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職稱論文

  測量職稱,這個是好多人的夢想,廣大的網友們不知道為了它寫了多少篇論文。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公路施工測量簡述

  摘要:測量工作對保證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等方面的質量和效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是公路施工質量的重要保障手段,是公路建設中的基礎工作,其精度直接關係到建設完畢的公路的質量好壞。本文對公路施工測量問題進行解析,並針對問題提出瞭解決的措施,以至對未來的公路工程建設有所幫助和啟發。

  關鍵詞:公路;施工測量;問題;解決措施

  一 公路施工測量的一般步驟

  ***一***人員組織。公路施工測量的技術人員,需要獲得技術培訓和執業資格上崗證書,方可上崗。

  ***二***儀器裝置組織。測量儀器裝置及工具定期***一般為一年***到國家計量部門進行檢定,取得合格證書後方可使用;另外,儀器選用要正確,方法採用要得當,不同的工程物件,有不同的精度要求。水準儀進行水準測量時,應儘量使前後視距離大致相等;經緯儀在測量時用正、倒鏡觀測取均值等。

  ***三***及時整理測量資料,做好技術總結。

  二 公路施工測量存在的問題

  公路施工測量雖然作為公路建設專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現階段還不能適應公路發展形勢的需要。大部分公路施工建設企業對施工測量在現代公路施工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造成實際工作中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測量人員業務素質較差且人員數量不能滿足工作需要,甚至有的公路施工企業沒有專職的施工測量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基本上都是由其他技術員或者施工員兼職。由於業務水平不能滿足工作需要,對常規測量儀器的效能、操作及測設方法都一知半解,很難勝任施工測量工作,更無法保證施工測量的質量。

  ***二***測量儀器裝置落後且數量不能滿足工程需要。很多施工企業施工中沒有足夠的測最儀器,甚至還有的公路施工企業根本就沒有測量儀器,靠臨時拼湊應付施工。在施工時,由於測量手段落後,嚴重影響了測量的精度。而且由於儀器數量不能滿足施工要求,也直接影響到了施工的進度。

  ***三***測量儀器的操作不當且保修不到位。公路測量中所用的儀器都屬於精密儀器,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測量人員的水平有限,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實際操作的時候沒有嚴格按照正確的使用方法操作,導致測量儀器的靈敏度降低。在使用後,由於沒有將儀器及時入箱保護,使儀器出現了不應有的損壞,也為以後測量埋下了隱患。

  ***四***測量的質量控制不到位對公路工程質量的監控,現有的體制是政府監理和社會監理共同參與,有條件的建設單位,還有自己的工程監督部門,可謂三管齊下。但是,在實際的工程質量監控和工程竣工驗收時,都只注重其他施工質量的檢查與控制,而忽視施工測量質量的檢驗。許多工程驗收監督部到現場看看,走走過場,沒有做到親自用儀器進行實測。少數工程驗收也僅停留在複核一下公路中線標高,不能從根本上對施工測量質量進行監控。這種現象誤導了公路施工企業的管理者,認為公路施工測量不重要,不利於公路施工測量水平的提高。

  三 公路施工測量存在的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觀念的轉變

  充分認識公路施工測量在現代公路施工中的作用落後的思想觀念是任何事業改革發展的最大障礙。公路施工測量工作者要徹底拋棄低品位質量觀,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應以發展的眼光充分認識公路施工測量在公路施工中的重要作用;要有改變公路施工測量現狀、提高公路施工測量水平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轉變觀念,切實加強公路施工測量工作的領導、監督、組織管理及投入,以充分發揮公路施工測量在現代公路中的作用。

  ***二***加大測量儀器的力度

  為提高施工測量奠定物質基礎,當前公路工程規模日益擴大,施工技術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因而在公路工程的施工測量中,採用原有的測量方法和手段受到巨大考驗,因此,有些必將被淘汰。公路企業的管理者要有發展的眼光,結合自身發展需要,儘早引進實用的新儀器,以提高公路施工測量質量,適應現代公路工程快速、高效、優質的施工需要。

