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財務管理制度

  新醫療體制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著問題與弊端有為促進醫院高效率的向前發展,醫院制定了什麼財務管理制度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的弊端

  *** 一*** 投資考慮不全面

  目前,醫院在投資這塊,考慮不全面,計劃不周。如房屋建設、裝置採購僅僅通過財務狀況的分析進行規劃,容易導致醫院財產的不合理利用,浪費醫院資產。比如: 規劃購買醫療裝置時,只是考慮裝置的高階性、精良性、是否尖端與新異,忽略了結合醫院實際情況的實用性和使用率,買回的精良裝置閒置,浪費了醫院有限資金。除此之外,忽略裝置的日常保養和安防,只在裝置出了故障時才想起進行維修。由於財務投資規劃的失缺,造成不能定期保養裝置,一旦出故障,必將影響醫院醫療工作的正常執行。

  *** 二*** 財務預算制度不完善

  做好了投資規劃,下一步就是財務預算。預算方案不僅要參照以前的預算,在醫院發展計劃的基礎上,充分考慮醫院的特色特點,考慮科室的特色特點,合理安排整年的各項活動,並且列好經費開支預算。但是,一些醫院財務預算制定簡單,沒有參考其他因素,導致財務預算報告不科學不合理不完善,也沒有事後評估報告,影響預算計劃的落實,影響預算計劃報告的可操作性。

  *** 三*** 醫院對財務管理重視不夠

  由於受輕管理、重收人等意識的影響,導致只重視業務收人目標的完成,對收人結構缺乏分析與研究,以致形成收人結構的不平衡。對成本的合理控制、有效控制不給力,導致醫院開支成本過高、不科學、不平衡。現在,一些醫院財務預算存在形式化現象,應該注重成本的科學管理。

  *** 四*** 監督評估機制不健全

  目前,一些醫院對財務報表、財務預算,財務管理的重視不夠,以及缺乏健全的監督環節,僅重視收支環節,不重視非貨幣資訊,有些醫院只注重業務需求和資金收入多少,對收入結構不進行分析研究,所以出現收入結構不科學,資產利用率低,整體經濟效率低的現象。

  對醫院財務管理的要求

  隨著民營醫院的進入,醫、藥分家等體制改革,在新的醫療系統形式下,2011 年,我國頒佈了新的《醫院財務制度》與《醫院會計制度》。新的兩個制度提出了嶄新的要求,具體要求如下: 財務預算的編制要嚴格依據醫院實際發展情況; 醫院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保證醫院所有業務活動正常穩定開展,同時要大力節約成本; 結合醫院實際把成本控制和績效考核結合起來,把有限資金利用到最好的效率; 同時做好資金風險的預防,把財務和資金風險降到最低。做到財務工作、財務管理、財務監督、風險控制相結合。

  醫院財務管理的改進與創新措施

  ***一*** 提高對預算的監督和管理力度

  預算管理是對各項財務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因此,醫院應加強對預算管理的重視,要積極強化預算約束,做好預算管理。嚴格以《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的法定票據制度、法定格式要求和法定審批程式,規範各項支出票據,要嚴格審批和監督預算外支出。另外,要健全對預算執行的情況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監督、評估,保證預算管理的有效執行。

  *** 二*** 努力降低成本

  努力降低成本,是醫院財務管理的目標。只有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成本核算和控制,才能做到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資金的使用率。對成本的預算、核算、考評進行管理,保證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 三*** 加強籌資錢袋子的風險管理

  要想解決醫院長遠發展這一難題,資金是基礎是關鍵。因此,在市場新形式大環境下,醫院不僅要用好有限的財政資金,還要用好管好各類社會性籌資資本。怎樣才能管好用好籌資呢? 一句話,就是對籌資的各種風險進行分析、預測,把風險降到零,從而切實保證籌集資金的安全使用。

  *** 四*** 健全財務管理績效考核機制

  俗話說得好: 人管人管不好,制度管人是法寶。建立健全一套財務績效考核制度是醫院財務管理的重點,也是醫院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績效考核制度要從業務能力、服務品質、營業收入等方面進行統計、評估、考核、獎懲,形成一種考核激勵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