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薩是誰

  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鵮沙***Ksitigarbha***。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祕藏”,所以稱為地藏。那麼呢?

  地藏是佛教中一位願力深厚的菩薩,地藏菩薩名,因他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祕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號為悲願金剛或稱與願金剛;在金剛界示現南方寶生如來之幢菩薩;在胎藏界則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地藏薩埵也。此菩薩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以後,彌勒佛未生以前,擔負救度眾生的重任。而且常救拔地獄眾生痛苦,以其曾發有“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之願,故以大願地藏王菩薩之稱。

  地藏菩薩在忉利天,受釋迦如來付屬,每日晨朝入恆沙禪定觀察眾機,於二佛中間無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薩也。自誓必盡度六道眾生,始願成佛。現身於人天地獄之中,以救苦難。其狀圓頂,手持寶珠及錫杖。或雲即閻羅王之化身也。

  人物事蹟:

  本生事蹟

  關於地藏菩薩本生事蹟,大乘佛經裡有詳細記載:

  ***一***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號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地藏菩薩那時為婆羅門女,其母悅帝利不信三寶,修習邪道,死後墮入地獄受苦。此女賣掉家宅財產,廣求香華,於佛塔寺,大興供養。以至誠恭敬,摒息雜念,一心稱念佛號。其母承女孝順,為作功德,離獄生天。

  ***二***地藏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魚子,犯殺生罪極重。光目女知母死後必墮惡道,請阿羅漢入定觀察,果意其母在地獄中,受大苦難。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養,以誠孝的力量,拔救母親離地獄苦。

  這兩個事蹟,說明地藏菩薩提倡孝道,重視超度救濟父母。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父母還健在的時候,作子女的要竭盡孝道。對父母除衣食供養,老病侍奉外,最根本的是勸說父母,尊敬三寶,深信因果,止惡行善,具足正見。中國人特重孝道,其慎終追遠的精神,與地藏法門有所吻合。所以地藏菩薩在中國,受到人們普遍的尊敬,不無道理。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法會,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會,在我國各地廣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門與中國孝道結合得很好,所以明朝的紫柏、蓮池、憨山、澫益四大師和先師圓瑛大師,都特別推崇地藏菩薩。其意趣所在,是將佛教的度亡與中國儒家的孝道揉合一起,使佛教進一步與中國社會相適應。

  ***三***在過去久遠不可說劫前,地藏菩薩曾為大長者子。彼時有佛名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長者子見佛相好莊嚴。心生敬慕。問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佛答:欲得此相,為當久度一切苦惱眾生。長者子遂發願,我今盡未來劫,為一切苦惱眾生,悉令解脫,我方成佛。

  佛的相好,是功德莊嚴,具足萬行的體現。地藏菩薩於久遠劫前行菩薩道,說明他是果位很高的大菩薩,為度眾生,故於穢土,現聲聞身。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相貌長得好壞,是其思想與行為如何的集中表現。今人不察,不在行為美,思想美上狠下功夫,而是採取整容,打扮的辦法,結果是適得其反。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答覆地藏菩薩的話:“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的話,是發人深省的。

  ***四***過去無量劫前,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一王發願: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來。一王發願:若不先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惱,令其實樂,得至菩提,絕不成佛。此即地藏菩薩是。

  這個故事反映了地藏菩薩的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度眾生的特點:那裡最艱苦,就到那裡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最艱苦的地方,當然是地獄。所以地藏菩薩的工作物件,是在地獄裡度極重罪的眾生,那些惡貫滿盈的眾生,只要改惡從善,至心誦唸地藏菩薩聖號,可以解除一切苦厄,使地獄相,隱而不現。醫生治病,要注意防與治相結合,地藏菩薩度眾生也是如此。對已墮地獄的,令其離獄。但工作的重點,還是放在末墮地獄的眾生身上,如何令其護持善根,永遠不造墮地獄的惡業。在《十輪經》卷三,介紹有四類十一種罪,能使人墮入地獄。***一***五無間罪:①殺父,②殺母,③殺阿羅漢,④出佛身血,⑤破和合僧。***二***造五無間四根本罪:①殺、②盜、③淫、④妄語。***三***謗正法。***四***疑三寶。若人犯上述十一種罪中的任何一種,必墮無間獄中。地藏菩薩向人們廣泛宣傳這十一種罪是墮地獄的種子和因緣。使人們認清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特別要認清墮地獄的極惡業,才能避惡趨善。不造此類的惡業,就不受惡報,免墮地獄。

  延伸閱讀:

  相傳唐天寶中***742年***,新羅國***今朝鮮***王子金喬覺航海至此,購地建寺,出家授徒。99歲圓寂,三年之後肉身不壞,顏面如生,狀似佛經所載地藏王菩薩。唐王朝就欽命將九華山闢為地藏道場。後歷經劫難,大部分廟宇蕩然無存,清代康熙年間才重修廟宇。現存廟宇78座,佛像1500餘尊,號稱“蓮花佛國”、“仙城佛國”。化城寺是九華山的總叢林、開山寺,始建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重建於清代光緒15年***18******。為四進四合院,依山築寺,逐級升高,雄渾莊嚴。內藏明英宗年代***1440年***印製的木刻《涅磐經》一部,共6777卷,為稀世文物。肉身殿***俗稱肉身塔***是金喬覺的紀念塔殿,在九華山神光嶺上,始建於唐,清同治年間重修,塔在殿內,為七級木質結構,每層有佛龕八座,上供地藏金色坐像。肉身殿下有上禪寺,殿宇寬敞,塑像精細,為九華山香火最盛之處。每到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誕辰,眾寺大辯佛事活動,在這裡舉行傳統廟會,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