  ***三***增強公路施工隊伍建設,確保施工測量人員素質

  1測量人員應具有工作所要求的文化素質與身體條件,並經培訓考核合格後方能從事測量工作。測量人員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責任心強,實事求是,堅持原則,不得弄虛作假。

  2熟悉國家有關的工程測量規範,掌握與工程要求相適應的測量等級標準,在保證有效的測量方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工程測量的精度。

  3熟悉與工程有關的各種正式設計檔案、施工圖紙,瞭解工程設計和施工意圖,對所承擔的測量任務做到心中有數,發現存在的問題積極與工程設計方或施工方反映,協商解決有關事宜。

  4熟悉儀器的效能和操作規程,本著對工程負責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儘量減少測量誤差,提高測量精度。並對儀器進行自檢、送檢和保養。

  5測量人員必須對資料的真實性和精確度負責,測量原始記錄和提供的資料應按規定上報專案部;各種測量計算應有詳細的說明,並按規定進行復核;所有的資料必須由所承擔工程測量專案的主管工程師簽字,並留底備查。

  隨著公路規模的日益擴大、工程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新測量技術和儀器的發展與應用,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公路施工隊伍建設,提高施工測量人員素質。公路施工測量人員要通過自學、參加培訓等形式,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主要應掌握常規測量儀器和工具的效能、操作、維護和保養;掌握施工測量常用的測設方法和技能;掌握測量新技術發展與應用動態,並開展創造性實踐。此外,施工測量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在任何艱苦複雜的條件下,都必須保證測量成果的質量。否則,稍有差錯,就會給國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損失。

  ***四***強化工程建設監理的控制,促進施工測量水平的提高

  工程建設監理在履行建築工程拖工質量監控過程中,要切實把建築施工測量成果的檢查與驗收納入日常的監理工作。在對施工測量質量監控中,—定要堅持“事前控制”的原則,加強對施工測量的監控。對主要的施工測量放樣,—定要複測,最好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加強校核工作。測量成果合格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另外,施工測量成果經監理測量檢測後,經雙方測量人員簽字,可作為工程竣工驗收、工程質量等級評定的技術資料。

  ***五***強化工程建設中自檢的職能

  在建設施工中施工測量不僅僅作為線性控制的手段,它更是工程質量的保證環節,在對施工測量質量監控中,一定要加強對施工測量的自檢工作,對主要的施工測量放樣後。一定要進行復測,最好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加強校核工作。工程施工中要做好自檢環節。測量各項指標檢測合格報驗監理認可後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待工程完畢後各自檢測資料作為工程竣工驗收、工程質量等級評定的技術資料。

  四 結束語

  公路工程施工測量貫穿於公路施工整個過程,是公路施工主旋律的序曲、尾聲及和絃,是公路工程建設質量管理的關鍵,它在公路工程建設中全面參與,併為施工質量、安全提供基礎資料。隨著科學技術、經濟的高速發展,公路建設對公路施工測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保證公路建設質量和效益,加強公路施工測量管理,能提高整體性測量水平,確保公路工程質量,必須規範化、制度化公路施工測量,以防不必要的質量事故發生,更好地為公路工程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吳國妹.高速公路測量工作淺析[J].商品與質量,2009***13***.

  [2]孫彥軍.淺談公路工程中的施工測量工作[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6***3***.

  [3]陳繼堅.公路施工測量所應注意的事項[J].科技創新導報,2008***17***.

  [4]李健,鄭德峰.道路施工測量的步驟和方法[J].山西建築,2009***18***.

  [5]羅金明,羅田江.公路工程施工測量.綜合應用程式,2006***01***.

  [6]楊揚.淺談公路施工中的測量工作[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2***04***.

  [7]王正林,費敏.對公路施工測量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的思考[J].城市建設,2010***6***.

