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哪些不為人知高手

  三國那些武力堪比呂布卻鮮為人知的隱藏高手都有誰??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三國演義》有三絕,一呢是奸絕曹操,智絕諸葛亮,勇絕呂布,各個人物都深入人心。而《三國演義》裡那一場場精彩的猛將PK,也讓無數後人不為之熱血沸騰,關於三國猛將的武力值排名,也一直讓後人爭論不休,俗話便有: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許九姜維的說法,雖然這說法除了呂布排第一沒有爭議之外,其他排名各有各的看法。

  不過今天筆者不是來給猛將排名的,而是來給大家揭祕《三國演義》中那些武力值堪比呂布的隱藏高手們。

  首先,我要強調幾點:這堪比就指和呂布武力值差不多或者差不了多少的,或者是某項技能頗具技巧性,能給武力值加分的。然後《三國演義》也是以史為依據的小說,那麼那些評書甚至是電視劇裡出現的情節,也可以計在內,反正都是根據歷史改編的。

  童淵:歷史和《三國演義》中童淵都是不存在的人物,不過在評書中他卻是北地槍王張繡和西蜀第一降張任的師父,二人僅學了他的百鳥朝鳳槍就能在亂世三國打出一片天,關門弟子趙雲更是堪稱呂布後的三國第一高手。身為師父的童淵,比之這三位高徒,應該只高不低。

  曲阿小將:小說《三國演義》登場人物,因種種原因而成為在三國迷網民中膾炙人口的“名將”。劉繇與孫策在神亭嶺對陣。孫策等十三騎探看劉繇營寨柵。太史慈欲擒孫策,不候劉繇將令,披掛出營。惟有一“小將”同行。太史慈與戰五十合,不分勝負。怕眾將群毆,遂誘孫策至無人處,又到五十合。不慎都滾下馬來。後劉繇千餘接應軍到,程普等十二騎亦到。一場混戰。

  有網友分析,在太史慈和孫策PK的時候,曲阿小將單人足足抵抗了孫策方十二員大將的支援一個小時之久,才等到了劉繇的援軍到達。獨鬥孫策方十二員大將,其中知名的便有程普、黃蓋、韓當、周泰、蔣欽、宋謙,還有六名不知名大將,這十二員大將的戰鬥力絕對不亞於劉關張,呂布在面對劉關張時,都是一觸即潰,曲阿小將卻能力戰十二將一個小時,親吶,咱們普通人別說和十二員猛將鬥了,單單是揮舞兵器一個小時,只怕也只剩半條命了。如此看來曲阿小將就如《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一般,是超凡般的隱藏高手,凡人不可與之為敵。

  劉備:也許在大家的印象裡,劉備就是個只知道哭哭啼啼的“偽君子”,每次遇險都得得關張趙相救,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劉備也是一個隱藏高手,就如在央視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劉備可是能掰開正生死相搏的關羽張飛的雙手。

  可知關羽張飛那都是萬人敵啊,張飛更是在徐州和呂布大戰上百回合的存在,劉備卻能將二人的互博的手掰開,足見劉備力量不小啊,又使的是雙股劍,足見去左右腦都開發的不錯,靈活性肯定也不差。而且遇到諸葛亮之前那是屢戰屢敗,可是每次他都能得以逃出生天,這不單單是他運氣好,肯定還是有超凡的武藝加持,才能讓他每次都化險為夷,要不然早就在關張趙前來先救之前,就被人咔嚓了。

  文鴦:諸葛亮死後羅貫中估計也沒心思寫三國了,所以後三國的猛將除了姜維外,甚至是鄧艾鍾會都讓人印象不是很深刻,更何況是幾近統一時的文鴦了。而文鴦堪稱後三國第一高手,絕對超越姜維的存在。曾單騎衝入司馬師八千騎兵大軍中,進出六七次,斬殺數百人,甚至超過了趙雲長阪坡七進七出,畢竟趙雲面對的不全部是騎兵,而且曹操也惜才下令不許放箭。

  高順:在三國穿越小說中,高順和他的陷陣營人氣很旺,其實筆者覺得他除了統兵能力超一流外,也是超一流的猛將。首先他是呂布手下頭號大將,以呂布的性格,對手下要求極高,而高順在呂布手下的地位是超過張遼的,而張遼是關羽口中堪比他的存在,要知道關羽多傲的一個人啊,馬超都不放在眼裡。

  然後高順曾力戰張飛而不敗,能力戰張飛不敗的貌似只有呂布和馬超。力戰夏侯惇四十多回合而詐敗,並將其擊敗,曹性還因此機會射穿了夏侯惇的一隻眼睛。這些都能看出高順的武力值也算超一流的,只不過統兵能力可能更厲害,所以讓大家都忽略了他的武力值。

  顏良文丑:雖然他們二人是河北四庭柱的前兩位,可是除了袁紹稱其能之外,在演義裡就覺得是給關大聖人賺經驗值的。顏良文丑都曾讓徐晃吃癟,而徐晃在楊奉帳下時他可是能和許褚大戰幾十回合而不落敗的存在。許褚是能和馬超大戰幾百回合的,馬超是能和張飛大戰幾百回合的,張飛卻是能和呂布戰上百回合的。這麼推斷下來顏良文丑都能讓徐晃吃癟,那豈不是能和呂布相提並論甚至超越呂布的存在?

