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便祕的藥物治療

  嬰兒雖然比較小,但是也會發生便祕,嬰兒的各個部分都比較嬌嫩,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治療小兒便祕的藥物

  小兒便祕,爸媽可以考慮給孩子用酚酞、液狀石蠟、鎂乳、甘油栓、甘油/氯化鈉等藥物給寶寶治療。也可在家可戴橡皮手套用小指蘸少量液狀石蠟***石蠟油***或凡士林,插入肛門幫助寶寶通便。另外,灌腸法刺激性較強,非特殊需要不採用。

  1、酚酞:服藥後6~8小時發揮作用。由於少量吸收後有腸肝迴圈,故其作用有時可維持3~4天。適用於習慣性便祕。

  2、液狀石蠟:睡前口服,用藥後6~8小時生效。長期服用可導致脂溶性維生素及鈣、磷吸收障礙。

  3、鎂乳:睡前口服。

  4、甘油栓:塞入肛門,為輕刺激性導瀉藥,用藥後數分鐘即可排便。

  5、甘油/氯化鈉:***含山梨醇,甘油或硫酸鎂*** 先用少許塗潤肛門,然後徐徐插入肛門將藥液擠入,數分鐘內即排便。

  6、簡易方法:在家可戴橡皮手套用小指蘸少量液狀石蠟***石蠟油***或凡士林,插入肛門通便。

  7、灌腸法:用1%~2%肥皂水或生理鹽水,其溫度與室溫接近,灌腸法刺激性較強,非特殊需要不採用。

  小兒便祕的原因

  1、食物成分不當,或進食過少。

  大便乾結後,食慾減退,進食量少,每天形成的糞質也少。糞質在大腸中停留的時間越久,水分被吸收的時間越長,大使也越幹,越不容易排出。大年齡兒童如果只喜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而不吃或少吃蔬菜等含有纖維素較多的食物,也容易引起便祕。

  2、缺乏定時排便的習慣。

  腸蠕動受神經機制支配,如每日定時排便形成習慣,到時候就想排便,這樣糞質在結腸內停留不會太久,大便也不會太乾,就容易排出。有時因為大便幹,排便時引起肛裂,排便時引起疼痛,越怕痛越不肯排,隔得時間越久便祕也就越頑固。也有經常用開塞露等通便,形成習慣,不刺激便不肯排便。知道了原因,便可想辦法解決了。

  3、腸功能失常。

  有的兒童由於營養不良,或患佝僂病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致使腸壁及腹壁肌肉鬆弛,大便不易排出,個別兒童因先天性巨結腸症等先天缺陷,致使經常便祕。

  緩解寶寶便祕的食譜

  1、香蕉蘋果泥

  做法:將香蕉和蘋果刮成泥。上鍋隔水蒸3分鐘,取出晾涼後,餵食寶寶。

  功效:香蕉、蘋果含有一定的果糖、糖醇和可溶性膳食纖維,這些物質不僅可增加食物對腸道蠕動的刺激,而且還可保持寶寶便中的水分不被腸道過分吸收。因此,是有效的便祕食療品。

  小貼士:寶寶的腸胃還不適合多吃生水果,其中的酸性成分刺激性強,會造成寶寶腹瀉和脾胃失調。要適當加熱再給寶寶吃。

  2、果仁橘皮粥

  做法:將橘皮切絲,杏仁、松仁、芝麻搗碎,與橘皮共煎;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粥調糖,將少量炒熟的果仁末撒在粥上調味即成。

  功效:果仁、橘皮可清肺化痰,潤腸通便。

  小貼士:適用於肺燥腸閉、胸腹脹滿而大便祕結的寶寶。

  3、紅薯粥

  做法:將紅薯洗淨切塊,與大米一起置鍋內,加適量水煮成稠狀爛粥,加入白糖,早晚讓小兒溫熱食用。

  功效:紅薯性味甘平、無毒。有健脾胃、補虛乏、益氣力的功效。

  小貼士:紅薯中的纖維物質在腸內能吸收大量水分,增加糞便體積,解除便祕的效果不亞於藥物。

  4、銀耳橙汁

  做法:銀耳10~15克,鮮橙汁20毫升。將銀耳洗淨泡軟,放碗內建鍋中隔水蒸煮,加入橙汁調和,連渣帶汁1次服完。每日1劑,連服數天。

  功效:中醫認為銀耳能清肺中熱、養肺陰,適用於肺熱胃炎,以及大便祕結等。

  小貼士:對於腸燥引起的便祕有潤腸通便的效果,橙汁有促進消化的功能。

  5、菠菜稀粥

  做法:菠菜10克,粳米50~100克,將菠菜置沸開水中燙至半熟,撈出切成小段,粳米置鍋內加水煮成稀粥,後加入菠菜再煮數沸,入香油、鹽調味,每日1~2次,連服5~7天。

  功效:菠菜長於清理人體腸胃的熱毒,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而可防治便祕。

  小貼士:菠菜還富含酶,能刺激腸胃、胰腺的分泌,既助消化,又潤腸6、胡蘿蔔黃瓜汁很多寶寶在新增輔食後,排便變得不規律,甚至便祕。那麼,如何科學新增輔食,又讓寶寶順利排便呢?專家推薦胡蘿蔔黃瓜汁,它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飲用。

  原料:黃瓜1根,胡蘿蔔1根。

  製作:黃瓜、胡蘿蔔切段,在榨汁機里加入少量礦泉水,然後加入黃瓜、胡蘿蔔榨汁,加少許白糖或兌牛奶都可。給小寶貝喝時,可按1:1來兌水。

  功效:黃瓜和胡蘿蔔除了富含維生素外,胡蘿蔔中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都可以預防和緩解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