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間美術的論文代發表

  民間美術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智慧、藝術與才能,是一份值得中國人民珍惜且努力為之繼續傳承的寶貴財富。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民間美術的精神內涵

  摘要:眾所周知民間美術是組成各民族美術傳統的重要因素,為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表達了對人們美好生活的憧憬與理想,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關鍵詞:民間美術;源泉;精神內涵

  眾所周知民間美術是組成各民族美術傳統的重要因素,為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中國戰國秦漢的石雕、陶俑、畫像磚石,其造型、風格均具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魏晉後,士大夫貴族成為畫壇的主導人,但大量的版畫、年畫、雕塑、壁畫則以民間匠師為主,而流行於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紙、刺繡、印染、服裝縫製、風箏等更是直接來源於群眾之手,並裝飾、美化、豐富了社會生活,表達了人民群眾的心理、願望、信仰和道德觀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斷創新、發展,成為富於民族鄉土特色的優美藝術形式。

  同時民間美術與民俗活動關係極為密切,如民間的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生子祝壽、迎神賽會等活動中的年畫、剪紙、春聯、戲具、花燈 、扎紙 、符道神像 、服裝飾件 、龍舟綵船、月餅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數民族民俗節日中的服飾、佈置等。民間美術分佈於各地,因地域、風俗、感情、氣質的差異又形成豐富的品類和風格。但它們都具有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統一的特點。另外 ,它們的制 作材 料大都是 普通的木、布、紙、竹、泥土,但製作技巧高超、構思巧妙,擅長大膽想象、誇張,且常用人們熟悉的寓意諧音手法,積極樂觀、清新剛健、淳樸活潑,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理想,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一、民間美術的含義

  中國歷史上, 人們在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創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這種文化與現實的物質更接近,具有鮮明的特點,這便是民間文化或民俗文化。人們又習慣地把這種文化的載體,如剪紙、刺繡、皮影、雕刻等稱之為民間美術。所以,民間美術也就相應的保持著民間文化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

  1、它們是那些沒有或很少受到專業訓練的勞動者創造的藝術。應用於日常生活,歲時節令和民間各種民俗活動中,與專業藝術相對應,並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

  2、它們是創作者與欣賞者合一的藝術。主要滿足勞動者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求,具有地域性、民族性。

  3、它們是原始文化的傳承者,不少傳統的民間藝術與巫術,原始宗教、神話傳說、信仰習俗等有著密切關係。並在發展過程中融匯了正統的和外來的文化影響,逐漸減少了實用的色彩,成為觀賞遊藝的物件,但其原生性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著。

  4、它們是觀念的藝術,描述的是內心的真實而非視覺的真實。集體表現是其思維方式的重要方面,個人創造受制於集體意識;以意象造型方式為主,融幻想、寓意、象徵、裝飾性於一體;原色對比、二方四方連續等造型原則是其特點。在自由的時空創作的同時,又受到傳統規則的制約,這種撞擊與衝突,使民間藝術永遠充滿生命力。

  但是,民間美術在歷代都未受到過重視,它往往被認為是淺俗的東西而很難載入史冊。我們從歷史的發展來看,人類在創造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同時也創造了藝術。隨著階級社會的發展,人類藝術以兩個大系平行向前發展。一個是億萬勞動群眾創造的民間藝術,這是人類本源藝術的發展延續;另一個是職業藝術家和畫院學院所創造的上層藝術,主要包括宮廷藝術、宗教藝術和文人藝術。民間藝術是從史前文化開始的群體藝術,而上層藝術則是職業藝術家創造的個體藝術。在過去我們只是繼承了後者,而對於民間藝術,由於歷史上文野俗雅的偏見,是沒有地位的。但是民間藝術無時不在滋養、哺育著上層藝術與專門家的藝術。作為人類文化藝術的母體,民間藝術永遠是所有上層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土壤”和“寶庫”。

  二、民間美術對於美術教育

  對中國傳統美術來說,多元化的層次決不是簡單並列的.而是在民間美術的根基上發展起來的。民間美術是一切美術的基礎,既是藝術之源,又是藝術之流。因此,“中國民間美術的造型規律及其創作方法,完全應該與其他美術規律和創作方法並駕齊驅地存在於中國的美術學府裡.只有這樣,中國的美術教育才是名副其實的、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完整的面貌獨立於世”。