  秦慶童:這位仁兄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他出現在董承妄想殺曹操時的那回合裡。秦慶童是董承的僕人,因與董承小妾私語而被董承下獄。因對董承不滿而從獄中逃出向曹操高密。董承雖然挺傻的,可是好歹是個外戚不至於是個白痴,對秦慶童肯定是嚴加看管,可是秦慶童卻能掙脫如手臂版粗的鐵鏈,打破牢門,滅殺看管他的董承護衛,還能飛躍高牆去向曹操告密,如此複雜的越獄董承竟一無所知,這本事,實在是了不得。

  胡車兒:《三國演義》說胡車兒:“那胡車兒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亦異人也。”,扛著五百斤***應該和現在250斤差不多重***,還能日行七百里,要知道赤兔馬也只是一匹千里馬而已啊。而且他還能悄無聲息的從武力值堪比呂布般存在的典韋帳中盜走典韋的雙戟,這胡車兒那絕對是輕功及盜賊界的祖師爺啊。

  有很多關二爺的粉絲覺得關二爺能殺顏良文丑,這就證明他比顏良文丑強,我也不與你們爭辯了。不過按你們的邏輯,那麼趙雲就比呂布還牛了。趙雲曾一槍刺死了河北四庭柱的高覽,高覽可是在官渡之戰中和許褚不相上下的存在,卻被趙雲一槍就刺死了。

  還有個隱藏高手是馬忠,這個五虎將殺手,一出場就搞定了關二爺和關平,然後還在夷陵之戰中射殺了三國第一神箭黃忠,能耐不凡啊。

  對了,還有更隱藏的高手是張角、左慈和于吉,都是神仙般的人物,都是會法術的,估計也挺牛掰,不過這裡說的是武力值,這仙家法術,就不統計在內了。

  《三國演義》簡介: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國古代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本根據歷史事實改編之小說。演義以史為據,以儒家思想為本,強調“忠義”;著重描寫戰爭,講述漢末黃巾之亂至魏、蜀漢及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百餘年間歷史,刻畫了眾多英雄人物。

  自《三國演義》問世以來,各式各樣的版樣層出不窮,明代刻本有20多種,清代刻本也有70多種,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康熙二十八年,日僧湖南文山編譯出版日文字《通俗三國志》之後,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英國、法國、俄國等許多國家都對《三國演義》有本國文字的譯本,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國演義時,把明代流傳下來的版本中不實譏望、怪力亂神之處刪除勘正。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稱:“因為三國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於作小說。而且三國時的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人都喜歡取來做小說底材料。”

  而書中亦刻畫了近二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品質,而且還擁有著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則被塑造成一位“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和陰謀家。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主要以個人恩怨為前提。劉備則被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皇君典型,但卻有些小氣。

  而當中的戰爭,手法多樣,讀者往往感到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被認為是波瀾起伏、跌宕跳躍,使人讀來驚心動魄,將史書上所沒有的情節描寫得十分細緻。不過,前33回寫了從桃園結義到曹操統一北方的24年,79回半寫了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的27年,而以後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場。

  由於《三國演義》在民間的流傳範圍、影響程度,都可謂是中國古代歷史小說中獨一無二的,這就造成了普通民眾,甚至一部分專家學者對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也就是小說所描述的歷史時期的概況、事件、人物缺乏正確的常識,從某種程度上說,小說《三國演義》的內容在國人心目中已經佔據了真實歷史的地位,這種現象在近來的電影、文學作品中都有所反應。民間也一直對這類現象有不少爭論。

  非凡的敘事才能,全景式的戰爭描寫,特徵化性格的藝術典型,淺近的文言,構成了《三國演義》的主要特色。

  自《三國演義》問世以來,各式各樣的版樣層出不窮,明代刻本有二十多種,清代刻本也有七十多種,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康熙二十八年,日僧湖南文山編譯出版日文字《通俗三國志》之後,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英國、法國、俄國等許多國家都對《三國演義》有本國文字的譯本,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和讚揚。

  羅貫中簡介:

  羅貫中***1330年-1400年***,名本,字貫中,山西太原人,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說家和戲唱家,是中國章回體小說的鼻祖。

  羅貫中的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樓粉妝》《隋唐志傳》,和施耐庵合著《水滸傳》。代表作有:《三國志通俗演義》。

  羅貫中作為與“倡優”、“妓藝”為伍的戲曲平話作家,當時被視為勾欄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為他寫經作傳。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賈仲明編著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編》,上寫:“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餘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但從羅貫中的傳世之作《三國演義》中,體現出羅貫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經天緯地之氣。他精通軍事學、心理學、智謀學、公關學、人才學……如果沒有超人的智慧,豐富的實踐,執著的追求,何以能成為這般全才?他主張國家統一,熱愛民族,弘揚民族傳統美德,痛恨奸詐邪惡。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我們看到了羅貫中依戀故土、緬懷英雄、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他是十四世紀中國為數不多的偉大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