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叢書紀茗的內容簡介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其歷史非常悠久,有著很大的歷史價值。那麼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希望對你有用。

  

  文化,直白地說就是生活的方式,文化滲透於生活之中。茶文化簡單些說,即是人們喝茶品茗的方式、習俗和箇中的情趣與感悟。

  茶文化是一種大眾生活文化、雅俗共賞,少長咸宜,香播九州。社會各個階層、不同職業人群都有各自的喝茶品茗方式,他們又各自以所擅長的文學藝術手段,記錄或抒發自己的茶情、茶趣和茶中的感悟,於是就有了茶詩、茶聯、茶諺、茶歌舞及茶事散文、小說、戲曲和影視等。喝茶本身所需的名茶、清泉、美器自不必說,更融進了諸多的文學藝術元素。

  這些喝茶品茗的方式、習俗、情趣和感悟,卻似散落的珠子或碎片,經意者見之,有心者覓之。茶文化就像一根柔弱而又強韌的細絲,將散落的珠子串聯起來,又像一隻變幻又規範的拼盤,將看似無意義的碎片組成有意義的拼圖。

  中國茶文化的基本知識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

  茶文化的開端,起源於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陸羽《茶經》的問世,在晉代、南北朝時期使茶文化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標誌著茶文化的萌芽產生。

  宋代時期茶文化的興盛以及明清時期茶文化的普及,鑄就了今天茶文化在中國的發展。品茶悟道,感受心靈的脫俗,一種愜意,一種超然物外的感受,是每個品茶人的內心所歸。

  喝茶是為了讓心平靜,也就是在心無雜念之中,看杯中茶葉沉浮,細品茶葉的清香。品茶而思,思考事物,品析人世界萬物,茶文化中缺少不了靜謐的意境。

  茶文化的知識

  茶文化知識之茶道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例如自嘉茶的茶道“品嚐甘醇味道,享受天然滋養”,正是品鑑出了茶的自然甘醇之美感。

  茶文化知識之茶德

  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備的美德。茶有八德——康、樂、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從中國傳播到日本、韓國等,豐富了這些國家的茶文化內涵。

  茶文化知識之茶精神***茶道精神***

  當代中國茶思想或由於立場不同,或由於訴求物件互異,或由於理念差別,故旨趣相差甚遠,茲列舉四家略作說明中國的茶道精神:中華茶藝業聯誼會『靜、美』;中華民國茶藝協會『清、敬、怡、真』;陸羽茶藝中心『美律、健康、養性、明倫』;高雄市茶藝協會『中庸、儉德、養氣、品味』。

  茶文化知識之茶聯

  茶聯是以茶為題材的對聯,是茶文化的一種文學藝術兼書法形式的載體。茶的對聯,茶店對聯,茶莊對聯,茶文化對聯,茶樓對聯,茶館對聯,等等,都是茶聯。以茶為題材的對聯,由來已久。例如茶中店的對聯如:“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結龍團。”雀舌、龍團都是名茶。如今興起的網路茶商也有茶聯,例如中國高山有機茶領導品牌自嘉茶的茶聯是這樣的“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風娛自嘉。”

  茶文化知識之茶書

  我國悠久的茶業歷史為人類創造了茶業科學技術,也為世界積累了最豐富的茶業歷史文獻。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專門論述茶葉的書,而且在史籍、方誌、筆記、雜考和字書類古書中,也都記有大量關於茶事、茶史、茶法及茶葉生產技術的內容。

  茶文化知識之茶具

  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按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按照現代觀點,不應納入器具。

  茶文化知識之茶畫

  茶畫,在中國茶文化裡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為廣大茶人所青睞,從表達方式上屬於傳統水墨國畫,但是從內容上細分,又可歸屬於文人畫。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茶文化知識之茶藝

  茶藝是一種茶文化。茶藝在漢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和借鑑了其它藝術形式,並擴充套件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漢族茶文化。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不同的風格的茶藝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選對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領會茶的滋味。