  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用PDF形式檢視。

  篇二

  施工測量技巧

  【摘 要】施工測量技巧是施工過程中比較常用的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和專業水平的技能,在分析了它的工作性質和重要性的基礎上,提供了一些在實際施工中總結的施工測量技巧。

  【關鍵詞】測量;技巧

  施工測量是工作量大,要求嚴格必須做到精確無誤、準確定位且須細緻即精、準、細的一項工作;而且還是一項隊伍龐大、極為艱苦及常見的工作,在勘測設計和工程施工過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測量資料是設計、算量、施工控制的必須依據,測量的準確與計量直接相關、測量的速度與施工進度也息息相關。所以測量人員能夠掌握一些測量技巧就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一、計算器與測量儀器的聯合使用技巧

  要提高施工測量放樣速度,計算器使用是一個關鍵的環節,掌握好計算器與測量儀器的聯合使用技巧,不僅能提高放樣速度還能減少錯誤。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測量人員用計算器時只會用別人編好的固定程式和按公式硬算。計算器上提供了一些比測量儀器更方便計算的功能,用好這些功能可以大大減少你運算的過程和在儀器上輸入資料的過程。而且運用好計算器後提供給測量人員很普通的測量儀器他也能很輕鬆的快速完成任務。計算器上測量人員常用功能有:***一***公式,該功能最為常用而且易懂。已淘汰的fx-4500P和fx-4800P計算器均有該功能,現在常用的fx-5800P中還加上了一些內建公式。最簡單的輸入技巧:第一點手工計算,然後把變數部分***即儀器上的讀數部分***改為字母,若還有變數就同理改為另一字母存入計算器即可,然後調出該公式輸入下一點的儀器讀數,下一點的結果馬上就出來。大大提高放樣速度。***二***程式,該功能對多數人來說只會用不會編,也就是“程式”二字讓他們產生了畏懼感。最好入門的技巧:在程式裡輸入一個像公式一樣簡單的程式,然後在編輯狀態一步一步的加入後面的語句,輸完一段運算步段就可以運算一次看看,這樣就有成就感就有往後面研究的興趣。其實程式只是比公式多了幾個判斷語句和迴圈語句而已,只要去研究是很簡單的,花一點點時間去研究將終身受益,可以為你以後省下更多的時間。***三***計算座標的“Rec******”和“Pol******”功能,這是計算座標時相反的兩個常用功能,他們在計算時省掉了正弦***Sin***、餘弦***Cos***等中間計算過程,為現場計算提供了方便快捷。而且在公式和程式中也常用到這兩個功能。它的用法看看說明書即可。其他相對不是很常用的就不一一介紹了。

  二、縱坡小的道路平面放樣技巧

  道路的平面放樣是一項工作量相當大的工作。在公路專案上測量有兩種分工方式,一種是分測量班,測量人員只負責測量工作,不參與現場管理;第二種是分段落管理,將一個標分為幾個段落,一群人負責一個段落,測量放樣、現場管理及其他工作均由該群人負責,這樣測量工作相對輕鬆了一些,但是增加了其他工作。就以第二種測量工作相對輕鬆點的來說,在現場最多的活計還是測量,基本上天天需要測量放線。所以無論怎樣分工我們都需要掌握一些測量技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縱坡小的道路是隨處可見,無論是山區道路還是城市道路都有,而城市道路大多數都是縱坡很小的,當遇到縱坡小的道路時,小於2%均可,就可以不用常規的平面放樣方法,通常情況下一個斷面需要放出中樁及左右邊樁即3棵樁。而我們可以利用縱坡小的特點,只需要把中樁放出來,左右邊樁就可以不用測量儀器放了,而是用鋼捲尺拉,由中樁往斷面方向拉出路寬敲樁即可,路寬一般是固定值,還可以在捲尺上的路寬尺寸上弄一個標誌物,這樣可以提高拉捲尺的速度。這樣比全部用儀器放提高3至5倍甚至更快的速度。再來看看它的精度,以2%的縱坡斷面方向拉偏位1米計算,1×2%=0.02,即2釐米的差值。對於土建又是機械化施工的施工過程控制來說,2釐米的差值完全能夠滿足施工要求。

