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激勵人生的文章

  激勵,讓生命積極互動,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太強很累,其實不強更累

  文/孫晴悅

  在大學裡,是敷衍度日勉強畢業;還是爭分奪秒,專業、社交,哪項都不能落下?

  臨近畢業,是選擇考研,賭一個也許更好,但卻不確定的未來;還是隨便找一份工作,平淡安穩?

  工作兩三年,新鮮勁散去,是接著奮勇向上;還是調到一個清閒的崗位,歲月靜好?

  如果提出以上問題的是一個女生,那麼大部分的七大姑八大姨加上路人都會說,姑娘不要太辛苦了,姑娘不要太強。

  因為太強很累。

  好像有那麼點道理。在這個世界裡,好像讓姑娘不要太累,天經地義。可是不要太強,到底是什麼意思?不要太強,過得就真的比較好一些嗎?

  Paloma是巴西一家電視臺的女記者。2008年的時候,我們就認識。當時,北京奧運會,我給那家電視臺的奧運報道團當翻譯,她是那個報道團最年輕且是唯一的女記者。

  那一年,是大二的暑假,我看著全天候24小時連軸轉的記者報道團,瞬間明白了為什麼這個行業絕大多數都是男生,且做得出色的也都是男生。

  很簡單。因為電視行業太累了啊。且不說能不能熬夜,就是同樣需要幫攝像拿三腳架、坐在任何地上都能開始編片的能力,女生確實天然弱勢。

  Paloma是體育記者。我問她,巴西是不是也和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一樣,成為著名電視臺的出鏡記者,特別特別困難?女生做電視,是不是特別累?

  當時,我記得已經一個通宵沒睡覺的巴西姑娘,寥寥數語。她說,做電視確實太累了,這個行業你要做得強就很累啊。我以為她敷衍我,沒認真回答,但是還有下半句。

  “可是,其實不強更累啊。”

  後來的很多個時刻,我都深深感受著這句話的力量。

  畢業季,大家都說找工作難,可是總有那些大神們,手裡握著一把的offer,挑挑揀揀,羨煞旁人。而我們卻忘記了大神們的大學是怎麼過的,大神們有漂亮的成績單、出色的社會活動表現、500強的實習經歷。他們在拼命為這一切努力的時候,我們在一旁看著,撇撇嘴說,女生不要太強了,你看她們多累。

  當她們輕鬆在一眾offer裡挑挑揀揀的時候,其實輪到我們累的時候到來了。跑了n場宣講會,卻連能去面試的機會都很難得到;從秋天到冬天再到春天,找了大半年工作,依然沒有一個滿意的offer;即使有了offer,我們又嫌起薪太低,上升空間有限。

  不強,是不是更累?

  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從這個節點開始,我們做著味同嚼蠟的工作。想說要不然還是隨便混混吧,反正幹多幹少,工資都一樣,要那麼辛苦幹嘛。於是,我們再一次選擇了easy模式,上班淘寶,下班收快遞,就這麼過了幾年,覺得居然也還不錯。然後,等到五年分水嶺出來的時候,我們望著再次出國深造的費用,望著直線上升的房價,望著手頭上雞肋般的工作,無力感是不是難以阻擋。

  不強,是不是更累?

  然後我們在父母的支援下買了房子,成了家,面對每個月必須要還的房貸,你還敢放棄手頭上雞肋但卻有穩定收入的工作嗎?

  這是一個不強的惡性迴圈。不強,讓我們只能抓住手上現有的,不敢冒險,不敢放棄;也讓我們喪失了更多選擇的機會,做著十年如一日簡單、重複的工作。不要太強,過得真的就比較好一些嗎?

