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崗前培訓心得體會

  社群崗前培訓是我國新補充社群任職前的一種特定職業培訓。以下小編為你帶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1

  20xx年元月,有幸參加了金臺區民政局舉辦的為期四天的社群專職工作人員崗前培訓,我感到非常自豪。此次培訓歷時雖短,但安排合理,內容豐富,深入淺出,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在課程安排上,民政局精心安排了社群相關檔案政策、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社群專項業務知識的學習和市社群辦領導、區民政局領導以及黨校老師對社群知識和檔案的解讀,讓我對社群工作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為後期社群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開班儀式過程中,我就體會到社群專職工作的重要性。區政府韓明芳區長在開班講話中提綱挈領的指出了社群工作的重要性,並對我們新聘用的專職人員提出了建議與要求。韓區長的講話讓我收穫頗多,主要內容包括:一、加強學習,積極進取;二、愛崗敬業,踏實工作;三、認真履責,服務群眾;四、真抓實幹,提高效率;五、創新思路,取信於民。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謹記這些要求,時時刻刻以它作為航標,指引我進入正確的工作軌道。

  其次,社群是黨和政府聯絡群眾最基層的單元,做好社群的各項工作對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而本次培訓第一課就是由市社群辦張碧宇主任給我們講解了社群工作的意義,通過學習,我體會到了社群工作以及打造一支高素質社群專職工作人才隊伍的重要性,作為一名社群工作人員,要懷揣一顆為人民服務的誠心。

  隨後,區民政局馬慶文局長從社群專職工作人員的角度更為細緻的給我們講解了社群工作的重要性,我國社群和社群工作人員的演變過程,以及社群工作要突出的”五抓”和社會工作能力提升的”五招”等知識。通過學習,我更進一步認識到社群工作人員的職責:一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二是為人民服務;三是協助推進社群民主管理。要如何將這些職責更好的履行,馬局長給了我們答案,即工作能力提升的”五招”:第一要吃透三情,即社情、民情、上情。俗話說實踐出真知,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必須細緻,認真的瞭解實際情況,才能有的放矢。第二要傾注三心,即愛心、耐心、事業心。只有真正把人民群眾的事情放在心上,才能得到群眾的支援,工作才能順利的開展。第三要甘當三員,即宣傳員、服務員、資訊員。這是我們工作的本分,要切實做好。第四要增強三力,即組織協調能力、文字綜合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而這三力,是做好這份工作的有力保障,也是我今後工作中需要提升的地方。第五要突出三真,即真學、真幹、真闖。社群是一片廣闊的天地,要想大有所為,就必須紮根群眾,揣一顆為民服務的真心。

  再次,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社群專職人員的工作職責之一,但要很好的落實就要先深入學習。在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中,我認識到了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和如何在社群工作中貫徹實施。依法治國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而社會最基礎的單元是社群,要建成法治社會,就需要建成一個個法治社群。這就需要我們在平常的工作中堅持不斷學習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在處理社群事務的時候,才能更好的做到依法辦事;加強宣傳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這樣我們才會構建一個群眾滿意、國家放心的法治社群,才會構建一個法治社會。

  最後,通過對各項專業知識的學習,讓我體會到社群確實是一個連線政府和群眾的視窗,每項工作都與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所以在工作過程中必須時刻本著一顆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真心,這樣才能不辜負人民群眾對我們的期望。在培訓過程中,講解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徐老師,對現行人口和計劃生育基本政策、社群計劃生育的主要任務、主要方法進行了講解,通過講述工作過程中的事例和感受,讓我們體會到了計生工作是一份甜蜜的事業,在平常的工作中要有責任心,要有吃苦精神,要多思考、多創新。社會保障股的老師給我們講解了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相關政策,使我們知道了各項保險的適用人群,申請條件、流程及補貼金額等相關知識。還有民政局的兩位領導從擁軍工作、低保等具體工作入手,給了我們很寶貴的經驗。

  通過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對社群工作的重要性、社群的專業知識及如何做好社群工作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作為一名新入職的社群工作者,我還有許多知識要向前輩虛心學習。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秉承各位領導和前輩的經驗,細緻、耐心,不斷學習、創新,懷一顆真誠的心,真正將服務社群居民作為自己的事業來對待!

