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博物院簡介

  福建博物院位於福州市區風景如畫的福州西湖公園與福州左海公園之間。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福建博物院坐落於西湖公園,新館於2002年10月建成,佔地面積6公頃,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主體建築是數個具有福建文化特色元素的集合:富有福建民居特色的幾字形屋頂,體現"閩"字內涵的圖騰柱,彙集大中國文物精華的浮雕牆體,模擬福建土樓風格的自然館建築,擴散水紋狀的主體建築廣場。這些元素結合福建博物院三面環水的地理位置,既體現了福建的民俗風情和揚帆遠行的發展願景,也體現了水意象在中國文化中的和諧蘊涵;在學科層面來講,體現了各學科融合撐起的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寓意。

  整個建築共投資2.7億元,包括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新館展覽面積1.5萬平方米,共有15個展廳,其中有包括7個基本陳列展廳和6個臨時展廳。此外新館還設有貴賓廳、會議室、具備六聲道同聲傳譯且可放映投射電視可容納345人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和影象廳。

  福建博物院擁有館藏文物和自然標本近17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3萬餘件。

  福建博物院發展歷史

  福建博物院其前身是1933年設立的"福建省立科學館",1953年4月成立福建省博物館,2002年10月,投資2.7億元的新館落成並對公眾開放,更為今名。基本陳列

  福建古代文明之光

  閩山蒼蒼,閩海茫茫,福建的歷史從幽黯矇昧的山洞中走來,跨越閩越人駕舟蕩歌的古樸歲月,融合了中原移民的智慧與勤勞,步入宋元時期的百業興旺,萬商雲集,成為人文蔚起的"海濱鄒魯"。明清時期,鄭和、鄭成功等海上英雄又紛紛在這裡了書寫歷史的輝煌。本陳列完整地展示了福建從遠古到鴉片戰爭以前的發展脈絡,令人從中感悟到歷史深處的文明之光。

  意匠天工--福建傳統工藝精品陳列

  中國的工藝美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技藝精湛,在世界工藝文化中獨樹一幟。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建,歷代不乏能工巧匠,他們秉承了中華民族傳統工藝的精髓,又在創作中融入了濃郁地方特色。這裡誕生出壽山石雕、脫胎漆器、德化瓷塑、木雕等享譽海外的工藝珍品。所陳列的工藝精品強調文化品位,突出名家名作,讓人從中欣賞到藝術帶來的美感。

  福建戲曲大觀

  福建戲曲是中華戲曲百花園中的名花奇葩,源於唐五代,形成於宋元,興盛於明清,傳承於當代,具有歷史悠久、劇種繁多、劇目豐富、特色鮮明、藝術精湛等特點。以莆仙戲、梨園戲、閩劇、高甲戲、薌劇五大劇種為主體的多種地方戲曲以及木偶戲活躍在八閩大地,並隨著福建移民而傳播到臺灣地區和海外各地,影響廣泛。福建博物院舉辦此展覽,旨在通過文物展示、視聽演繹,讓觀眾領略戲曲魅力,並參與到中國傳統戲曲的保護、傳承、弘揚的行列,延續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血脈。

  福建古代外銷瓷

  這裡是古代瓷器隨著如雲的帆檣,航銷海外的重要起錨之地;這裡薈萃了難得一見的外銷瓷器品種,它們有些來自早已荒廢、沒入塵土的古代著名窯址,有些來自沉睡千年的海底沉船。從唐、五代時期福州懷安窯的青瓷,到宋元明清享譽海內外的德化白瓷,福建向世界傳播了中國精巧的陶瓷工藝和燦爛不朽的文明。

  館藏中國書畫精品陳列

  方寸之間別有洞天,古樸的意境,自如的揮灑,本陳列帶給大家自唐宋以來山水、人物、花鳥及篆、隸、楷、行、草等繪畫書法作品,其中不乏彌足珍貴的稀世精品,你可以在幽靜的氛圍中品味歷代大師的曠世手筆。

  自然館基本陳列

  具有土樓式風格的自然館建築,在視覺上就給人以獨特的享受。這裡彙集了《恐龍世界》、《動物永珍》二個陳列,從中生代昂首長嘯的"巨無霸"--恐龍,到現今繽紛於天地間的各類生靈,一一展示於眼前,其中不乏一些瀕危物種,更激發了人們關注自然,保護地球生態的意識。這裡是最受青少年觀眾歡迎的參觀場所,也是激發他們想象力、增長知識的最好課堂。

 

 的人還:

1.福建源古歷史博物館在哪裡

2.上海到福州自駕遊景點攻略

3.廈門旅遊心得感受與收穫

4.參觀博物館有感日記-參觀博物館有感16篇***2***

5.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導遊詞

6.華僑博物館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