  三、房建室外工程平面放樣技巧

  當做室外過程時,若旁邊的主體結構已經做好或者是正在做時,就可以通過簡單快捷的方法把它定位出來。首先在電腦上用AutoCAD把平面佈置圖開啟,然後確定需要放樣的室外工程點與旁邊已經做好的主體角點構成三角形,要求每一個需要放樣的點必須與兩個已經做好的角點構成三角形,然後用AutoCAD的標註功能或者是測距功能,把要放樣點與兩個參照點的距離分別量出來記錄好,若不懂AutoCAD的人員可以用計算器算出此距離。同理把其他的點分別量出記錄好即可。這樣就連測量儀器都可以不用扛上工地了,帶一把長一點的鋼捲尺即可。一人把鋼捲尺的0刻度卡在第一個參照角點上,另一人把三角形的兩邊之和的刻度卡在另一參照角點上,然後第三人把鋼捲尺拉直後把樁敲在兩條邊的焦點刻度上,需要注意的是:三角形的長邊和短邊不能卡反,同理放出下一點。這樣就完成了放樣工作。

  四、視線被擋測量技巧

  當勘測方格網或者是地形圖的時候,往往會遇到某個角落因為樹林或者某些其他東西擋掉了視線。不勘測是絕對不行,測吧,又看不見,搬測站又只有幾個點,而且搬測站就要轉點、搬儀器、架儀器、對後視需要好一陣子才能完成,然後才能開始測。往往都把那個角落留到了最後,測站沒有搬好天就黑了,實在是揪心啊。除了用GPS外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有這樣一個技巧可以不搬測站,首先在看得見的位置找一個特徵點,測量記錄後把該點作為基準點。用稜鏡杆或者花杆加鋼捲尺,把方位定好,用筆記本記錄平距和高差以及基準點點號,後面各點依次記錄好後就可以等做內業的時候處理了。做內業時用南方Cass軟體展點後根據基準點、方位和平距把點的位置繪製出來,然後根據基準點高程和高差修改目標點高程即可。

  五、樓層軸線記憶技巧

  樓層放樣一般都有很強的規律:通常情況每一層的軸線距離都一樣,每個單元的佈局都一樣,柱子都在軸線交點處。抓住它的規律後,放線時就可以不用圖紙和計算器直接操作。當橫向和縱向的兩條控制線放好後,就要用鋼捲尺開始放軸線,此時就利用它的軸線尺寸迴圈和跨度明顯的規律,只要記得跨度間的軸線尺寸即可,一般都在5個數據內,很容易記住,後面都是這幾個資料迴圈。第一條軸線放出後,用口算加下一個軸線尺寸即可放出下一點,而下一個軸線尺寸是多少看看它的跨度就知道了。當往下累加的時候很難記不住累加的尺寸,這時就利用它軸線交點處有柱子的規律,有柱子就有鋼筋就是很明顯的標誌。這樣就可以把累加尺寸的大數去掉,只記尾數,相加時也只加尾數。這樣結果都是小於10的數,就不會出錯了,即使出錯了點就不在柱子鋼筋內,馬上就可以發現。所以掌握此技巧後工作就會很輕鬆還不容易出錯。

  測量的技巧很多,地形千變萬化,工程也形態各異,處理技巧也因人而異,測量儀器也各式各樣。此處獲得的技巧也許換一個地方又用不上了,所以測量人員還不能有放棄尋找技巧的念頭。測量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獲得一項技巧將省去幾倍的力氣、提高几倍的速度。所以需要測量人員的不斷探索與總結,更需要獲得後的共享。

  作者簡介:

  趙國銀,男,1979年5月,西南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