  2014年的時候,我在世界盃賽場上再次遇到了Paloma,在媒體中心裡遇見六年沒有見過也鮮有問候的故人,激動之心難表。她驚訝於,我也成為了一名記者,並且在她的國家做了一名駐外記者。而我驚訝於,這個告訴我“可是,其實不強更累”的姑娘,已經成為了她所在電視臺的當家花旦。

  她不再需要坐在地上剪片子,不再需要做那些大牌記者做剩下的選題,不再需要對著自己不喜歡的體育專案,強顏歡笑。她在一個視足球為生命的國度裡,成為了當家足球記者。

  太強辛苦嗎?其實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辛苦。

  最開始,她從為球隊接機送機的記者做起,小個子的Paloma淹沒在那些人高馬大的男記者中。一點一點,她爭取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機會,她成為了報道團唯一的女記者。再後來,萬眾矚目的世界盃,她是當家一姐,全程有最好的機位、最熱的話題、最優先的連線時間。她可以選擇她想做的內容,拍她想拍的故事,做她想做的採訪。

  強大,意味著你在一個團隊裡有優先的選擇權,在職業生涯裡,你可以儘可能地走那些有效的路。那些暫時看上去不累的工作,到最後失去的卻是最重要的——選擇的權力。

  曾經有一個小女孩問我,覺得什麼樣的人生最好。我仔細想過以後,成為了我一直到現在的答案。

  我覺得自由最重要。我想要一個自由自在的人生,不是要隨時隨地可以出去旅遊,不是要上班不受領導約束,而是在每一個我想要改變,想要嘗試一種不同的生活,想要再往前走一步的時候,我永遠都有選擇的權力和能力。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且只能是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即使這樣做很累。

  :信念是一粒種子

  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事業也是這樣,他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 己的信念。——林肯

  信念是一粒種子

  佚名

  為了開闢新的街道,倫敦拆除了很多破舊的樓房。然而,開闢新的街道的計劃遲 遲沒有實施,而那些舊樓房的地基依然靜靜地在那裡任憑日晒雨淋。

  一天,一群科學家來到了這裡,他們驚奇地發現:在這一片多年來未見天日的地 基上,由於接觸了春天的陽光雨露,競長出了一片野花野草。更令人驚奇的是,在這 些野草中,有一些雜草是他們在英國沒有見過的,要知道,這種野草通常只生長在地 中海沿岸國家。

  或許這些花草的種子是羅馬人沿著泰晤士河進攻英國時帶到這裡的吧。這些種子 被壓在沉重的石頭磚瓦之下一年又一年,幾乎已經完全喪失了生存的機會。但令人感 到驚奇的是,一旦它們見到了陽光,就立即恢復了生命的活力,並綻開了一朵朵美麗 的鮮花。

  如此小的種子,生命力真是令人震撼啊!它們是如此的柔弱卻又如此堅韌,就算 是在沉重的磚瓦下壓上數百年,它們也依然能夠保持自己鮮活的生命。

  一粒種子,即使被埋沒數百年,依然蘊藏著生的希望。那麼人呢?當我們處於困 境時,又當如何呢?

  某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在茫茫的沙海線裡跋涉。在 熱烈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面孔。他們十分 口渴,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隻水壺,說:“這裡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 不能喝!”

  就這樣,這一壺水,成了大家穿越沙漠的信念,成了求生的希望寄託。這個水壺 一直在隊員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露出了喜悅和堅 持的神色。

  終於,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擺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 擰開那壺支撐他們的精神之水——緩緩流出來的,卻是滿滿的一壺沙子。

  故事裡,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中,真正救了他們的,哪裡是那一壺沙子呢?他 們的信念,已經

  如同一粒種子,在他們心底生根發芽,最終指引著他們走出了“絕境”。

  點金術:

  事實上,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無論遭受多少艱辛,無論經歷多少苦難,只 要一個人的心中還懷著一粒信念的種子,總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讓生命重新開 花結果。人生就是這樣,只要信念在。希望就在。

  :你有什麼資格不努力

  文/安梳顏

  ***一***

  這個世界很現實,這個世界沒有不公平,但是不可否認,我愛這個世界,因為它至少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去改變某些東西。

  我始終相信努力奮鬥的意義,對很多人來說,大概只有這條路才能通往更高的金字塔。

  很多讀者私信我,“怎麼才能寫出大家都喜歡的文章?""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作家,但就是堅持不下去““我不知道該怎麼努力?你能告訴我嗎?”“我有時候就是不想動,總是會放棄”……

