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得肝硬化的人群有哪些

  肝硬化對於不少朋友來說是比較陌生的。那麼?接下來小編和你一起了解容易得肝硬化的相關人群吧。

  容易得肝硬化的人群

  1、慢性肝病患者

  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是肝硬化最常見的發病因素,這類急性病毒性肝炎轉化為慢性肝炎後,如果不及時處理,就很容易發展為肝硬化。任何型別的肝病患者如果久治不愈,反覆發作,也容易最後發展成為肝硬化。

  2、不良生活習慣者

  長期吸菸酗酒,尼古丁和酒精很容易導致肝細胞受到毒害,受損傷的肝細胞會逐步發生脂肪變性、壞死、纖維化,肝小葉變形瀰漫性增生並最終發展到肝硬化。跟我國和國際的研究資料來看,酗酒對於肝癌發生的相關程度僅次於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3、慢性膽汁淤積者

  長期的膽汁淤積在肝內排不到腸胃裡就會導致肝細胞炎症及膽小管反應,甚至出現膽小管的壞死,大量膽汁蓄積在肝臟裡很容易形成膽汁性肝硬化。這一類肝硬化與肝臟淤血造成的肝硬化類似,都是由於膽汁或血液淤積在肝臟是肝細胞發生損傷而造成的肝硬化。

  4、長期服藥及接觸毒物者

  如果長期接觸四氯化碳、砷等工業劇毒物,或則長期服藥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等,很容易引起藥物性或中毒性肝炎,導致肝硬化。

  5、另外,如果感染血吸蟲、梅毒等,以及罹患血友病等代謝性的缺陷病,就會導致肝硬化的發生。

  肝硬化患者的飲食禁忌

  1、限制鹽的攝入

  肝硬化病人由於肝功能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不僅因為過量的攝入鹽可能會致使肝腹水的出現,還因泌尿系統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而損壞,尿量減少,過多攝入食鹽,食鹽就會有少數存留在人體內,對身體健康不利。

  2、控制糖的攝入

  由於人們對於醫學常識認識的侷限,以為肝硬化病人和肝炎一樣需要補充糖分,這是錯誤的認識。由於肝硬化使肝臟合成單糖的功能受損,如果此時過量的補充糖分,會有糖尿病發生的危險。

  3、不可吃過硬食物

  由於患上肝硬化後,消化道壁管變薄,如果食用粗糙過硬的食物,如果沒有充分的咀嚼,就可能刺破食道,上消化道引起出血,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4、禁忌酒和辛辣

  當患有肝硬化後,肝臟功能會受損,這時再飲酒無疑是雪上加霜再增加肝臟的負擔。而如果經常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就會導致胃粘膜充血,從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給肝硬化的治療增加難度。

  診斷肝硬化的方法

  1、影像學檢查

  B超檢查發現肝包膜粗糙,回聲增密、增粗、增強且分佈不均勻,血管走向不清等,或見門脈內徑增寬、脾臟增厚等,也是常見的肝硬化的診斷,而且效果不錯。

  2、實驗室檢查

  血清肝纖維化標誌物***HA,PⅢP或PCⅢ,ⅣC、Ⅳ7S或ⅣNC1, LN***,以及AST/ALT比值、GGT、APRI等異常升高。

  3、肝組織病理學檢查

  肝組織蘇木精-伊紅、Masson三色染色和***或***網狀纖維染色,可見纖維組織不同程度的增生***S1~S4***。

  4、肝硬化的診斷首先需要檢視患者是否有慢性肝病病史

  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蟲感染、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藥物性或中毒性肝病、膽汁淤積與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病史。病原學診斷參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與感染病學分會制定的相關標準[16-20]。

  5、危險因素

  長期大量飲酒,患者病程較長與年齡較大,體重指數***BMI***增加、胰島素抵抗、肝細胞脂肪變性、HIV感染與使用免疫抑制劑等,這些是在肝硬化的診斷中必須注意的事項,需要我們更多的注意。

  6、臨床表現

  臨床症狀無特異性,可無症狀。除原發疾病臨床表現外可有疲倦乏力、肝區不適或脹或痛、食慾不振、大便異常、舌質暗紅或暗淡、脈弦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