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學期知識點總結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八年級政治知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編的,感謝欣賞。

  一

  誠信做人到永遠

  1、踐約守信是我們誠實做人的核心。誠信的核心是善。人們獲得信任的前提是誠實。

  2、誠信的基本要求是:對人守信,對事負責。誠信的基礎是尊重客觀事實。誠實守信的出發點是實事求是地表達事物的本來面目。誠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

  3、什麼是誠信?答:“誠”就是內誠於己,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信”就是外信於人,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不虛假。

  4、為什麼要誠實守信?答:①人在理智狀態下一旦許下諾言,就要忠實地履行諾言,失信於人就會產生信任危機,不講誠信的人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其結果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②言而有信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昇華。

  5、如何做到誠實守信?答:①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②不敷衍了事,不弄虛作假。③在沒有把握別人的要求時,不輕易許下諾言,一旦承諾,就應努力兌現。④無論做大事還是小事,都要認真面對,實實在在做事。

  6、我們應遵循哪些誠信守則?答:①堅持實事求是。②在涉及利益衝突問題時,應站在多數人利益一邊。③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衝突時,應站在長遠利益一邊。④在情與法的衝突中,應站在法律一邊。

  7、我們應怎樣正確把握對人誠實與尊重他人隱私兩者之間的關係?答:①“以誠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我們應當恪守誠實的品德。②尊重隱私又是待人坦誠的前提,是維持良好關係、有效溝通的基礎,這也是我們在交往中應有品德。③當兩者發生衝突時,我們要結合具體情境,堅持原則,權衡利弊,按照實際情況妥善處理。

  8、我們應怎樣正確處理好誠實與說謊之間的關係?答:在特定的交往環境中,有時需要我們隱蔽事情的某些真相,說些“善意的謊言”,這是維護對方利益的需要,並不違背誠實的道德。

  9、中學生怎樣才能做到誠信?答:①青少年要了解誠信的基本內容,增強自己的和誠信意識從小立志做誠實守信的人。②在誠實方面,要誠實待人,言行一致,不說謊話,作業和考試求真實,不抄襲、不作弊。③在守信方面,要守時,守信,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誤,勇於承擔應有的責任,知錯就改。

  10、你們學校是如何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的?答:①全體師生進行誠信宣誓活動②人人簽定誠信承諾書③開展校園“誠信大討論”④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黑板報、手抄報、主題班會評比活動⑤舉行“誠信在我身邊”徵文比賽和演講比賽

  11、為“共鑄誠信學校”我們應該做出哪些具體行為?答:青少年應該做到:認真學習,不抄襲作業;知錯就改,不說謊話;考試認真答題,不作弊。

  二

  友好交往禮為先

  1、人際交往最起碼的要求是 禮貌待人;禮貌和禮儀是個人素養最直接的外現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談舉止彬彬有禮是我們贏得別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

  2、禮貌是 尊重、文明 的體現。

  3、我們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在 語言、態度和行為 等方面。

  4、與人友好交往必備的素養是 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

  5、最常用的三種合乎禮儀的姿態是 站如鬆、坐如鐘、行如風。

  6、現代社會人們最常用的禮儀是 握手。

  7、日常禮貌用語有 見面語、感謝語、致歉語、告別語。

  8、什麼是禮貌?答: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規範,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

  9、為什麼對人要有禮貌?禮貌的重要性答:⑴禮貌是尊重的具體表現。①禮貌反映我們自身的素質,展示我們的風采。②禮貌包含對他人的尊重、寬容、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⑵禮貌是文明的體現。①禮貌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影響到人際關係的質量,有了禮貌就有了與人交往的親和力。②影響到社會風氣的好壞,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尊嚴。

  10、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答:主要表現在語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就是做到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

  11、怎樣做到語言文明?答:①說話和氣,不強詞奪理,不惡語傷人。②談吐文雅,不說粗話髒話。③與人交談要謙遜,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盛氣凌人,不說大話。

  12、我們為什麼必須具備良好的禮儀素養?答:①禮儀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徵。②自覺做到講禮儀不僅關係我們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關係到周圍的人,關係到我們的集體,甚至關係到我們民族和國家的形象。③講禮儀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使我們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被人接納。④不講既傷害別人,也使自己難堪,甚至無法適應現代社會。

  13、個人禮儀有哪些具體表現?答:舉止文明、動作優雅、姿態瀟灑、手勢得當、表情自然、行為檢點、儀表端莊、著裝得體、講究衛生等。

  14、不講禮儀有什麼危害?答:既傷害別人,也使自己難堪,甚至無法適應現代社會。

  15、怎樣掌握社交禮儀?答:①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地學習、觀察和思考。②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傳統禮儀,把傳統禮儀與現代社會的要求結合起來,做到與時俱進。③在與少數民族交往時,要尊重少數民族的禮儀習俗。④只要我們注意日積月累,就一定能成為習禮儀、懂禮儀、講禮儀的人。

  16、與少數民族交往時應注意什麼?答:尊重少數民族的禮儀習俗。不能違反民族禁忌,否則會傷害民族感情,妨礙交往,影響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17、社交活動要注意的問題:答:①是容貌清潔。②是服裝整潔、美觀、大方。③是舉止規範。

  三

  我與父母交朋友

  1、青春期我們與父母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是什麼?在成長過程中為什麼會產生很多煩惱?答:進入青春期,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獨立,渴望重視,甚至挑戰父母權威。父母還把我們當小孩,不放心、嘮叨、責怪,於是矛盾產生了。

  2、如何正確認識我們與父母之間的矛盾?答:我們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往往基於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反映出父母對我們的愛。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望子成龍的苦心。

  3、我們與父母的年齡差距是產生代溝的直接原因,代溝的實質是反映在年齡差異背後的多重代際差異,跨越代溝的正確做法是有效溝通。

  4、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現?答: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你說這個好,我非說那個好。讓我相信這個,我非相信哪那個。

  5、怎樣正確認識我們的逆反心理?答:①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說是錯的,有的反抗不無道理。②因為父母不是聖人,他們的觀念有時滯後,難免有誤區。③逆反心理有積極和消極兩類,積極的逆反心理與父母平等交往,有助於幫助父母更新觀念、走出家教誤區,有助於我們作出正確的行為選擇。④消極的逆反心理以強硬的態度頂撞,以粗暴的舉止反抗,或不理不睬冷淡相對,甚至採用極端的辦法來處理,都是錯誤的,會造成極大傷害。

  6、我們怎樣正確對待與父母的代溝和矛盾?答:①要走進父母,親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溝,與父母攜手同行;②學會與父母溝通商量。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通過溝通,我們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變家長的意見。③把握與父母溝通的要領:彼此瞭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是求同存異。

  7、與父母交往的藝術:①讚賞父母,交往起來無煩惱;②認真聆聽,交往起來免誤會;

  ③幫助父母,交往起來無障礙;④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即使父母錯了,也要原諒,不必爭個高下輸贏不可。

  8、與父母產生矛盾時積極的做法是什麼?答:從現實中架起溝通的橋樑,走近父母,親近父母,溝通的結果要求同存異。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與父母商量,得到父母的理解。

  9、有效溝通的基本要領:彼此瞭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是求同存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