  優秀藝術皆根植於自己所生長的土地,只有認清自己的根在哪裡.從根本上認識到傳統文化的不可或缺性,才能傳承和弘揚民族藝術。當下有些青年藝術者不屑於民間美術,認為這些來自鄉間的東西是粗俗的,土得掉渣.盲目崇尚西方所謂的一些主義或是樣式,殊不知只有積累豐厚的傳統文化涵養.才能創造出高品位的藝術作品。在借鑑別國優秀藝術形式的同時。更要明白我國的傳統,充分吸收中國傳統民間美術中的營養.把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元素、民族文化精神融匯於現代藝術,才能創作出具有影響力的藝術作品。

  近些年,教育界越來越重視藝術教育在培養和提高學生全面素質中的重要作用。美術教育除要求學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表現法則和造型規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善於捕捉對描寫物件的內心感受,指導學生在充分理解物件、把握物件的基礎上滿懷激情地把物件概括而生動地表現出來,注重把自己的感受、意志融入作品中,準確地表現自己的個性與風格這些民族化的特色在民間美術樣式上都有著深刻及鮮活的表達。在藝術界,在目前這種風格與形式大爆發與大融合的情形之下,通過對民間藝術中所蘊含的民族心理特質、傳統美學觀念及獨特造型方法的剖析與學習.美術教育可以擺脫原有美術教學體系中機械論與虛無論的缺憾,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中靈性與自然的精華,造就出時代精神與文化底蘊交相輝映的審美教育風格。最終這種審美教育所形成的人格力量將滲透到個人的精神生活的潛意識層次,並跨越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形成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

  三、民間美術的發展趨向

  文化和習俗是人類根據自身生存的需要創造出來和自然形成的,它必然隨著時代的演變而不斷變化。這是必然的,是不可逆轉的,在今天高速發展的經濟環境下,在外來文化強烈衝擊下,民間美術的發展趨向呈現出三種態勢。

  1、與現代藝術相融合

  民間美術自古傳承至今,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最貼近生活的民間藝人能用最樸素、最純真、最強烈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對生活的最深刻感受,同時也在時間的推移中增進了文化的穩定性,這種藝術真諦,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毀滅的。民間美術與現代藝術雖然屬於不同的文化圈,但是它們在追求單純、概括、 簡潔的手法和表現真誠、直率的情感時卻有極為相似之處,這也為民間美術與現代藝術的融合鋪平了道路。所以我們應該從情感上、觀念上理解和認識民間美術的氣質、 精神、內涵、形式,在完全吃透和掌握民間美術的基礎上,將民間美術的精神和藝術語言與現代藝術語言融成一體,使之成為更為獨具特色的東西。

  2、民間美術品商品化

  在當今商品經濟的社會裡,藝術品走向市場是自然而又合乎規律的。民間美術由過去民間藝人為自身創作轉而為商品的生產而與市場結合是一個必然趨向,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和正確看待它。儘管在這中間有許多問題有待去研究和解決, 但民間美術品走向市場, 增加了民間藝人的經濟收入,改善了民間藝人的社會境遇, 繼而繼承其藝術技藝的持久力, 同時進一步改善與之相伴而行的民俗文化及巨集觀生存土壤,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

  3、轉變成新民俗

  民間美術依附於民俗活動,民俗是民間美術存在的根基。社會進步帶來了全方位的環境變化,伴隨著的是觀念的變化,傳統的民俗也必然發生改變。地方獨特的民俗活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將繼續保持;悠久的傳統地方文化吸取外來文化的營養,成為新的獨特文化。民俗的改變並不意味著民間美術的流失。

  民間美術彌補了史籍文獻的疏漏, 也填補了藝術史書的空白,是研究人文學科的有價值的形象資料。同時民間美術中所蘊涵的拙樸的造型、古樸的色彩、文化內涵、傳統藝術觀念等,通過學習,有利於人們想象力、敏銳的觀察力,開拓創造思維,加強傳統文化的薰陶,豐富情感,形成獨特的審美觀。同時也有利於發展民族傳統精神、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帶來了全方位的環境變化,伴隨著的是觀念的變化,傳統的民俗也必然發生改變。地方獨特的民俗活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將繼續保持;悠久的傳統地方文化吸取外來文化的營養,成為新的獨特文化。民俗的改變並不意味著民間美術的流失。 民間美術彌補了史籍文獻的疏漏, 也填補了藝術史書的空白,是研究人文學科的有價值的形象資料。同時民間美術中所蘊涵的拙樸的造型、古樸的色彩、文化內涵、傳統藝術觀念等,通過學習,有利於人們想象力、敏銳的觀察力,開拓創造思維,加強傳統文化的薰陶,豐富情感,形成獨特的審美觀。同時也有利於發展民族傳統精神、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