

  3該電源的功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