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多字少的二年級手抄報格式樣板

  製作手抄報對於小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畫多字少的二年級手抄報的圖片

>

  畫多字少的二年級手抄報圖片1

  畫多字少的二年級手抄報圖片2

  畫多字少的二年級手抄報圖片3

  畫多字少的二年級手抄報圖片4

  畫多字少的二年級手抄報圖片5

  畫多字少的二年級手抄報的內容參考

  一、成語典故

  【成語】: 未能免俗

  【拼音】: wèi néng miǎn sú

  【解釋】: 沒能夠擺脫開自己不以為然的風俗習慣。

  【成語故事】:

  魏晉時期有七位名士,他們是嵇康、阮籍、阮咸、山濤、向秀、王戎和劉劍。這七人常在嵇康家附近的一大片竹林裡遊玩飲酒,所以人稱竹林七賢。這七賢在生活上都有一些怪脾氣:放任隨便,毫不注意儀容和身份。就拿其中的阮籍來說吧.他喝醉了酒就往地上一躺,也不管那地上乾淨不乾淨,往往好幾天不醒。他聽說步兵校尉衙門能夠釀造美酒,就請求到那裡去任職,以便痛痛快快地喝酒。所以人們根據他的官街,也稱他阮步兵。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叔侄也還都愛好音樂。際籍既能彈琴又能唱歌,阮咸琵琶彈得很好,又精通音律。他特別喜愛一種形似月琴的拔絃樂器,這種樂器據說是他發明的,所以後來被稱為阮咸,簡稱阮。阮氏家族住在同一條街上。阮籍、阮咸叔侄倆在街的南面,阮氏其它兄弟住在街的北面。叔侄倆家境清貧,而街北面的阮氏兄弟卻大都是富貴人。但是,阮籍和阮咸並不因人窮而志短。根據當地的習俗,每年七月六月,家家戶戶都要翻箱倒筐,把所有的衣物都拿出來晒一晒,以防止發黴蟲蛀。街北的那些阮氏兄弟富有,穿的是綾羅綢緞,因此晒出來的衣服光彩奪目,看得人們眼花繚亂。阮咸看到對面庭院裡掛滿了衣服,便對叔叔說:我們也拿些衣服去晒晒吧!可是,他倆找來找去找不到什麼衣服可晒,就把一條粗布的牛鼻褲子用竹竿串起來,高高地掛在庭院中。鄰居見了,對阮咸說:你還是不晒算了,這樣的衣服晒出去太寒酸了!阮咸回答說:這是一種習俗,我們也不能不這樣做呀!就讓它這樣晒吧!

  二、寓言故事

  喜鵲的巢築在高高的樹頂上,到了秋天,一颳起大風,窩巢便隨樹枝搖搖晃晃,簡直像要把整個窩巢翻下來一樣。每到這時,喜鵲和它的孩子們蜷縮在窩巢中,驚恐萬狀,害怕得連大氣都不敢出。

  有一種喜鵲就很聰明,在夏天還未到來的時候,它就想到了秋天,它預料到秋季肯定會經常颳大風,這可真是有遠見的喜鵲。為了保障住所未來的安全,它果斷地決定立即搬家。於是,它不辭辛苦地尋找安全的處所,終於選中了一處粗大低矮的樹椏,這地方低矮踏實,上面有濃密的枝葉遮擋,大風也不可能撼動這個粗大穩固的矮樹椏。然後,喜鵲又不厭其煩、不顧勞累地將原來的窩巢從高高的樹頂上搬下來,它將那些搭窩的枝條、草葉,一根根、一片片搬到低矮粗大的樹椏上,築起了新居。新築的窩巢真的是舒適安全,大風再也不會侵犯到這低矮處的樹椏上了。

  夏天到了,大樹濃密的樹陰下真涼快,過往行人都不免要到樹陰下歇涼。人們在樹陰下一抬頭就看到了喜鵲的窩巢,再一伸手,就可以輕易地掏到窩巢中的小鵲或鵲蛋。人們覺得挺有趣的。於是,窩巢裡的小鵲或鵲蛋經常被人掏走。小孩子們看到大人這樣做,他們也來掏小鵲和鵲蛋。儘管小孩子們個子矮夠不著鵲窩,可是他們想辦法找來竹竿,用竹竿挑巢裡的小鵲和鵲蛋,還互相爭搶著。

  可憐的喜鵲這下更遭殃了,秋季還遠遠沒到,它的住所就被破壞得不像樣子了。它雖然考慮到了防備未來的災患,卻沒想到眼前的危險,結果還是沒能避過災難。

  人也是一樣,當我們在計劃未來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當前,如果不能兼顧眼下與將來,考慮問題或做事情欠周全的話,都會遭受損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