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有哪些養生的食補

  夏季人體躁熱特別容易心煩意亂,稍不注意很容易生病哦,所以夏季養生要注意養生哦!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夏天養生的食補

  一、山藥炒黑木耳

  食材:黑木耳50g,山藥500g,肉絲150g,油、鹽、雞精、白砂糖、料酒、澱粉、香蔥、枸杞均適量。

  做法:

  1、準備好以上所需的食材。

  2、肉絲用料酒、澱粉、鹽、雞精上漿30分鐘,下油鍋爆炒轉色盛出備用。

  3、黑木耳漲發後汆水切開,切將香蔥切成蔥花。

  4、山藥洗淨去皮切滾刀塊立即下油鍋翻炒,再入黑木耳翻炒。

  5、再下炒好備用的肉絲,下鹽、雞精、下一點水翻炒。

  6、裝盤用枸杞點綴上桌,黑白相間紅色點綴,蔥香陣陣,清脆滑爽。

  功效:氣虛體質的人的調養應以補益脾肺為主,更要慎避風邪。飲食上宜食性質平和、偏溫之物,如山藥。山藥,中醫認為其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長志安神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慾不振等病症。

  二、黃芪蒸全雞

  食材:母雞約800克,黃芪30克,調料少許。

  做法:黃芪放入雞腹內加調料後隔水蒸2小時,分2~3次食用。

  功效:黃芪性微溫,味甘,醫書上稱“黃芪補一身之氣”。黃芪與黨參、太子參或人蔘同服,補氣的作用更佳,更適合氣虛體質的人食用。黃芪煨老母雞也有溫中、益氣、養血的功效。

  三、大棗粥

  食材:糯米、紅棗、清水均適量。

  做法:

  1、將糯米和紅棗淘洗乾淨,用水浸泡30分鐘。

  2、鍋中放入足夠多的水,燒開,將泡好的糯米濾去水,倒入開水中。

  3、放入紅棗,用勺子攪動,使米粒不會黏在鍋底。

  4、燒滾後轉小火,加蓋留小縫,熬30分鐘,注意觀察,不要讓粥溢位來。

  5、開蓋,用勺子攪動,再熬10分鐘左右即可。

  6、盛出,加適量紅糖攪勻趁熱食用。

  功效:食材中的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中醫認為紅棗有健脾益胃、補氣養血、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等作用。而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

  夏天養生四原則

  1、健脾除溼:溼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症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溼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溼及淡滲利溼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2、清熱消暑: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3、補養肺腎: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藥,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4、冬病夏治:夏季養生免不了冬病夏治。所謂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服中藥配合鍼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藥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