  篇2

  三天的培訓讓我一開始忐忑的等待變為此時此刻的充滿激情和期待,讓我為能成為一名社群工作者而感到自豪。

  通過這次培訓,我不僅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禮而且也明確了自己的角色。擔任此次培訓老師有區領導、黨校校長、社群主任,那精心準備的教案、那一次次深入淺出的講解無不凝聚著他們多年的工作經驗、無不體現著他們在工作上嚴謹、認真、負責的精神。解答了我在之前出現的一些迫切需要解答的問題,為我今後更好的開展工作打實了基礎,創造了條件。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好好汲取,這些精神更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掌握好的工作方法,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誠心誠意辦實事,並在工作中勇於開拓創新,做出讓居民滿意的事情,不辜負黨和政府寄予我們的厚望。

  社群工作是艱鉅而有意義的。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面臨挑戰,需要學習的知識、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日俱增,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這樣的工作可以磨練我們更快地成長起來。我們作為一支年輕的社群工作者隊伍,專業程度還很低,所以在進入新的工作崗位同時,應該儘快適應自己工作的新角色、不斷提高自己社群工作的專業素質,更好地為社群服務工作和社群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如何適應新的工作,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吳永樂主任所說,在社群工作中,我們是“學者”,不斷努力,不斷鑽研的學習者。學無止境,人生在世需要不斷學習,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學習和發展的過程,學習在先,發展在後。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我一定會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做好手中的每一項工作,遇到困難勇敢面對,發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質,以更好地服務群眾。

  通過此次培訓,明確了我在社群工作的出發點。社群工作做的就是群眾工作,群眾是社群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沒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就無從談社群工作,就無法融入社群,更沒有歸屬感。所以,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原則,牢固樹立居民群眾是社群建設的主體力量的觀念,真正從思想上相信群眾、尊重群眾、依靠群眾,自覺做好服務群眾、發動群眾、引導群眾的工作。同時,我深刻感受到做好社群工作首先要把居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具有主動服務的意識,做到群眾利益無小事,充分發揮社群工作的優勢,深入居民中,傾聽居民的呼聲,反應居民的訴求,關心居民的疾苦,使自己時刻都有一顆責任心、平常心。社群工作者,不光要管理社群內的一些日常小事,更重要的是要系統的、全面的、多層次的為社群居民服務。愛是鍛造的利器,我們要成為居民群眾的貼心人。“只要對居民用情真,居民就能把你記在心!”吳主任的這句話一直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只有我們真心的付出才能換來居民群眾的認同,只有他們認同你才能更好的來開展以後的工作。因此,讓我更加堅信,以耐心換放心,以誠心換真心。

  團結就是力量。今天,我們180個新的面孔聚集在這裡,這不是180個人,而是由180股繩擰成的一支朝氣蓬勃、團結協作、鬥志昂揚的隊伍。在社群團結意識很重要,要團結同事,在社群裡很多居民工作都是同事們共同協作的。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我們是集體的一份子,學會並懂得發揮團隊優勢。一個合作、團結的團隊是無堅不摧的,是最有戰鬥力的。“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集體的力量是最偉大,也只有融入到集體中,才能有我們充分發揮個人能力的舞臺。“木桶原理”形象地說明了一個團隊的成敗取決於木桶最短的那塊板,所以在工作中要注重和他人溝通交流,互相支援,團結協作,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發揮集體的偉大力量。關係和諧才能提高辦事效率,發揮團隊的作用。

  社群工作是一種以助人為宗旨,運用各種專業知識、技能和方法去解決社會問題的專門職業體系,這個體系的構建及其從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府政策去行事。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社會工作者,首先要必備專門的職業操守。遵章守紀、完善制度、執行規章;準確認識、理解和把握社會政策,堅守專業立場;重視與其它專業和職業人員協作共事;堅持情、理、法的統一,用愛心、耐心、細心、平常心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其次,要具有服從和擔當意識。由於社群工作的複雜性,作為一名社群工作者服從領導分配,聽從領導的指揮,創造性的、出色的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幫領導分憂解難。而且,領導沒有想到的,沒有分配的工作,自己要主動承擔。並且在工作中,要善於發現問題,主動的解決問題。共同努力為建設和諧社群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總之,三天的培訓我受益匪淺,每一位領導的講話都讓我記憶猶新,我不敢忘記也不能忘記他們的叮囑與期盼。在此,感謝所有領導和老師對我們安排的這次寶貴的入職培訓。短暫的培訓是結束了,可我認為並沒有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起點。我要以這次學習培訓為起點,加強學習,勤奮工作,開拓創新,以飽滿的精神,昂揚的鬥志,良好的作風,滿腔熱忱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牢記群眾利益,善待每一個人,做好每一件事,珍惜每一分鐘,做一名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社群專職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