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語文備課反思

  備課備課是教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節,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教師課前的準備,是教師對教學的策劃工作。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在教導處組織下,語文組全體教師圍繞語文教研課題“閱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水平”,就三年級語文《錫林格勒大草原》進行了集體備課,然後由指定教師試講,全體教師聽課和評課,反饋教學存在的不足,然後再試講。聽課評課後,本人進行了深入的反思,現就做課教師的教學得失總結如下:

  一、呈現亮點

  ***一***做課教師有較強的語文意識,能用語文的眼睛看問題,用語文的耳朵聽聲音,用語文的嘴巴去交談,甚至用語文的心靈去感受。在關注語言文字所表達意思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去品味作者在潛詞,造句上的那種準確,那種精脈,進一步關注語言文字表達形式所傳遞出來的那種節奏,那種韻味,那種意願。

  ***二***做課教師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過程自然流暢,教學目標完成較好。理解課文內容,把課標要求裝在腦中,把教材裝入腦中,課上把全部精力用在關注學生的學上。課上放得開,收得攏,學生思維活躍,學習積極性較高。

  ***三***閱讀教學有新起色。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閱讀教學佔用課時最多,投入精力最大。閱讀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語文教學質量。從聽課來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體現了閱讀課的教學原則。即在教學目標上,突出自學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內容上,突出了重點、難點;在教學方法上,突出了啟發誘導。

  ***四***教學手段有了更新。教師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部分內容新穎、構思巧妙、科學嚴謹的多媒體課件,對抓住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對提高課堂效益,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問題

  ***一***課堂教學目標意識不強。部分老師對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不能正確定位,語文課上得不疼不癢,一節課下來看不出學生有什麼提高。特別是工具性萎縮,忽視語言學習,忽視體會詞句表達效果,忽視揣摩作者是怎樣用語言表達思想內容的,忽視從讀學寫,瞭解文章寫法等。

  ***二***語文課堂教學效益不高。教師對文字解讀不夠深入,教學設計不夠用心,教學模式僵化死板,課堂教學隨意性很大,教學語言不夠精練,這樣整個課堂都在低效地耗著。

  ***三***語言文字訓練力度不大。教師對語言訓練不夠到位,一節課下來,書沒有仔仔細細地讀,字沒有端端正正地寫,話沒有清清楚楚地說,詞句沒有紮紮實實地訓練,語言沒有實實在在地積累,完全遊離於課本之外。學生在語言理解與表達方面能力較差,特別是對文章思路的揣摩、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體會等方面沒有一定的廣度與深度。另外,學生的閱讀量還不夠大,視野比較狹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較差。

  ***四***朗讀教學訓練方向不明。課堂中往往是甲生讀了乙生讀,男同學讀了女同學讀,小組讀了大家讀,看似熱熱鬧鬧,其實讀前沒有要求,讀中沒有指導,讀後也沒有及時評價反饋,學生只是被教師驅趕著為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而是有口無心地“念著經”。這樣的朗讀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導致學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朗讀指導方法單調、機械、生硬,常見教師在分析、理解之餘來一句“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讀這部分”,或“把xxx語氣讀出來”,諸如此類隔靴搔癢的引導,導致朗讀不能溶“導”、“練”於一爐,不能揉理解、感悟於一體。

  三、努力方向

  ***一***“教師培養”緊抓不放。語文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過硬的業務素質,要熟悉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熟練掌握教材編排體系,準確把握不同年段、不同內容的教學目標。教師要認真備課,每一課的教學目標應該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併為實現教學目標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保證目標的實現,加強語文教學研究,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課堂上採用活潑靈動的教學方法,使用恰當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運用風趣巧妙的教學語言,活化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樂中求知。

  ***二***“優質資源”走進課堂。讓優質資源走進課堂,提高我鎮小學教學質量。這要求學區儘快統一建立教學資源庫,包括名師設計、名師實錄、優秀課件、優秀案例等等,作為教師備課參考的重要資源,讓教師充分領悟骨幹教師的教學意圖,利用這些優質教學資源上課,發揮優質教學資源走進課堂的效益。同時建議各校儘快建設教學小平臺,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益。

  ***三***“教學模式”重新構建。教師在備課解讀文字時要把握這樣五個要點:一是讀出一個課文主題,把準文字基本的價值取向,讀出教師自己的深刻理解。二是找準一把結構抓手,構成課堂結構主線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最基本的一點是從課文內容特徵和結構形式出發,靈活構建課堂模式。三是營造一個教學高潮,所謂的課堂教學高潮,是指學生課堂學習中思維最活躍、情感最投入、感悟最深刻的時候。四是安排一段語言訓練,設計能夠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語言訓練。五是進行一些拓展延伸,無論是課內拓展還是課外拓展都要“基於文字、超越文字、為了語文”。在閱讀教學中要落實“三步程式”:①讀通,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把靜止的文字元號轉化為語言資訊;②讀懂,要“披文得意”,要“披文得文”;③讀好,讀出形、讀出情、讀出神、讀出理。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四種能力”:認讀能力,感悟能力,探究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感悟內化”貫穿始終。“感悟”指對事物有所感觸而領悟。主張讀書感悟要悟其意,悟其情,悟其美,悟其法„„另外,要加強讀書“內化”過程:認讀→還原→移情→領悟→積累→運用。認讀:通過反覆練習,人人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錯字、不重複、不破句,讓每個學生都能正確、連貫地讀課文。還原:通過一邊讀、一邊想,還原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或闡述的道理。移情:在讀書的過程中,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以及情感融入朗讀課文的聲音、節奏之中。領悟:用心體會潛藏在語言文字背後的意思或道理。積累:熟讀課文,形成語言儲備。運用:呼叫已有的語言儲備,運用於語言交際實踐。

  ***五***“語文實踐”不能間斷。語文課程是實踐性的課程。語文教學要牢固確立以下教學思想:語文是讀出來的,作文是寫出來的,語文素養是在語文實踐鍛造出來的。語文教學要導之以行,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就能讓“教師少教,學生多學”。提倡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成本的書,旨在“營根固本”,增加文化積累。

  ***六***“習慣培養”有益終生。“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一種好習慣可以成就人的一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細抓起,從嚴抓起,讓學生受益終生。

  總之,童年是成人的根基,“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思”是語文的根基。“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葉若。”根何以能茂?不僅靠表層的施肥澆水,更要靠根鬚自己,扎得深深的,扎得遠遠的。語文課程改革要夯實語言基礎,深扎文化根基!魏書生曾經說過:潛心育人校校可成淨土,忘我教研人人能上天堂。我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會把我鎮的小學語文教學帶入良性發展的康莊大道。願我鎮小學語文教學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