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四季養生小常識

  四季養生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熱、溫、涼的變化來養生,就是養生要和天時氣候同步。那麼女人四季怎麼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女人四季養生常識,希望對你有用!

  女人養生一、春季女性養生

  一到春天,很多女性就會流涕、打噴嚏、咳嗽,還有人會全身長很多的疹子。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春三月,此謂髮際,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春三月指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在古人心中,春天也是一個陰陽變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人體也隨著時節的變化而變化。

  中醫理論認為春天陰消陽長,自然界陽氣開始生長,陰氣減少。“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天為陽,地為陰,陰陽氣都生髮起來了,萬物都開始發育生長。人體與自然界相應,生理功能開始活躍,新陳代謝日漸旺盛。春天,人的活動量開始增加,陽氣開始生髮,氣血漸漸執行活躍,人的面板腠理變得疏鬆,毛孔開合。這時,人體的陰陽處於動態變化之中,是很不穩定的,一旦調節不當,人就很容易生病。

  那麼,《內經》告訴我們,春天該怎麼養生呢?

  ①“夜臥早起”,意即健康作息以養生。春天到了,女性可以稍晚靜心安寢,但最好不超過12點;清晨日出,早早起來,“廣步於庭”,在草長鶯飛的院落裡慢慢地走,讓氣慢慢地生髮。

  ②“披髮緩行”,指職業女性下班後就可舒適地放鬆自己的心情,披散發束而不苛求外表嚴整。很隨意地在家裡起居,別約束自己,時時保有“明朝散發弄扁舟”的逸懷。“腎藏志”,“以使志生”,這樣做法,使腎的精氣一點點地生成勃發。

  ③“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說的是春天不能起殺心,春折一枝花,秋少一個果。春天人體內也有花***氣機***在生長,請不要去壓抑它,盡力給予花兒營養,澆水培育,讓它生長並盛開,更不要挫傷花兒成長的勢頭,減損人的生機。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上述三點,就是與春天氣機適應的養生之理。

  《內經》告訴我們春季養生方法有以下一些:

  ***1***調養精神

  春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使人心情開朗、情緒樂觀;適當遊山戲水,氣血會更通暢,精神調養得更旺盛,不懼風邪。

  ***2***調節飲食

  春天人體代謝旺盛,體內陽氣漸升。飲食要以富含營養、健脾扶陽的食物最好。特別是各種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菜花、大白菜、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不要過食冷飲,以免傷了脾胃。

  ***3***運動鍛鍊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人的氣血活躍,最宜鍛鍊身體。年輕人可選擇戶外活動,如登山、跑步、騎車等;老年人可以打打太極拳、踏踏青。人體正氣強了,抵抗力好了,自然不怕疾病侵襲。

  女人養生二、夏季女性養生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汗為心液”。立夏養生要早睡早起,注意養陽***因為夏天的時候陽氣在表***。方能與萬物生長之勢相應。因此要避免大汗淋漓,也絕對不應該對著開很低溫度的空調吹風。“過汗”傷陽,還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切勿發怒,怒則傷肝,憂則傷脾。

  伴隨女人一生的主要靠氣、血。單單說氣,血虛是不夠全面的。那麼從中醫來說,人的體質又大致的分為寒性、熱性、虛性和實性體質,更深入的瞭解又可以從易經裡面劃分到從每個人的出生年月日不同,那麼他的所屬卦象來判斷吃那些食物對自己的身體有幫助。女性如果是寒性體質的話,在月經期就要特別注意保暖,多吃一些溫性食物如烏雞、羊肉、牛肉、黑米等。晚上睡前可以用溫水泡泡腳,直到身體微微出一點汗即可。這個時候體內有了溫度,又哪來的寒呢?

  如果出現口燥咽乾,心中時煩,手足心熱,則應減少戶外活動,飲食宜清淡,辛辣刺激性、燒烤、醃製品應該少吃。

  面色淡白,老覺得發睏的人應多食壯陽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立夏時節,更應該配合天地陽旺之時,多晒太陽同時也注意要防晒喔!

