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技報手抄報內容資料

  科學的永恆性就在於堅持不懈地尋求之中,科學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標而言,是永遠不可企及的。做科技手抄報學習科學知識技能。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學習參考。

  六年級科技報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六年級科技報手抄報圖片***1***

  六年級科技報手抄報圖片***2***

  六年級科技報手抄報圖片***3***

  六年級科技報手抄報圖片***4***

  六年級科技報手抄報圖片***5***

  六年級科技報手抄報的內容:科學家的小故事

  牛頓從事科學研究時非常專心,時常忘卻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說:“先生!我出去買東西,請您自己煮個雞蛋吃吧,水已經在燒了!”

  正在聚精會神地計算的牛頓,頭也不抬地“嗯”了一聲。老保姆回來以後問牛頓煮了雞蛋沒有,牛頓頭也沒抬地說:“煮了!”老太太掀開鍋蓋一看,驚呆了:鍋里居然煮了一塊懷錶,雞蛋卻還在原地放著。原來牛頓忙於計算,胡亂把懷錶扔到了鍋裡。

  牛頓一人在家中的果園中,由於邊走路邊思考問題,無意間撞到園中的蘋果樹,這時一個蘋果正好砸在牛頓的頭上。牛頓突然從問題中醒悟過來,撿起了蘋果,這時他又陷入一個問題:為什麼蘋果會落到地上,而不是飄上天空。最終牛頓提出一個最簡單的現象產生的舉世定律:萬有引力。

  富蘭克林7歲時,有一次過節,大人們給了他許多錢。富蘭克林打算用這筆“鉅款”去商店買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個男孩很神氣地吹哨子,他當時完全被這個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錢換了那個男孩的哨子。回到家裡,富蘭克林十分得意地吹著哨子滿屋子轉,卻打擾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這筆交易後告訴他,為了這個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價高4倍的錢,並讓他明白,這些多付的錢,是可以買到更多更好的東西的。

  波義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於愛爾蘭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個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個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時波義耳並不特別聰明,說話還有點口吃,不大喜歡熱鬧的遊戲,但卻十分好學,喜歡靜靜地讀書思考。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遊學歐洲。在這期間,他閱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書籍,包括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名著《關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這本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後來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就是模仿這本書寫的。

  六年級科技報手抄報的資料:身邊的科學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電池被人們廣泛應用,它為我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務。電池產品可分一次乾電池***普通乾電池***、二次乾電池***可充電電池,主要用於行動電話、計算機***、鉛酸蓄電池***主要用於汽車***三大類。但是,所有的電池都有一定的有效期,那麼報廢的電池應當如何處理呢?如果處理不當,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呢?

  通過我查閱的一些資料顯示,如果我們對廢舊電池處理不當,會有非常大的危害,電池主要含鐵、鋅、錳等,此外還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你看,我自己做了兩個小小的實驗來驗證吧!

  第一個實驗的材料有:小白菜的種子、一節家庭用的報廢乾電池、一些土壤和肥料。

  我們先把廢電池埋在花盆裡的土壤中,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把小白菜的種子撒下去,再定期澆肥和灑水,保證種子能得到充足的營養供應。幾天過後,你會發現種子在土壤里根本發不出芽來,因為這些土壤被廢電池滲透入有害的成分,失去了利用的價值。

  第二個實驗材料有:一個小魚缸、一條魚、一節廢電池、水。

  首先在魚缸裡放上水,然後把廢電池放進去,緊接著把一條活蹦亂跳的小魚放進去,結果你都已經想到了吧,不一會,那條小魚已經奄奄一息了。為什麼小魚在有廢電池的水中不能生存呢?因為廢電池中的有害成分已經滲透到了水中,所以小魚就會中毒。

  從上面兩個有意思的小實驗來總結,廢電池真是有危害的,所以我們要合理利用,並且保證不亂丟廢電池,讓廢電池找到一個屬於它們的“家”。

  據統計,一節普通的一號電池爛在土壤裡,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一個鈕釦電池能汙染60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全球50億人,假如每人每月丟一顆電池,一年就有600億顆廢電池分佈在地球的每個角落,那麼對地球是多麼大的殺傷力呀!

  我覺得,雖然廢電池有非常大的危害,但是我們也不必為此過於擔心,我見到不少的小區都設定了專門回收廢電池的垃圾桶,回收的電池可以得到充分的再次利用。如果你的小區暫時沒有這樣的垃圾桶,你可以把它們積攢下來,到時統一交到有關部門處理。

  我國是電池生產和消費的大國,所以必須從不要亂扔廢電池開始做起,熱愛生命,支援環保,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