  類似這樣的問題,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總而言之概括為,前途迷茫型。

  其實問這樣問題的人,在我個人認知裡,至少應該是家庭條件不錯,生活也很優越,所以才可以選擇不想努力,因為只有生活條件的還不錯的人才有的選。就像有錢人才會從容不迫的說,沒錢不要緊。那些沒錢的人,不得不努力,如果他們偷懶一天,那第二天可能就沒飯吃。

  不過我終究敗在了我以為上,在後續的聊天中,他們大多生活苦悶,家庭困難,有著遙不可及的夢想和沉甸甸的責任。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殘忍的鮮血淋漓,面目可憎,我們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它迎頭痛擊,無論這個世界,我們都能驕傲的說,我沒辜負自己。

  ***二***

  十幾個小時的火車硬座,主要原因是為了省錢,我總安慰自己說,年輕的時候要多吃點苦。

  可能是由於跑的快的緣故,我是我們那節車廂第一個進去的人,然後就開始期待旁邊坐的會是個什麼樣的人。車廂裡的人陸陸續續地進來了,我旁邊依然空著,可能不是起點站買的票,我暗暗想到。

  在我低頭玩手機的時候,耳邊傳來了“姑娘,你旁邊沒人吧”

  抬頭映入眼簾的是一位四五十來歲民工大叔,膚色黝黑,面板很乾燥,臉上有些地方皴了,穿的民工服,衣服很薄,揹著,提著,外加放著的,有一堆行李。

  我立刻說:“暫時還沒人,可能不是起點站買的票”

  火車執行後,坐在一起的,難免聊了起來。

  大叔在北京打工,工地上幹活,如今專案做完。想早點回家過年,只好買了站票。說起回家那個字眼的時候,大叔很溫柔的笑了。

  對面的一個大姐打趣問大叔:“今年是不是賺的盆滿缽滿”

  大叔說每天早上五點就開始上班,一直忙到晚上七八點,要是加班可能更晚,不過工資也還挺好,一天能賺三四百。

  “賺錢挺辛苦的。”我有些感概的說。

  “誰說不是呢,不過家裡有兩個笑的,大的今年要結婚,要買房買車,小的又讀的是三本,學費高的嚇人,不賺錢不行啊”

  後來我問大叔為什麼不讓孩子在網上以前幫他訂張票,畢竟要站十幾個小時。

  大叔面露尷尬,後來才說,本來也想在網上訂票,可家裡就小兒子會上網,但是小兒子嫌棄他農民工的身份,還說他沒文化,平時大叔打電話回去,小兒子也沒接過。後來想想就算了,只是站一會而已。

  以前我在知乎上看到一條答案,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努力,高票答案下面貼了一張照片,是很多農民工春運的時候大包小包擠火車的場景,說了一句,因為我不想成為他們這樣的人。

  當初看到那條答案的時候,我無比贊同。

  可是如今,我真真切切的看到這位民工大叔,鼻子莫名的酸了一下。

  北京冬天的室外有多冷,我能形容的就是十個人裡面有九個都裹著厚厚的羽絨服,帶厚厚的圍巾帽子,但是大叔只穿一件很單薄的外套,早上五點開始搬磚,和泥……

  大叔不是買不起臥鋪,只是因為要給家裡的孩子省錢。

  ***二***

  週末的時候我會出去兼職,以前在一家西餐廳做服務員,工資還可以,所以幹了挺久的。

  那家西餐廳有很多兼職生,排班也都不一樣,幾乎每次我遇到都是不一樣的面孔,除了店長和洗碗阿姨。

  洗碗阿姨人很好,總是笑眯眯的,和藹可親,每次都會衝我笑,前廳不忙的時候,我也會偷偷跑過去幫她洗幾個碗。

  阿姨的工作時間和我們不一樣,比我們長四個小時,工資卻只有服務生的三分之一。

  我知道的時候,氣鼓鼓的文:“阿姨,你怎麼不換一個工作,這簡直是壓榨勞動力”

  阿姨似乎是苦笑了一聲:“換工作哪有那麼容易啊,哎,我都這麼老了,沒啥文化,只能幹這個了”

  下一個週末,我提前到了一會,看見阿姨穿著一身其他店子服務員的衣服,急急忙忙的趕過來。

  “阿姨,你換工作了?”