  愛出汗是氣虛的原因,應多吃粳米、糯米、小米等穀物以及山藥、大棗來補氣。

  經常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這是血虛的表現,可以吃荔枝***不是乾卦的人很容易上火的***,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蔔、豬肉、羊肉、牛羊肝等補血、養血的食物,還可以配合睡覺前用溫熱水泡泡腳,起到活血疏通疏通經絡的作用;用背部撞牆,可以活絡背部神經,做完這些後人會倍感精爽。

  若感覺夏日燥熱難耐,面赤心煩,口渴,則少吃辛辣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如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蓮藕。

  面色晦滯,口脣色暗,易出血,舌紫暗或有淤點,則應避免立夏後溼氣侵襲,多吃桃仁等具有活血作用的食物,溼氣太重可以每天早餐用薏仁米加大米煮稀飯吃,也可口服藿香正氣液。

  肥胖,嗜睡的人應多做運動,每頓飯不能吃的太飽。

  面色蒼暗或萎黃,情緒大起大落的人,立夏後多吃些能行氣的食物,如橙子、柑皮、蕎麥、韭菜、茴香、大蒜等

  女人養生三、秋季女性養生

  在中醫理論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女性主“陰”,秋天應更注重身體呵護。此外,秋天“燥邪當令”,長期乾燥的環境極易損耗人體津液,女性由於生理上有經、孕、產、乳等特點易使機體處於陰津不足狀態,因此,女性秋季養生首要的原則就是養陰護津。同時還應注意補氣養血,潤肺養顏。

  早臥早起、“秋凍”適度,秋季養生以“養收”為原則,早臥可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同時防止收斂過度。良好的睡眠還有利於女性面板保養,為“神志安寧、心情舒暢”打下良好基礎。

  秋季天氣變化無常,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但應隨著氣溫的變化逐漸新增衣物,不可因追求時尚而忽略健康,女性對寒冷的敏感度高,極易受寒,所以要做到“秋凍”適度。

  護膚潤燥,內外兼修 秋天雨少天干、空氣溼度低,易出現面板乾燥症狀,給很多愛美女性造成困擾。同時,秋燥易傷肺、傷津液,可能導致氣陰兩虛的情況,因此,女性秋季養顏防燥應注重內外兼修。

  內部滋補可從膳食入手,除了多吃芝麻、糯米、蘿蔔、蓮子、百合、葡萄、梨等可滋陰生津的食物外,中醫提倡的“早喝鹽水晚喝蜜”也是女性潤燥良方。燕窩、雪蛤、海蔘等歷來被認為是女性養顏滋補上品:燕窩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活性蛋白質與膠原質等營養物質,可刺激細胞再生;雪蛤則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保持肌膚彈性和細膩光潔。海蔘中富含的精氨酸等對保持面板水分、增加面板彈性會起到神奇的效果。外部面板滋潤可以用珍珠粉加蜂蜜調成面膜外敷,或者選用補水滋潤的護膚產品等。

  疏肝解鬱,調節內分泌 秋燥會耗傷女性氣血,導致臟腑功能紊亂、氣滯血瘀、內分泌失調。進入更年期的女性更是如此。同時,秋季光照減少萬物凋零,易觸景生情而“悲秋”,給很多女性帶來情緒波動。因此,益氣養血、疏肝解鬱對女性秋季養生顯得尤為重要。建議玫瑰花泡水作茶飲,玫瑰花有疏肝解鬱的作用,對於調節情緒、緩解身心壓力都有好處。

  秋季女性服用蜂王漿正合時宜。鮮蜂王漿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完善人體營養,滿足人體需要。豐富高效的活性酶類和有機酸,可協調內分泌,平衡機體代謝,從而起到改善睡眠、增強體質的功效。蜂王漿中含有微量雌激素,恰好彌補中年女性雌激素的不足,是簡單、行之有效的女性延緩衰老的方法。

  女人養生四、冬季女性養生

  冬季其實是女性養生的最佳季節,中醫認為,冬令進補與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有密切關係。在寒冷季節,更宜進行食補。這對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方面,更能顯示出藥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

