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技節手抄報邊框

  現代的科技不斷飛速發展,人類文明從遠古的茹毛飲血跨進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科技的發展使人類與之息息相關,人類生存所需要的,全靠科技來給予,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整理的 ,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早在17世紀初,天文學家開普勒發現,在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似乎存在一個太陽系行星的“空缺”,這裡應該有一個未知的行星存在。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三年級科技節手抄報內容:小行星,行星際空間的碎石

  三年級科技節手抄報內容:提丟斯定則

  1766年,德國人提丟斯發現,行星到太陽的距離遵循一定的規律:如果以土星到太陽的距離為100,則水星到太陽的距離為4,金星到太陽的距離為4 3=7,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為4 6=10,火星到太陽的距離為4 12=16,木星到太陽的距離為4 48=52,土星到太陽的距離為4 96=100,位置更遠的天王星到太陽的距離也大致遵循這個後來被稱為“提丟斯定則”的規律。顯然,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少了一顆跟距離4 24=28相對應的行星。

  當時的天文學家急於發現這顆未知的行星。然而,大行星始終沒有被發現,卻在這條軌道帶觀測到越來越多的小行星。天文學家注意到“提丟斯定則”中28位置上沒有發現行星。在那位置到地球的距離是火星到地球距離的兩倍,而僅為木星到地球的距離的2/5,即使在28位置上的行星的體積與火星相仿***火星直徑比地球半徑略大***,也不難觀測到。天文學家因而推測,如果那顆行星的確存在,就只能有一種可能性,即它比火星要小許多。

  1801年1月1日***19世紀的第一天***,義大利天文學家皮茨在觀測是偶然發現有一顆“星星”,它每天晚上都要改變位置,當然不可能是恆星了。皮茨連續對它進行了幾個星期的觀測,遺憾的是,他因病而耽擱了觀測,失去了這顆小行星的蹤跡。皮茨以古希臘神話中“豐收女神Ceres”來命名它,即穀神星。皮茨的發現引起了數學家高斯等人的興趣,他們根據皮茨僅有的幾個觀測資料,對穀神星的軌道進行了計算。之後,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重新觀測到穀神星***它的軌道位置與高斯的預測只差30′的角距離***,並且發現了第二顆小行星——智神星。隨後,1804年,婚神星和灶神星相繼被發現。

  到現在為止,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已確認並命名編號的有三千餘顆小行星,當然實際存在的數量還要多得多。在所有被發現的小行星中,最大的是就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穀神星,直徑933公里,大約是月球的1/5。絕大多數小行星體積非常小***可以小到只有幾百米***,因而向心自有引力不夠大,形成不了規則的球形。

  三年級科技節手抄報內容:小行星帶的成因假說

  為什麼會有“小行星帶”存在呢?奧伯斯曾提出是由行星爆炸引起的,但是現代天文學的發展並未能給這個假說提供有力的支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眾多小行星之所以能夠被凝聚在小行星帶中,並非只是依靠太陽的萬有引力,反而是木星的萬有引力起著更大的作用。事實上,小行星帶的成因,是長久困擾天文學家的難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