  “沒有啊,我們店是十點上班,我在我家附近的早餐店找了份兼職,負責端早餐,打雜,跑腿啥的,我早上六點去上班,可以幹三個半小時呢,一小時八塊錢。”阿姨說話的時候臉上帶著笑意。

  我要下班的時候,阿姨問我,能不能幫她家女兒補補課,知道價錢,一小時五十,問我願不願意。我也帶家教,不過猶豫了幾秒鐘,回答:“好,回頭協商一下時間,一小時四十就行。”

  大家想必都洗過碗,在家裡洗三四個碗,幾個盤子,是件挺輕鬆的事情。可是從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整整十二個小時,除開吃飯的二十分鐘,其餘時間要一直站著洗碗,到最後腰疼疼脖子疼,阿姨自己說起來的時候,總是略帶笑意的說,沒事沒事,都習慣了。

  為了多掙二十八塊錢,阿姨要早起三四個小時去另一個店子,找到這份兼職的時候,就和撿了寶一樣。就算這樣,阿姨還是會花五十塊一小時的高價給自己孩子請家教,生怕自己不能給她更好的。

  ***四***

  暑假的時候沒回家,在武漢打工,租的房子在一個即將拆遷卻沒拆遷的棚戶區裡面,住我對面的是一個小姑娘,十七八歲,早出晚歸。

  有一天十點左右,突然聽到樓下有哭聲,我衝下去的時候,姑娘呆呆地坐在門口,膝蓋胳膊在流血,我趕緊跑過去問她怎麼了。姑娘一開始死活不說,只是嗚咽。後來才說在路口遇到幾個流浪漢尾隨,雙方吵了幾句,姑娘怕的不行,拔腿往回跑,路上摔了一跤

  帶姑娘回來,我一看不是大傷口,就幫她包紮了一番。

  後來聊天的時候,我問她年紀這麼小,又是一個人,為啥租在這麼偏僻的地方,家裡人不擔心嗎,多危險。

  姑娘說自己今年的藝考生,暑期培訓,父母都在抽不開身,在這租房子便宜,藝考本來就要花挺多錢,家裡也不富裕,不想在多花錢了。

  姑娘說這些話的時候,我腦海裡總會浮現姑娘那天晚上驚慌失措佈滿淚痕的臉。

  九月份開學我離開的時候,姑娘依舊住對面,依舊早出晚歸。

  我租房子的地方,坐完地鐵還要轉公交,偏僻的不像話,當然房租也特別低。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一個人住在那,為了某些堅持的東西。

  ***五***

  我從上大學就沒拿過家裡的錢了,學費生活費全是自己掙得。幾乎所有空餘時間我都在兼職,端過盤子發過傳單,做過禮儀也帶過家教。

  我儘可能地找所有機會掙錢,如果銀行卡里的錢不夠兩千,我就覺得很恐慌。

  以前在網上做過槍手,幫大神代寫網路小說,千字十,接任務之後一直熬到凌晨兩三點,能碼一萬字。也幫人寫論文,三萬字五百塊,走路都要抱著本其他專業的書邊走邊看。

  大概是那個時候寫的多了,如今寫起來也不會太辛苦,寫出來也會有人點贊,打賞。只是有天看到一條私信,大意就是我很辛運,成了簽約作者,還能出書。

  其實我一直堅信的一句話,在這個努力程度如此地的社會裡,真的輪不到拼天賦。

  我十分清楚,我沒有資格不努力,因為如果我這個月想偷懶,想休息,那我下個月就沒飯吃。

  那些找不到堅持動力的人,只是過得太舒服,沒被生活逼到哪個份上。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你過得還算舒適的生活是誰提供的呢?

  那些父母一把辛酸淚,為了你們願意去幹最苦最累的活,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甚至拿著不高的工資,你們真的有資格偷懶嗎?

  這個世界很殘酷,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但是不努力一定沒結果。不過還好,至少它給你去努力改變的機會。

  我要賺很多很多的錢,我要買一所大房子,我要給父母更好的生活……我不想我爸我媽五十多歲時候,還在外面打工奔波,我要給他們更好的將來,所以我沒資格不努力。

  當你倦怠鬆懈想要放棄時,願你多想想那些你愛的和愛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