  1 吃動物類的補品,如鹿茸、阿膠、羊肉等補氣補血的食物

  民間俗語:“冬令進補,來春打虎”,雖說是戲謔之語,但也說明冬天進補的功效非常好。而中醫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說春夏之際,陽氣隨自然界的生髮之勢外越而內虛,應食溫熱以補外越之陽氣;秋冬陽氣隨自然界斂藏之性內收而內盛,可以食用滋陰補益之品幫助填補陰精。所以,動物類補品在冬季食用最為適宜。比如花膠、海蔘、燕窩、紫河車、阿膠、羊肉等,都是有助補養身體的動物類補品。在冬天裡,不妨適量增加這些補品的食療。

  2 吃種子類、果實類的食品,如芝麻、核桃、腰果等

  在冬天裡,植物的枝葉多數凋零了,植物的營養只是儲存在根部與果實中,所以,這個季節吃植物的根部和果實,正是“應時佳品”,同樣有助養氣養血。

  中國民間的傳統食品“臘八粥”,就是用多種不同的果實與粥煮在一起吃,並且經常是在寒冷的臘月裡食用。這也許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出來的營養品。

  3 沐足

  冬天不宜做全背拔罐等排毒功效的保健方式,但沐足卻是很適合的。冬天的養生關鍵是避寒,而“寒從足生”,保持足部的溫暖才有助於身體溫暖。另外,足底的湧泉穴是腎經的要穴,沐足可以起補腎的功效。

  沐足時,可以用川椒10克、食鹽10克煮水,放進高桶裡,高桶泡腳,熱水至少要泡到小腿部位。在睡覺前泡20-30分鐘。

  4 預防冬季抑鬱症

  心思細密的女孩子,因為冬天裡寒冷凋零的環境,運動也較少,容易引起情緒的低落、煩躁,這也是臨床上常見的“冬季抑鬱症”。冬季抑鬱症多發於女性,特別是感性的女孩子。所以,女同胞們要注意主動調適自己的心情,保持心境的平和。

  女性冬季不要做以下這些事情:

  1 不穿過薄或暴露的衣物

  許多愛美的女同胞即使在冬天裡也喜歡穿短裙或短褲,或因為怕顯得身材臃腫,只是穿上薄薄的一層衣服,以保持其體態風度。但如果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看,冬天藏為主,身體肌膚要避免暴露在外界。雖然愛美是年輕女性的通病,但即使愛美,也不應以犧牲健康為代價。

  如果習慣在冬天裡也穿著薄薄的衣物,年輕時可能影響不明顯,但年紀大了,可能容易引起關節炎,女性的許多婦科疾病如痛經、甚至不孕也有可能是因寒而起,而內科的一些病症同樣可能是受寒引起的。長期“美麗凍人”的女性們,以後可能帶來的麻煩卻很多。

  2 要過量熬夜

  冬天裡黑夜時間長,白天時間短,人們也應順應自然,增加睡眠時間,方可補養元陰元陽。事實上,冬天熬夜的傷害比平常更大,最好儘量不要晚睡。

  人們都說女人如花,冬季講究“閉藏”,講究“去寒就溫”,就比如冬天保護培補好“元陰元陽”這條根,來年春夏才會開出更加美麗的花朵。

  3 避免“冷”健身

  冬泳、冷水浴,聽起來似乎很健康。但從中醫的角度看,其實並不適合女性。範宇鵬醫生說,現代多數女性因為工作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不規律,體質以偏虛為主,冬泳尤其不適合。事實上,無論是冬泳或是洗冷水澡,看似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其實身體要耗費很多的陽氣去抵禦寒冷,對本來就體質偏虛的女性來說尤為不宜。如果長期採取“冷”健身的方式,甚至還容易引起一些內科、婦科疾病,所以說“去寒就溫”是冬季養生的不二法則。

  當然,如果喜歡游泳,到溫水游泳池裡游泳也是健康的運動方式。另外,在冬天裡,適當泡溫泉有益身心。

  4 不要做出汗太多的運動

  運動有益身體,但如果從養生的角度上看,在冬天裡不要做太過激烈、出汗太多的運動。中醫認為,汗液屬於“津液”範疇,劇烈運動後,毛孔開張,陽氣隨汗液外洩,易造成“氣津兩傷”的格局。冬季以“封藏”為本,是需要“儲存實力”的季節,陽氣外洩,津液損傷,容易出現易疲乏,易感冒,頭暈,手足冰涼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