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無公害栽培技術試驗研究

             作者:張瑞業 張輝 周明 鄭愛新 朱旭輝 朱小舍

  摘要枇杷無公害栽培技術試驗結果表明,枇杷栽後第5年開始結果,產量達3 750kg/hm2,第8年進入盛產期,產量達13.5~15.0t/hm2;且在不施農藥的情況下未見病蟲害成災,因此低山緩坡山地適宜枇杷無公害栽培。
  關鍵詞枇杷;無公害栽培;產量

  枇杷是我國南方特有果樹,其果肉酸甜適度、營養豐富,具有潤肺、止咳、健胃、清熱等功效。枇杷適應性強,生長快,結果早,病蟲害少,既可綠化山區,又可增加經濟收入[1-3]。嫁接樹3~4年投產,8~10年後進入盛產期。為使枇杷豐產增益,達到無公害標準,特進行了無公害栽培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於仙居縣朱溪鎮官屋村,造林前為梯地,坡度20~30°,海拔120m。坡向東南坡和東北坡。砂質壤土,pH值5.7。年均氣溫17℃,1月極端最低氣溫-6.9℃,7~8月極端最高氣溫39℃。平均大氣相對溼度80%,日照時數約1 700h。
  1.2試驗材料
  供試枇杷選擇浙江餘杭的大紅袍優良二年生嫁接苗。
  1.3栽培管理
  1985年開始實行不施農藥的無公害栽培管理模式,果園上部和兩邊為馬尾松和灌木混交林,下部為農地。為避免凍害,在春季發芽前栽植,株行距4.0m×4.5m,種植時挖大穴,以草木灰為基肥,覆土後蓋以茅草,根據枇杷葉大、蒸發量大的特點,栽時把葉剪去1/3~1/2。根據試驗觀察,氮肥施用過多,果實大,而色味不佳,鉀肥過多,甜度增加,而肉質變硬,因此施肥的時期、次數和數量,要根據枇杷的生長特性而定,一般一年除草、鬆土、施肥3次,以複合肥為好。進入投產期的枇杷,第1次在2~3月春梢抽發前施複合肥1kg/株,以促進幼果生長,減少落果;第2次在3月底至4月上旬,施複合肥0.5kg/株,以促進果實膨大,提高產量與品質;第3次在5月下旬,採果後、夏梢抽生前,施複合肥1.5kg/株,促使夏梢抽生和花芽分化[4-6]。
  第1年,春季頂芽抽生後任其自然向上直伸,自頂芽以下選留3~4個腋芽,向四周斜向開展,及時抹除多餘萌櫱;第2年在抽生側枝上選留1~2個副主枝***其餘抹除***作為第2層主枝;第3年再在第2層主枝上選留2個副主枝;第4年以同樣方法,在第2層主枝上選留1~2個副主枝,每層副主枝儘量錯開,不要重疊。第3年開始,若植株有花蕾形成,應及時抹除。經過整形後的枇杷,一般以輕剪為主。應在冬季進行,刪除密生枝,剪去徒長枝,有利通風透光,避免內膛廕庇,枝條光禿,結果部位外移,形成立體結果。
  枇杷花量多,影響果實發育,果實細小,品質降低,需要疏花疏果。當花穗過多時,可疏去樹冠上部骨幹枝上長梢和弱枝上的花穗,在枝梢上保留1~2個花穗,北坡易受凍害一般不疏。疏果宜在春季最低氣溫回升至1℃以上進行,每穗留果數按樹勢而定,壯樹多留,弱樹少留,一般留果2~3個/穗。枇杷以幼果過冬,凍害嚴重的年份易受害,影響產量。防寒主要措施是束葉、靠枝、樹冠覆草和打雪,枇杷開花時將花穗下部葉片向上束裹花穗,或將大枝相互靠攏,露於樹冠外的幼果用少量稻草覆蓋。枇杷葉大易積雪,大雪時要及時搖雪,防止積雪過厚折枝斷穗和融雪降溫時結成冰塊凍壞花果。春季氣溫回升後及時解除束葉、靠枝的繃繩,以利其光合作用。
  2結果與分析
  
  在該試驗地枇杷栽後第5年開始結果,產量3 750kg/hm2,第8年進入盛產期,產量13.5~15.0t/hm2,按照近兩年的市場價,果實售價4~5元/kg。由於試驗示範的作用,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到2009年官屋村山地種植枇杷已達24hm2,全村枇杷產量已達140t,產值近60萬元。一農戶1998年種植的3 333.33m2枇杷,2009年產量達4 000kg,產值1.6萬元。
  
  3結論與討論
  
  官屋村山地的24hm2枇杷,絕大部分是東南坡,冬季未見明顯受害。約2hm2是北坡,由於北坡在冬季氣溫低,風凍嚴重,冬季絕對最低氣溫低於-7℃以下的年份產量只有南坡的1/3。因此,冬季防寒措施是豐產保收的關鍵措施。栽培管理措施好、樹體生長健壯的,疏花疏果是提高其果實品質的關鍵措施,可使果大味好,果實商品率高,市場售價達5元/kg,比一般的高1元/kg。根據對官屋村枇杷樹10多年的觀摩,不施農藥未見病蟲害成災,說明低山緩坡山地適宜枇杷無公害栽培。在同一株樹上,甚至同一個花序上,開花先後不一,成熟期也不一致,因此採收時,必須選黃留青,分批採收。遠銷外地的,則8成熟時採收。枇杷果軟多汁、皮薄、果梗脆軟,採收時要認真仔細,以免果實受損不耐貯運。採時可用手捏梗,不觸及果面,防止果面毛茸脫落,果面受傷,引起腐爛。
  
  4參考文獻
  
  [1] 章文才.果樹研究法[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7.
  [2] 李燕華.寒地果樹栽培學[M].牡丹江: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85.
  [3] 蔡宗啟.枇杷豐產優質栽培技術試驗示範[J].中國果樹,2003***5***:44-45.
  [4] 林晶.大果枇杷高效益栽培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09***10***:39-42.
  [5] 郭世華.優質枇杷高產栽培技術[J].雲南農業,2009***9***:13-14.
  [6] 佘德鳳,曹仲根,劉瑞蘭.大枇杷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陝西林業,2008***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