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雕琢閱讀理解答案

  人生需要自我雕琢,這是我們立身的根本,也是走向成功的基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自我雕琢》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閱讀。

  《自我雕琢》閱讀原文

  ①在我看過的眾多雕塑裡,唯漳浦天福石雕園的名為“自我雕琢”的石雕長久地佔據著我的心。這座石雕造型為一位體格健壯的青年,為了讓自己能夠擁有完美的形體,正在用手中緊握的鐵錘、鐵鑿,不斷地自我雕琢,佇立在石雕前,我想,每一位觀賞者都會像我一樣,被它深刻的寓意深深地震撼。

  ②石雕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回顧歷史,縱觀世相,大凡成功人士都是經過自我雕琢,攻堅克難,一步步走入成功殿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二十年臨池學書,才有在書法上爐火純青的造詣;著名畫家徐悲鴻數十載潛心鑽研,才終獲“藝術大師”的美譽;最美舞者邰麗華堅定執著地追求,才有精美靈動的《千手觀音》的演繹。他們成功的關鍵都不在於起點有多高,而是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擁有了自我雕琢的精神。

  ③那麼如何做到自我雕琢,日臻完善,直至成功呢?

  ④自我雕琢需要靜心。俗話說:“心靜乾坤大。”唯靜才得以修心,唯靜才得以致遠。《大學》中“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也是告訴我們只有沉著淡定,靜心修為,才能終有所得的道理。否則,就會出現古人所說的“心浮則氣必躁,氣躁則神難凝,神不凝則萬事難成“的結果。

  ⑤自我雕琢需要恆心。雕琢的過程是漫長的,它是知識積累的過程,是內心豐盈的過程,是心靈純化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只有貫之以恆心,方得始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李時珍跋山涉水,遍嘗百草,數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才有《本草綱目》的問世。“路漫漫其修遠兮“,只有抱定上下求索的恆心才能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⑥自我雕琢需要方法。這方法不只在於外塑形象,更在於內強素質。內外兼修,方達完美。要給自己的知識增加厚度,博覽群書,厚積薄發,才可以在競爭中縱橫馳騁;要給自己的思想增加高度,高瞻遠矚,視野開闊,才足以抵禦各種名利的誘惑;要給自己的心靈增加純度,豁達樂觀,感恩相伴,才能夠以寵辱不驚的心態體味曼妙人生。

  ⑦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為父親看守木桶,他把所有的木桶都擦乾擺齊,然而卻別一陣風吹弄髒。小男孩委屈地抱怨風,父親告訴他:“孩子,我們改變不了風,卻可以改變木桶。”男孩豁然開朗,他挑來水,倒進木桶裡,之後,就再也沒有一個木桶被風吹倒過。其實,小男孩是在用另一種方法進行自我雕琢!

  ⑧當今社會,喧囂與浮躁充斥,慾望與誘惑並存,這些又何嘗不是吹倒木桶的“風“?要想讓自己的木桶長立不倒,就要通過給自己的木桶加重來雕琢自己,這是我們立身的根本,也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自我雕琢》閱讀題目

  24.閱讀選文,請簡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2分***

  25.選文第④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4分***

  26.結合語境,為選文第⑤段補充一個事實論據。***3分***

  27.選文第⑥段劃線語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4分***

  28.請簡要分析選文第⑦段不能刪去的原因。***3分***

  29.選文一定會引發你許多思考,請結合自身實際,談談生活中哪一種“風“最有可能將你颳倒,你又應該如何應對?***2分***

  《自我雕琢》閱讀答案

  24.一個人只 有具備自我雕琢的精神,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或“擁有自我雕琢的精神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基礎。”

  25.道理論證、對比論證***2分***。引用《大學》名句和古人名言做道理論據,從正反兩方面突出地論證了“自我雕琢需要靜心”這一分論點,進而論證了本文中心論點,是論證更有概括性、權威性。***2分***。

  26.參考示例:馬克思嘔心瀝血,博覽群書,歷經40年,不懈實踐,方有《資本論》的誕生。林肯八次參選,八次失敗,歷時28年,恆心不改,最終入主白宮主政。達爾文苦心孤詣,主攻進化論,長達22年,潛心鑽研,才有《物種起源》的流傳。

  27.運用了排比修辭***1分***,強調自我雕琢的方法應更在於內強素質這一觀點***1分***,營造了換換緊扣、層層遞進的語勢***1分***,使文章極具文采和說服力***1分***。

  28.本段列舉小男孩與木桶的事例論述了自我雕琢的另一種方法:通過改變主觀因素來面對無法左右的客觀環境***1分***,是對第⑥段觀點自我雕琢更在於內強素質這一方法的補充論證,使論證更全面、更嚴密***1分***。同時本段還起到過渡作用,引出下文聯絡社會實際部分的論述***1分***。

  29.參考示例:最可能颳倒的“風”是攀比之“風”,看到同學們穿名牌鞋、用名牌手機、其名牌自行車等時,我也許會羨慕,從而產生攀比的想法。為防止出現這種情況,我會不斷學習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內在修養,保持內心的寧靜與淡定,抵禦這種誘惑。
 

看過的人還:

1.醉石閱讀理解答案

2.筷子中的文化閱讀題答案

3.現代文閱讀專題練習及參考答案

4.2016年中考閱讀布鞋閱讀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